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章 必須攪黃!

“老林,這些資料都是絕密的,你要注意!”林元豐走之前,丁部長大聲說道。

不過,林元豐完全沒有理會他,徑直走出了辦公室。

剛一出門,丁部長的秘書小張就從隔壁走了出來。

“林老,您回去了?我送送您!”

“不用!”林元豐冷冷地說,獨自走進電梯,下了樓。

然後,他沒做任何停留,下了樓就馬上乘車返回了自已的住處。

林元豐的住處是國家特意提供給他們這些老幹部的,畢竟他們級別足夠高,也曾經為國家做出過貢獻。

這裡不僅環境清幽,生活物資、醫療資源等等都是頂級的,還有專門負責安保的部隊。

當然,國家提供這些,不只是為了照顧這些老幹部,也有很多現實考量。

比如林元豐,雖然退休了,而且在退休之前還栽了個大跟頭,但他依然是國內頂尖的核物理專家,能力水平都是線上的。

所以國家把他吸納進了智庫,很多事情依然會找他當顧問。

這種情況下,林元豐不可避免會接觸到很多敏感或者涉密的資訊。

如果林元豐住在普通的住宅小區,那處理涉密的資料就會比較麻煩,甚至很危險。

而住在有軍隊值崗的地方,自然就會安全很多。

大概在中午十二點多,林元豐回到住處,簡單吃了個午飯後,就走進辦公室,開始逐字逐句地研讀起從丁部長那拿來的資料。

鏈式裂變反應的阻斷……核聚變反應的阻斷……霧狀金屬鎘在空氣中擴散的一種數學模型……空氣中構造電離層防禦體系的相關理論……

越看,林元豐越驚訝,因為丁部長沒說假話,論文中的理論框架確實相當完善。

總體來說,現在這篇論文加上後面的各種材料,要遠比幾年前林元豐當副部長時,李正遠提交給他的那份關於核爆炸阻斷技術的報告完善得多。

而且讀論文的時候,林元豐深刻地感覺到,不論是論文正文還是後續的各種研究資料,都和李正遠的風格太像了。

不論文字風格還是寫作思路,都和李正遠如出一轍。

甚至林元豐一度產生了錯覺,是不是李正遠復生了,然後寫了這篇論文。

這個顧恆,到底是什麼人?跟李正遠又有什麼瓜葛?

林元豐越想越不對,拿過手機,打給了他的兒子林東。

林東是林元豐的獨子,但他跟他父親可不一樣,腦子比較一般,完全不是搞科研的料。

林東大學畢業後,林元豐憑藉自已的關係,給他在國家科技發展促進協會的對外聯絡部門謀了一個職務。

這個崗位職務不高,也沒什麼實權,但卻有機會了解很多內部訊息,接觸到很多大佬或者大佬身邊的人。

總之,這是個能夠協調資源,且訊息靈通的崗位。

電話響了幾聲之後,對面的林東接了起來。

“爸,啥事啊?”

“小東,你幫我查一個人!”

“誰?”

“北原大學物理學院一個叫顧恆的研究生。”

“一個研究生有什麼好查的?”電話那邊的林東很疑惑。

“你就別管了!”林元豐說,“趕快幫我查這個學生,要他所有的個人資訊!”

“行吧,您等等!”

掛了電話,林元豐繼續一頭撲在顧恆那篇關於核爆炸阻斷技術的論文上。

不得不說,這篇論文,以及後面關於某些問題的進一步討論,確實都相當嚴密,不論是邏輯結構還是計算推演,幾乎都挑不出問題。

整整一個下午,林元豐以雞蛋裡面挑骨頭的精神,一個字一個字地查詢,但最終也沒有找到任何不嚴謹或者不合理的地方。

按理說,這已經足以說明顧恆的理論是沒有問題的。

至少以林元豐的能力,不足以找出該技術理論的漏洞。

但是,人老了,就容易固執。

當年林元豐就是因為反對核爆炸阻斷技術,栽了大跟頭。

現在反對這項技術,對他來說已經不再是一個科學問題了,而變成了一種類似宗教的存在。

然而,在技術上,林元豐沒有找到可以質疑的漏洞,那該怎麼辦呢?

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質疑其沒有經過實踐檢驗。

確實,顧恆的這項成果,從論文到後續一系列的研究討論,全都是理論上的。

即使有實驗,基本也都是超級計算機上的模擬實驗,不是真實的實驗。

想了想,林元豐開啟電腦,開始在螢幕上敲字。

“經過嚴密推算論證,該技術在理論上確實存在實現的可能性,但目前的研究僅限於理論,沒有經過任何實驗檢驗,是否能夠軍事應用存疑……”

林元豐可謂挖地三尺,終於挖出了理由,證明核爆炸阻斷技術難以現實應用。

作為國家頂級智庫的高階專家,林元豐有自已的渠道,可以把自已對於某些問題的意見或建議寫成報告或者內參,直接“上書”政務院高層。

這次,林元豐準備利用這個權利,把他這篇反對核爆炸阻斷技術研究的報告透過內參渠道,直接上報高層。

他已經下定了決心,一定要想方設法,把這項研究攪黃。

等林元豐把報告初稿寫完,已經是晚上七點多了,天都黑了。

“林教授,該吃飯了!”是林元豐家保姆的聲音。

這已經是保姆第三次敲門叫林元豐吃飯了。

“嗯,再等我一會兒!”

林元豐依然在盯著電腦螢幕,修改著自已的報告。

保姆很知趣地離開了。

因為林元豐的工作性質,他的辦公室是這個家裡絕對的“禁地”。

除了他以外,這間辦公室不允許任何人私自進入,包括他的夫人和兒子,家政人員更是連靠近都不行。

又過了大概二十分鐘,林元豐的報告終於定稿。

其實現在,只要他開啟專屬的保密檔案傳輸系統,把報告拖進去,點選傳送,半分鐘後,這篇報告就會出現在政務院相關機要人員的電腦上。

然後,快的話今天晚上,最遲明天上午,這份報告就會交到政務院科技執政官手裡。

不過,林元豐還不想現在就把報告交上去,因為他想先等兒子林東的訊息。

終於,晚飯吃到一半的時候,林東的電話終於打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