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3章 各方準備

為了更好的實施‘霸王行動’,西方聯軍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

首先,成立一個專門的總指揮部。

這個指揮部的級別,有可能是歷史上,最高等級的部門。

該部囊括了大吉利聯軍,海陸空三軍的巨頭和大佬,以及星軍中最有能力的將領。

其中,有吉空軍元帥特德出任副總司令,參謀長則是星軍的名將、史密斯中將。

幾位副參座,同樣是星光閃耀!有吉利軍的摩根中將,以及赫赫有名的蒙哥上將等。另外還有海、空諸多將帥,包括吉利海軍司令拉姆上將,空軍司令馬洛裡上將。

至於最高指揮官的職位,原擬訂也由大吉利聯軍的將領來擔任。

但吉利聯邦政府大相胖叔,考慮到在此次大反擊戰,會有越來越多的星軍將士參與進來,其總兵力將遠遠超過吉利聯軍。

所以,胖叔主動提議,由星軍將領來擔任這一重要職務。

如此情理之中的事情,星國聯邦政府總相智慧老人,也就沒有反對。於是決定由星陸軍的總參馬兒,出任聯軍最高指揮部總司令一職。

後來又考慮到,需要馬兒在華府統籌協調這一大攤子事。就同意馬兒推薦的時任聯軍地中海戰區司令,豪威上將軍出任該職。

為了此次行動,至一九四三年二月底,西方聯軍已經集結了多達290萬人的部隊。

陸軍共有36個師,其中有23個步兵師,10個裝甲師,3個傘兵師,共計150多萬人。

海軍方面,可投入作戰的艦艇,約5300艘,其中戰鬥艦包括13艘重量級的戰略艦,47艇巡洋艦,134艘驅逐艦在內,約1200多艘戰艦。

海岸登陸艦艇,更是多達4100多艘。另外還有5800多艘各式運輸艦船,為此次行動服務。

如此大規模的行動,當然離不開空軍的保駕護航。

為了此次作戰順利,聯軍更是準備了13700多架各式飛機。

其中僅轟炸機,就多達5800架,戰鬥機差不多有5千架,而運輸機和滑翔機等輔助機種,也有多達3千架以上。

這還不算,星國總相智慧老人,竟然還準備了40多個師的預備隊。並且近幾個月來,星國聯邦政府每個月,運抵吉利本土的物資,更是多達2百萬噸左右。

不得不說,為了此戰,星國確實是下了血本!

按計劃,西方聯軍的登陸部隊,分為兩個梯隊。

第一梯隊,由3個集團軍組合成第21叢集,由吉利陸軍上將蒙哥,出任總司令。

該叢集分別轄制,吉利軍第2集團軍,加軍第1集團軍,星軍第1集團軍。

吉軍第2集司,是陸軍中將鄧普沙,轄5個軍共13個師,在最東邊的兩個海灘登陸。

加軍第1集團軍司令,也是吉陸軍中將,名為鄧肯。負責指揮1個軍共3個師的部隊,在最中間的海灘登陸作戰。

西邊的兩個海灘,則是由星軍的第1集團軍負責。該軍的司令,為布萊中將,轄5個軍共14個師。

它們作為右翼主力,向聖洛和卡朗坦進攻,這是主攻方向。

第二梯隊,由星軍第3集團軍為主,司令是赫赫有名的巴頓將軍。該集團軍將從星軍第1集團軍,所開闢的道路中衝出科坦半島,最後佔領瑟堡港。

這也預示著,第一階段作戰結束。

接下來的第二階段作戰,關鍵在於,西方聯軍運送上岸的補給品和增援部隊,其數量和迅速,能否趕上第三帝國增援部隊的力量?

要說聯軍的運輸能力,那沒得說,絕對是槓槓的!

可問題是,有沒有那麼多地方可以卸貨?

如果解除安裝能力不足,那再大的運輸力也沒轍?大量的運輸船,也只能在海灘外吹風,嘆氣……

…………

相對於西方聯軍,已經組織如此龐大的作戰部隊。

作為防守一方的軸心國部隊,特別是防守登陸點區域的軍隊,就顯得薄弱太多了……

自從佔領西方後,小鬍子阿道夫,就開始將大部分的主力部隊,以及預備隊調往東方。

記得這個無恥之徒,還跟北羅沙聯盟統帥解釋說:之所以這麼幹,只是為了防止西方的空軍?

結果,話說沒多久,嘩啦啦數百萬大軍,就以雷不及掩耳之勢,縱橫北羅沙帝國數千裡地域。不到半年,就幹掉了上百萬北羅沙聯盟部隊。

其所做所為,真真是卑鄙無恥之極!

自從大部分主力部隊調走之後,龍泰元帥這位西線總司令,能夠指揮的部隊就只剩下58個師了。哪怕是加上小鬍子那兩個親衛裝甲師,也僅僅是60個師,76萬兵力而已。

更糟糕的是,其中大多數都是海防師。這些海防師,主要由預備役人員,以及各僕從國人員組成,戰為極為弱小,簡直不值一提。

能拿得出手的,除了小鬍子那兩個親衛師之外,也就是正規國防軍的15個步兵師,8個裝甲師和2個傘兵師。

這些部隊,分為B、G兩個叢集。

B叢集,由龍梅元帥指揮,駐守蘭西國北部地區。共有39個師,是西線防禦體系的中堅力量。

下轄第7、15兩個集團軍。

其中第7集團軍,司令為多爾曼上將,駐布坦半島。擁有包括8個海防師,5個步兵師,1個裝甲師在內共14個師。

第15集團軍,司令是木特上將,駐加萊地區,轄14個海防師,4個步兵師,5個裝甲師,共23個師。

這個部署,正是小鬍子及其參謀部,中了西方情報部門之計,以為加萊地區,會是聯軍首選的登陸點。

這也是鬍子軍,反登陸作戰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

它們還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高層的將領之間,對於抗登陸戰的方針一直存在分歧。

龍總司令主張將主力部隊,做縱深部署,以防止盟軍強大的空中打擊力量。採取靈活機動的反擊戰術,來抗擊聯軍的登陸作戰。

而B叢集司令龍梅元帥則認為,應該將主力部署在灘,依託海防工事,給登陸之敵予出其不意的沉重打擊!將其殲滅在灘頭陣地。

這兩位都是元帥,又是公說公有理,雙方爭執不下,互不相讓!一時間難以達成共識,最後還是由上頭出面,各打‘八十大板’,將主力部隊一分為二,分散於兩個區域。

這件事情,對於龍梅這個前線將領來說,有喜有悲。

喜的是,可以抽調一部分主力部隊,用於第一線的海防作戰。正是這一決策,讓他可以將第352摩步師調來一線,給了登陸作戰的星軍,沉痛的打擊!

悲的是,小鬍子阿道夫一氣之下,把那兩個親衛裝甲師,調到縱深區域部署,並把指揮權收回。這讓龍梅元帥,失去了最令西方聯軍,心驚膽戰的攻擊力量。

不要小看這個改動,如果那兩個裝甲師沒有被調走,戰役的進展一定會出現變化,結果如何還真的很難說?

就像是史上,第三帝國防守登陸點的第7集團軍,只有一個裝甲師反擊,就已經讓吉利軍的登陸部隊,吃盡了苦頭!差點沒能守住灘頭陣地。

這要是有那兩個、戰力更為強悍數倍親衛裝甲師參戰,對於登陸作戰的部隊來說,後果肯定是災難性的!

不過即便如此,還是有一個對西方聯軍來說,極為不利的情況。

那就是在遙遠的東方,進攻北羅沙聯盟南部的鬍子軍一部分主力,早已經退回到帝國完成休整,並已經重新整編成一支龐大的叢集,正快速向西海岸線開來……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