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6章 第二階段

完成運城的作戰任務後,緊接著,就是派出各支小分隊,肅清該地區的日偽軍,以及土匪武裝、地主惡霸等勢力。

主力則是暫時休整,補充物資,並準備實施‘擺渡’計劃的第二階段作戰。

第二階段,將在三天後開始。

按照計劃,特戰1大隊,在先鋒旅1團的配合下,突襲河津口,完全控制汾河三角洲。並阻擊小日子上游方向的援軍,確保物資水上運輸的安全。

特戰2大隊,與先鋒旅主力配合,攻佔侯馬和曲沃地區。最重要的是,必須要保證鐵路橋的安全。

之後,以河津口至侯馬,沿汾河建立一條防禦陣地,部隊主力轉入防禦狀態,等待裝甲部隊的到來。

至此,‘擺渡’計劃的軍事行告終,同時,也是‘團圓’計劃,第二階段的開始。

…………

時間回到數天前,‘擺渡’行動開始之前,也就是1939年6月20日。

五臺山周邊,一處不知名的小村莊。

景色與一年前一樣,依然是風景如畫、美不勝收。

不一樣的是,此時的人口,相較於一年多前,暴漲了好幾倍。

按理說,山地的耕地本來就少得可憐,現在又增加那麼多人,生活條件應該更加堅苦才對?

可是,這裡的每一個人,無論是戰士,還是普通的老百姓,臉上反而都洋溢著笑容。不管是誰,都能輕鬆感受得到,他們的笑容,都是發自內心深處的喜悅。

到底是什麼原因?能讓這裡的人,非但沒有為生存而憂慮,反而是處處流露出幸福的喜悅呢?

原來,自從去年,人民軍與八路軍聯手,將晉北的小日子趕走後,人民群眾的生活逐漸安定下來。

加上包大特區政府成立,實行特區政策制度,各項事業高速發展。

與之相臨的五臺山地區與滹沱河流域,都受到了特區輻射,經濟也被帶動起來。

特別是八路軍,也實行了與特區同樣管理體制後,滹沱河流域,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

代城和繁城兩座縣城,其繁華程度,甚至已經超過了晉中平原的那些城鎮。成為滹沱河上的兩顆‘明珠’,與特區遙相呼應。

河區的高速發展,也慢慢帶動五臺山地區的發展。

但這些外部條件,並不足以讓一個大山中的小村莊,在短短一年內,帶來如此巨大的變化。

不用說,當然是因為人為的因素了。

八路軍總部,就建立在這裡,總部的許多下屬單位部門,自然也在此處。

隨著八路軍隊伍的迅猛發展,總部各部門的工作量,也隨之激增。為了更好的完成工作,各機關的人員也隨之增加。

這就自然而然的衍生出不少問題,第一個最尖銳的問題,就是後勤保障工作。但後勤部門的主管領導,也是個精明能幹之人,若是自己想不出好辦法,就找老上司。

這老上司是誰?就是原部長張萬和,如今的人民軍後勤部長。

跟隨人民軍一段時間後,張部長的眼界和見識,自然不可同日而語?他只是稍微指點一下‘後進’,就讓八路軍總部後勤保障,那是一個進步飛快啊。

什麼養殖場、加工廠,高產農作物種植區等等,只要是可以上馬的,立即開幹。能力不足的專案,就算和‘老上司’借錢借人,統統都上了。

僅僅是半年的時間,不僅實現總部自給自足,還時不時有些‘出口’,換回特區的物資。

同時,八路軍各支部隊的繳獲清單,也比以前豐厚得多,加上滹沱河流域上交的稅收,生活質量自然也就上去了。

要不是其中的大部分,要上交紅區中央,他們現在的日子,過得比二戰區長官部還滋潤。

可就是這麼好的條件,對於咱們那位,已經見過‘大世面’的李雲龍司令來說,卻被他視為鄉下地方。

好傢伙,才‘出嫁’沒多久,居然還嫌棄起‘孃家’來了。

老總和師長脾氣好,不與這混賬東西計較,副總脾氣可不怎麼好,劈頭蓋臉就是一通臭罵!

說來也奇了怪了?副總罵得越兇,李雲龍這傢伙反而越來勁?

還說什麼“還是副總指揮會‘心痛’人,一直都記得咱老李……”云云。

這老李,原來是太久沒被人罵了,都快憋出病來了,這是專門找‘罵’來的。

如吧,先不管老李是不是屬驢的?你越是罵它,它反而越能提氣。

在現實生活中,這‘捱罵’也算是一門學問。

不要以為上司罵你,就是想‘害’你?

恰恰相反,很多時候,是希望你能上進,把事情做得更好,這是期許好嗎?

這也是一種‘勤懇’的體現,人為什麼會捱罵?

答案是你有在做事,只是沒有做好。

不管什麼時候,什麼地方,都需要肯做事的人,這是永恆不變的道理。

或許上司,更喜歡會奉承的人,可失去這些人,對上司不會有損失。

但他卻不能沒有做實事的人,如果什麼事情都沒人給他幹,他還算是什麼上司?那他和其他人又有什麼分別?

另外一個,就是‘有沒有本事’的問題了。

為什麼有本事的人,很少‘捱罵’?

那是因為在學本事的時候,沒少捱罵!他被罵醒了,也學到本事了。

所以說,一個有真本事的人,是很少罵人的,除非有其它原因。

除了上述所說的,是為你好、才罵你之外,有很大的可能是在栽培你。如果是後者,那麼先恭喜你,你離成為下一個有本事的人,已經不遠了。

從某些方面來說,李雲龍已經成為一個有本事的人,但他也時常懷念學本事的時候,也就是‘捱罵’的時候。

那時候,最希望他有所成就的人是不少,但罵他最兇的、也就是給他最大動力的,就是陳旅長。

可是自從他獨領一師,成為一方大將後,旅長已經不再罵他。

雖然陳旅長現在還是他的頂頭上司,但可能是因為、要給他這個一軍之長留‘面子’;或者是覺得‘孩子們’長大了,不能再用以前那種教育方式了。

副總髮了一通‘脾氣’之後,李雲龍那種感覺又回來了,反而是讓他更自然起來,覺得還是原來那個家!

這對於兩軍的合作,起到更加‘默契’的作用。

在涉及到各自利益的時候,雙方都會不自覺的讓利給對方,使得之後計劃實施起來非常順利。

很快,李雲龍就順利完成此行的任務,離開八路軍總部,去向下一個目的地,二戰區副長官衛總所在的中條山。

…………

與二戰區的合作,就沒有那麼順暢了,包括中條山所部。

雖然原長官已經放得開了,衛總也非常英明,但不少中央系和晉軍將領,對紅區能佔那麼大的地盤,大都持反對態度。

態度還非常堅決,好說歹說就是‘油鹽不進’。

把李雲龍氣得暴脾氣一上來,直接撂下一句猛話:誰有能耐,就自己跟小日子搶地盤去。

事實就是如此,咱們葉司令大氣,幫著你們打小日子不算,更是好心把搶來的地盤還給你們,你們還登鼻子上臉了!?

最後,還是原長官和衛總知大義,在二人的努力下,最終形成一份二戰區最高決議。以正式文書的形式,達成葉揚當初的方案,地盤一起打,該怎麼分按計劃來。

一開始,二戰區對計劃的實施,沒有多少疑慮,只是有一個問題,裝甲部隊如何過河,又在哪裡過?

這或許也是小日子的情報部門,最想知道的事情。

李雲龍也不怕洩密,因為再過兩天,人民軍就會完成晉南的部署。

到時候,就算小日子把晉地所有的部隊,都拉過去也於事無補,反而能讓人民軍,多一些野戰合圍的機會,更有利於裝甲作戰。

誰都知道,大裝甲集團作戰,最不希望打的就是城市戰鬥,發揮不出特長不說,還浪費時間和精力。

它們應該像雄獅猛獸一樣,馳騁在茫茫大草原上,快速穿插,最大可能的將眾多獵物包圍起來,再讓‘孩子們’來‘分享’。

果不其然,二戰區的敵特,一得到這份絕密情報,就馬不停蹄的想傳送出去,為此還不惜代價,暴露了好些個潛伏人員。

其中,原長官的高參裡,竟然又有人牽涉進來,這讓葉揚都有些無語。

記得去年早些時候,葉揚就曾幫這原老摳,摳出他身邊的日特,後邊還牽涉不少人。

這才多久,又出問題了,怎麼就沒點警覺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