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陸東南部,進擊小亞細亞的部隊,由原龍江區司令葉勇負責。給他負責後勤保障的,也是原葉揚親衛組的另一個組長葉正。
這支部隊在幾路大華軍裡,兵力並不是很多,還不到50萬人。
主力是3個步兵集團軍,有一個是八路軍的編制。但裝備了大量的迫擊炮和單兵火箭筒,整體的攻擊力也頗為強悍。
機動部隊方面,有司令部直屬的兩個坦克師,一個機械化步兵師和一個排式火箭炮師,還有一個防空旅。
另外還下轄一個裝甲軍,一個騎兵軍,突擊能力也不弱。
裝甲軍有5個師,其中九九式重灌、輕裝甲戰車師各兩個,另一個摩步師。外加軍所屬一個排式火箭炮旅,警備團等部隊。
騎兵軍有3個師,1個120迫擊炮旅,一個單兵火箭旅。
這支隊伍首先要對付的,是小亞國軍隊。由於該國大部分地區多為山地,葉揚給他們配置了3個特戰旅。
該國曆史上,就是曾經輝煌一時的奧斯曼帝國。因此自獨立建國以來,一直想恢復以前的帝國榮光。
只可惜,心有餘而力不足。
多年來,都是各大國博弈的戰場,導致整個國家動盪不安,各民族和宗教之間紛爭不斷。
讓葉勇這位猛將出手,有些大材小用了。
不過,還有人比他更大材小用。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周衛國同學,和戰力強大無比的燕雙鷹大俠。
這兩位一同指揮進擊巴爾幹的部隊,這一路的總兵力,超過了百萬大軍。
僅僅是司令部直屬部隊,兵力就有十萬以上。
其中九九式坦克和九九式重灌戰車各兩個師,大號和小號排式火箭炮戰車也各兩個師,防空、警衛和各一個師。
另還設立一個特戰部,由司令部參謀長陳戰領導,轄有5個旅。其中每個旅都有一個火箭大隊,裝備小型6排式火箭炮架,可以拆卸和組裝,非常靈活。
他們司令部,還下轄一個人民軍裝甲集團軍,兩個八路軍裝甲合成集團,兩個人民軍機械化步兵集團軍。另外還有3個步兵集團軍,其中有兩個是八路軍編制。
巴爾幹地區的軸心國部隊,也只有二十來萬人,裝甲力量也就兩個軍。
其中小鬍子軍的比例,還不到一半。更何況,這些軸心國部隊,還要應付數十萬的當地游擊隊。
葉揚的計劃是,小周這邊的部隊,在巴爾幹的斯洛文地區登陸。然後直接北上奧匈地區,直抵多河流域,沿河向北佈置防禦線,主力則是沿河南岸向下遊作戰。
親衛組的部隊,則是分別在馬爾拉海和瓦爾納海灣登陸,沿多河南岸向上遊進擊。
兩支大軍匯合後,兵分三路。
一路向北防禦,一路向南作戰,徹底掌控巴爾幹。
大軍主力直接向北,在烏克蘭與小鬍子軍大戰。
與此同時,八路軍的部隊,則是從哈沙克地區,越過烏拉河向西進攻。
八路軍這邊同樣是超過百萬,以李雲龍的裝甲力量為突擊主力,轄有6個合成裝甲集團軍。
原八路軍第3集團軍領導們,包括劉帥、陳司令等,他們指揮4個步兵集團軍為輔助攻擊。
北羅沙南部的小鬍子軍,兵力只有數十萬,而且還沒有裝甲力量,還不是隻有被李雲龍司令碾壓的分!
小鬍子若是敢將中央軍群的裝甲部隊,調往南方與李雲龍大戰!那裝備了全自衝的北羅軍,同樣是會向西突進,收復失地。
無論是哪一種結果,小鬍子阿道夫都討不了好。
北羅沙南部,大多數都是平原地區,非常有利於裝甲部隊作戰。李雲龍可以率領他的6個裝甲合成集團軍,一路狂飆突進,橫掃烏國地區。
小周和葉勇兩路大軍,雖然沒有多少裝甲部隊,但人民軍中的大部分特戰隊,都在他們這邊。再加上數萬本地的僱傭軍,兩相配合之下,可發揮出的戰鬥力,同樣不可小覷。
特別是在多山的巴爾幹地區,就算是不用其它的部隊,幹掉數萬小鬍子軍,也不是太難的事。至於軸心國那十幾萬僕從軍,都不用大過理會,讓數十萬本地游擊隊收拾就行。
一百五十多萬主力部隊,可以從容渡江北上,直接打穿布羅加走廊,攻入烏國與李雲龍部會師。
然後,再全師北上白沙,切斷第三帝國的中央軍群,與北羅軍形成東西夾擊的戰略態勢!到時候,小鬍子軍還不是隻能雙線苦戰。
由於葉揚親自指揮西線作戰,他的賢內助陳董事長,給南華和南洋兩大集團下令,徵集所有的遠洋船支,做為大軍的運力。
再加上大華和南華幾大特區的船企們,同樣也是盡心盡力,所組織起來的運力,簡直無法想象!就一個來回,幾乎就完成了大軍的補給需求,甚至比起吉星二國,都過之而無不及。
葉揚的小叔葉有財,也是能力非凡,軍工製造進展神速。
空軍方面,僅一個月8爺就有兩個中隊,新大6殲轟也有一箇中隊。裝甲力量也快捷無比,完成裝甲部隊的裝備任務,沒有任何壓力?
同時,令敵人聞風喪膽的大、小兩個型號排式火箭戰車,分別每月下線各一個師。並且各類彈藥,還能保證供給無誤。
其它的裝備就更不用說了,120迫、全自衝等,不管是槍彈,更是大大的有。
唯一的短板,也就大型艦艇方面了。沒辦法,這玩意根本就快不了,各類測試太過繁瑣。
不過只要裝備部隊,無論是哪種型別戰艦,其效能和戰鬥力,都能達到戰略級!
各方綜合下來,葉揚的西路軍,無論是海陸空三軍,全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那艘萬眾矚目的8萬噸級,可以部署80戰機超強戰力的‘巨無霸’!已經威風凜凜的開到地中海,震懾一切對手。
與之隨行的有兩大特混編隊,包括3艘戰略、8艘驅逐、三十幾艘護衛的量級,全部都裝備了遠端火箭打擊。
空軍超過兩大航隊,差不多4千戰機,其中8爺足足有4箇中隊,6百架左右,大6爺殲轟也有4百多架。這種超班組合,甚至都不用星吉空軍,都可以吊打第三帝國的空軍了。
陸軍方面,更讓葉揚欣喜!
裝甲力量竟然比計劃的3個集團軍,還多出來2個,機械化集團軍,也多了2個,共有6個集團軍。
如此一來,原本只百多萬兵力,如今差不多增加一倍,機動部隊更是手握11個集團軍之多!
最讓他高興的是,排式火箭戰車,更是有3個軍之多。其中每個軍,裝備有可以打擊百里的大排式一個師,打擊40裡的小排式兩個師。
連見識過後世‘大場面’的葉揚同學,都不禁在腦補:殲轟6打擊過後,3個軍的排式各類炮彈,再洗地一、兩遍!是不是都不用裝甲部隊,直接讓步兵上去撿玉米就行了?
另外,人民軍還有許多西方聯軍,包括小鬍子軍,都無法比擬的優勢。
比如夜戰能力,包括空軍可以在夜間任何時候出擊,並運送傘兵精準降落,因為有集光機和諸位‘智慧助理’。
在降落之前,數量眾多的傭兵隊,可以先‘清空’落點區域的敵人。甚至直接佔領某個降落區域,或者在夜間,直接搶佔某個機場。
與聯軍的大規模轟炸不同,人民空軍有‘金手指’、和大量的傭兵小隊雙重引導,可使打擊的目標更加精準。
然後再讓傭兵上去撿玉米,既明確攻擊效果,又能使傭兵發財。攻擊效果,肯定會更為顯著,而且還是雙贏的局面。
最為重要的是,蘭西國東海岸,從來沒有被小鬍子、乃至整個第三帝國高層,當成登陸點。因此這邊部署的防禦力量,根本就不值一提。
正是因為諸多的優勢,以及人為和環境等有利因素,讓人民軍和西方聯軍的登陸戰,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一個困難重重,一邊卻順利得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