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波斯灣和地中海,還沒有強有力的人物,去領導數支強大的軍事力量。
葉揚思之甚久,最後不得不讓小周,暫時出任西區總督之職,負責那邊的軍政事宜。
與之隨行的兩個合成集團軍,還有原來的駐守的一個步兵集團軍,海空等力量,以及情報部門,及其下轄的兩大傭兵團,包括一些地方勢力和組織,都先由小周的總督府節制。
因此,從各方面來說,這個總督府都非常重要。
雖然現在總督府能節制的兵力,沒有以前龍江時多,但地盤卻大了太多。
東邊的地盤,已經達到印河下游平原,沿海岸線一路向西,庫赫德山脈以南,沿中東的兩河流域一直到達地中海。
南邊的波斯灣和紅海沿岸,縱深上千裡,也已經在法理上,成為人民軍的特區。
西邊,除了尼羅河三角洲至利比亞一些沿海地方,還是屬於吉利政府外,整個利比亞也已經屬於人民特區。
而再往西,則是蘭西政府的西北非屬地,但其中的突尼西亞地區,已經被小鬍子軍實際掌控。
這是小鬍子阿道夫本人,對在北非建立橋頭堡的執著之念!於是組建第三帝國非洲軍團,駐紮在此,並向四方輻射。
再往西邊,就是蘭西政府屬地阿爾及利和摩洛哥等國,仍然由蘭西維新政府所屬。
目前,星吉等聯軍,要想實施渡海登陸歐大陸,如此大規模的登陸作戰,就必須要有一個穩固的大後方,這一點毋庸置疑。
因此,它們是不可能允許北非地區,還有小鬍子的軍事力量存在的。
掃清這個區域的小鬍子勢力,已經迫在眉睫!
42年3月初,就在咱們大華,開始最後清掃國內小日子的時候,聯軍在地中海的行動也開始了。
由於人民軍的強勢掘起!地中海的勢力和地盤,與史上相比,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東邊的吉利聯軍,只保留了蘇運河西岸,到利比亞的邊界線的地盤。
整個利比亞,已經被人民軍牢牢掌握。
西部地區,則是蘭西的地盤。可問題是,此時的蘭西國,已經形成了兩大派別!
一派是與星吉結盟的海外駐軍部隊,另一派則是已經投降小鬍子的維新政府。
而此時,維新派還控制著北非的蘭西駐軍,以及大部分蘭西海軍部隊。
盟軍想要登陸北非,就不得不考慮蘭西維新派軍隊,特別是它們的海軍,一定會給整個登陸作戰,造成巨大的危害!
因此,吉利政府決定,突襲蘭西海軍!這在蘭西軍中,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使得盟軍的登陸作戰,多了許多不確定的因素。
但是北非戰役,已經勢在必行。盟軍已經沒有太多的時間,與蘭西維新派高層扯皮,它們的行動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最終,盟軍總參謀部,還是決定於42年3月6日,實施北非行動。
此次的計劃,西線將由星國的軍隊為主,在蘭西屬地的摩洛國卡沙布、阿爾及利國的奧蘭和阿爾及爾,三大港口同時進行登陸作戰。
它們的戰役目標,是最終攻佔由第三帝國控制的蘭西屬地突尼西亞。
與此同時,在東線由吉利的蒙哥將軍,組成東部聯軍,經由利比亞向西攻擊。
由於上次聯大會上,葉揚的南華洲政府,已經同意加入。因此,利比亞沿海岸線地區,可以允許聯軍通行。
以吉利部隊為主的聯軍,已經在1月底,開始浩浩蕩蕩進入利比亞,並於邊界線上,開始與突尼西亞小鬍子軍,形成了戰略對峙的局面。
吉利聯軍這邊,主力部隊是吉軍的第8集團軍。該集團軍轄3個軍,共10幾個齊裝滿員的師,其中還有3個裝甲師。
在行動之前,第8集團軍還得到了加強。除了機械化裝備外,火炮也多達上千門,而且還有大量的空中戰機支援。
集團軍除了直轄的第4、18師外,其中最強的是第30軍,軍長是奧里斯中將。該軍轄第23坦克師,原駐澳洲的第9師,蘇高地51師,新西國的第2師,以及南非第1師。
第13軍軍長,是布里克中將,轄有坦克第7師,步兵第44、50師。
戰役後備部隊是第10軍,軍長是赫伯拉中將,轄第1、10兩個坦克師。
西邊與之對峙的是,由第三帝國的部隊為主,意匈等軸心國部隊為輔,加上蘭西軍的大量部隊。這支龐大部隊的司令官,就是大名鼎鼎的龍梅元帥。
龍梅在第三帝國,發動的波波戰役時,只是一個陸軍部隊將軍。後來專心研究裝甲戰術,在西方攻勢的時候,開始指揮裝甲部隊作戰,並立下了汗馬功勞!
軍銜也一路狂飆,僅僅是兩年時間,就被小鬍子任命為陸軍元帥,負責非洲軍團。
只是可惜,由於人民軍在地中海,已經先手佈局,牢牢掌握整個利比亞。如史上那樣,龍帥在北非把吉利第8集團軍,打得落花流水的情況,已經無法實現了。
但龍帥也有比史上,更為利好的情況。
第三帝國在北羅沙南線戰場上,取得了決定性優勢之後,他的非洲軍團,不再和史上一樣,擔心補給和兵源的問題。
所以,此次與吉利第8集團軍的對決,也不會像史上一樣,由於補給的問題,讓龍帥的非洲軍團放不開手腳了。
非洲軍團,除了節制大量的蘭西軍之外,主要轄第三帝國的一個裝甲集團軍和一個步兵軍,另外還轄制3個南意軍。
最強大的力量,當然是第三帝國的裝甲集團軍,由喬治施將軍指揮。該集團軍轄第15、21裝甲師,第90機械化師,以及步兵第164師。
步兵軍則由托馬將軍指揮,有3個帝國步兵師。
南意國的3個軍,分別是第10、20、21軍。
第10軍的軍長是艾多巴將軍,有2個步兵師;第20軍由基瑟施將軍統領,轄4個師,其中3個師被抽調為預備隊。
第21軍,雖然也轄制2個師,但都是剛剛拉過來的部隊,還在適應階段,並沒有什麼戰鬥力。
龍帥的部隊,還可以得到駐紮在南意國,凱瑟林陸軍元帥指揮的第2航空隊支援。
因此,它們雙方的實力,可以說是勢均力敵。
但是主攻方,畢竟是吉利第8集團軍,它們各方面的準備,可比龍帥的小鬍子軍強上太多。
特別是海上力量方面,吉利艦隊主力,可是大力支援此次作戰,它們可以提供的支援,是小鬍子軍遠無法比擬的。
更讓龍帥擔憂的是,以星國為首的龐大登陸部隊,在其更加龐大艦隊的護衛下,已經開始實施登陸作戰,並且還是三個登陸點,同時發起進攻!
以蘭西國維新派部隊的戰力,是很難守護海岸線的。因此,它們軸心國的部隊,很快就會腹背受敵。
因為正面的吉利第8集團軍,威懾同樣是非常大,使得龍帥不敢抽調任何部隊,前去支援岸防作戰。最後,也只能多次向小鬍子請求支援。
小鬍子一聽說此事,也不敢大意,立即經從南意,將一個帝國的步兵集團軍,以及衛心國部隊一個集團軍,差不多20萬大軍,調往阿爾及爾港,以及突尼西亞港,用以守護非洲的橋頭堡。
此時,北非的軸心國聯盟部隊,已經有兩個集團軍,衛心國部隊也達到了兩個集團軍。龍梅這個總司令,可以指揮的主力部隊,已經和盟軍相差無幾?
這讓雙方的大戰,變得更加撲朔迷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