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滬上的事件,在大華只是一角。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華北、華中和華南的小日子,接連受到重創,全部都是損失慘重!紛紛消失在大華的地盤上。
特別是華中地區,人民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襲了大滬上!並攻佔了兩江河口地區。
導致華中小日子,失去了最重要的大後方,就連撤退的路也給堵死了!
不管小日子華中軍,是往北還是往南撤?都是一個非常難以完成的事情。
先說北邊,冀中有國軍第一、二兩大戰區,數十萬國軍中央軍主力。而徐蚌地區的五區,也是國軍中的精銳,再加上八路軍的第4集團軍,小日子軍就很難衝過去。
更何況,就算是它們突過各區的防區,也還有八路軍的裝甲集團軍,後邊國軍的兩大裝甲叢集,也會緊追不捨。
華北的小日子軍,能不能緊守到它們過去,也是一個問題?
如果是往南走,問題是小一些。
可是沒忘了,南邊已經沒有它們小日子海軍了,沒有艦隊護送,它們又能逃到哪去?
難道真的要學八路軍,上山打游擊?可它們小日子軍,根本就沒有群眾基礎,到時候不是活活餓死,也會被追得活活累死!
不久後,華北的小日子,非常不講義氣的獨自跑了,留下華中和華南的數個師團,滿世界被國軍窮追猛打!
搞到最後,也只剩下一個彈盡糧絕的下場!
統帥他們這回學乖了,絕不給小日子軍任何喘息的機會。反正是汽車追著人跑,頭上還有空中支援,根本就不用擔心路況,那就不停的追就是了。
等到小日子軍,終於沒力氣再跑的時候,收拾起來更方便,也更省心省力。不就是多消耗點油氣嗎?咱現在又不缺這玩意,放手幹就是了。
如果這個時候,小日子還敢對咱們的老百姓下死手?那不好意思了,全都直接砍頭!讓它們連死了都找不到回家的路!
這一招,果然讓小日子兵感到非常害怕!
它們不少士兵,寧願自行了斷!也不願餓死後,還做一個孤魂野鬼。
…………
搞定國內的小日子後,接下來就是國紅雙方,就形成對峙局面。
到底是大打出手,終極對決!還是老老實實坐下談一談?
這些都是大問題了!只能由雙方高層,做出戰略決策。
葉揚這邊,還是如當初說好了的一樣,只能儘量保持中立。全力發展幾大特區,以待雙方決出勝負後,可以盡最大的力量,補助交戰區的人民,讓他們儘快回覆過來。
不過,有一個利好的訊息,就是對峙雙方的地盤上,大多數的年輕人,已經到各大特區發展和生活了。這其中,又有大半以上,遠在南華洲各大特區,根本就沒有可能回來參加內鬥。
這就使得雙方的大戰,不管局勢如何?也無法快速的拉壯丁,從而造成大量傷亡!
另外還有一個事情,也是之前三方都說好的。就是不管結果如何?任何一方,都不得對老百姓下死手!一旦發現,人民軍就會強勢介入,快速控制地方局勢。
如果還敢反抗?那人民軍就會聯合另一方。到時候,整個大華世界,就再也不會有立足之地了。
只是目前說這些還為時過早,現在可是全面抗戰勝利,全國人民都在歡慶之時!
國府這邊,正熱烈慶祝,並忙著舉辦還都事宜。
只不過,讓老頭子沒想到的是,一件事情的發展,幾乎讓他老人家,失去了與紅方對決的信心!?
那就是‘接收’的問題。
忽然之間,空出來一大片地盤,而且幾乎都是全省最好的地方,那裡邊的巨大利益,牽扯太大,也太複雜了。
每一個地方接收專員這個位置,都被國府的各方勢力,爭個你死我活!達到了白熱化的地步。
而爭下這些位置的代表,又會想方設法的為他自己,以及所屬勢力,爭取最大的利益。
在這期間,不知養肥了多少大員?
同時,也不知道這支貪腐大軍中,又增加了多少‘新貴’?
對於這些人來說,所謂的國家大事?根本就不重要。
‘前方吃緊,後方緊吃!’這才是它們最真實的寫照。
在這一過程中,又不可避免的,形成無數個利益集團。而在一次次爭權奪利的衝突中,又無形中,加大了各利益集團的裂痕。
如何解決這些內部問題?讓老頭子徹夜難眠。
最好的辦法,當然是‘刮骨療毒’!全面整頓。
可問題是,這些勢力關係錯蹤複雜,牽一髮而動全身!就算是老頭子本人,再怎麼強勢,也不敢掀這個桌子!特別是現在,還有一個非常強大的‘外敵’存在。
因此,‘一致對外’,就成為轉移矛盾的最佳方式。
…………
紅方這邊,情況就好很多。
至少他們沒有因為接收,而生出一系列的貪腐問題,更不會形成一個個利益小團體。
特別是針對軍隊的管理和制度,紅方自上而下,一直就是極其嚴謹的,很少有拉山頭的情況。
總之,紅方對於幹部們培養,從來都是以艱苦樸素為首要,在生產生活中,都嚴格要求自己,為廣大人民群眾做好榜樣。
為了更好的指揮全軍,他們還決定,將其最高統帥部,由聖地移至平城。
他們也搞起了一系列的生產運動,包括經濟大開發。從城市到農村,全都轟轟烈烈的開展大生產、大建設和大開發,與國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一邊是爭權奪利,派系林立。而另一邊,卻是團結一致向前看,全心全意的為人民謀幸福。
結局如何?似乎已是歷史的必然。
但從表面上看,國軍的優勢依然明顯。
僅中央軍嫡系部隊,其主力強軍,就不只80萬大軍。
其中,除了4個新編師的十幾萬御林軍。各中央系大佬,每位都掌握著一支精銳,人數多的數萬人,少的也有上萬精銳,加起來也有20多萬。
地方部隊,也或多或少有一些精銳力量,少的一兩萬,多的達到了6、7萬。
綜合起來,國軍至少有120萬精銳之師。另外還有超過兩百萬的地方部隊,總兵力達到了4百多萬。
而八路軍這邊,主力部隊最多也就80多萬,加上地方部隊,也不會超過150萬。
不過,他們招兵政策,比國軍更加優越。
在東北地區,林司令的第1集團軍,只是駐軍1年左右,隊伍的規模,竟然奇蹟般擴大了3倍之多!
現在第1集團軍的主力部隊,達到了40多萬。這還不算他們的守備力量,真要算起來,最少也有60萬人馬。
第2集團軍,也發展神速。他們與1集均分了人民軍大量的物資後,將主力一分為二,再次招兵買馬。
另外再從包市地區,購買的不少裝備物資,第2集也硬生生的擴大到了30多萬。
第3、4兩個集團軍,情況也差不多。
雖然他們沒有人民軍的門路,但在華北、華中的大地上,攻佔了小日子大部分的地盤。
其中的武器裝備物資,以及軍工企業等,全部都是這兩大集團軍的戰利品。
以他們傳統,只要有3、4百條槍,就能拉出一個新的主力團。如今數十萬的小裝備,又有軍工廠加持,整出小日子軍以前的兩倍兵力輕而易舉。
也就是說,這兩個集團軍中的任何一個,總兵力很可能都超過了第1集團軍。甚至究竟有多少人馬?恐怕連他們自己,都不太清楚。
大家都知道,第3集團軍,就是李雲龍的老本家。
他們這班人的手斷,可不是常理可以計算的。
只要讓他們各團,放手獨自發展一段時間,他們能給你整出一個師來!而且戰鬥力,一點也不比其它的部隊弱。
還別說,李雲龍和孔捷,這倆小子就是這麼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