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0章 局勢明朗

藍色方案,雙方兵力的差距,不僅僅是在地面上,還表現在空中。

第三帝國將南方所有能作戰的飛機,都集中起來,由第4航空隊統一指揮作戰行動。這樣不僅可以保障彼此之間的密切協同,同樣可以保障對目標地域,實施密集打擊。

並且,還把航空隊的地勤人員,派去與陸軍一起行動,以便可以第一時間,呼叫空中支援。

北沙的空軍,雖然它們的飛機有技術優勢,可是它們的指揮系統始終不大靈便,飛行員也缺乏足夠的信心和技能。更糟糕的是,它們編組太過集中,很容易就成為別人的打擊目標。

此次行動,小鬍子軍還是採用與以往的攻擊方式。

先是打掉北羅沙的空中偵察機,然後第一波次的空中打擊目標,就是飛機場,通訊中心,軍事要地,戰略重鎮等等。

緊接著,就是火炮開路,裝甲衝鋒!

防線被撕開一道口子後,無數步兵如潮水般湧入陣地,迅速將防線撕裂。

按照原計劃,霍斯的第4裝甲集團軍,11個師的兵力,會領先突擊至沃洛日和頓河上游。

這樣就會在布良和西南方面軍之間,形成一條走廊。同時吸引兩個方面軍的南北夾擊。

但這一次,有了龐大的預備隊後,第三帝國能投入防守這一走廊的兵力,遠不只是衛克斯的第2集團軍。

如此一來,霍斯不僅可以從容應對兩邊的夾擊,在許多區域性上,還有足夠的兵力進行反合圍。

當中部的西南方面軍,右翼的第21集團軍,被派去北邊攻打走廊的時候,保羅斯的突擊也開始了。

它的第6集團軍的兩個裝甲師,被安排在左右兩邊,一個用於在右翼,突擊第9、57集團軍的結合部。

左翼的裝甲師,則襲擊第21和28集團軍之間,並在3個步兵師的配合下,將21集團軍合圍在走廊邊上。

一個集團軍被咬住,西南方面軍就不可能邊打邊退,回到斯大城的內衛防禦區域了。

保羅斯有了充足的人馬,他不再一心只想著正面決戰,全線出擊,快速進抵斯大城下。而是將大部分的主力,用在了兩翼合圍上。

並且,他也不著急去進攻斯大城了,因為藍色方案的後手已經開始了,這可決不是單單攻佔一座城市這麼簡單。

眼瞧著中路3個集團軍被圍,西南方面軍司令部哪還坐得住?下令預備隊趕緊西進,好組織力量解救被圍的大部隊。

可這正是新的藍色方案,所希望的那部分。

南路克萊斯渡過第聶河和頓河後,北羅沙軍按原計劃,放棄了兩河間的廣大平原,退回高加山脈,想以此來限制裝甲部隊的發揮。

但這一次,北羅軍的泡影破滅了。

克萊斯只是讓做掩護的第17集團軍,派出少量部隊南下追擊。而它們的裝甲部隊,只顧勇往直前,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突襲了裡海烏拉河三角洲。

對於這支‘從天而降’的部隊,三角洲裡少量北羅沙隊伍,怎麼可能守住?只能眼睜睜看著,這支龐大的裝甲部隊,渡過伏特加河,然後沿雷思沙漠西邊,浩浩蕩蕩向北殺去。

這一支大軍,目標是突襲烏拉河上的軍事重地烏拉城,迎擊正在奧倫堡、烏法等地集結的北沙軍預備隊。

然後,回師向東,直線前往伏特加河邊上的恩格斯城,攻擊布良方面軍的側後。

將霍斯的第4裝甲集團軍,引到東岸後,則將北羅沙三個方面軍的主力,堵截在伏特加下游的峽小區域。如此的話,此戰也差不多結束了。

克萊斯這傢伙是一向大膽!這種千里突進,遠離後方的戰術,也只有他這種思維超前的人敢執行。

但問題是,它們的補給從哪出?難道只是憑繳獲,以及空投嗎?

特別是雷思沙漠邊沿數百里,只有佔加拉小鎮一個小地方,可以補充水和食物。不過,只要能過這關,就差不多了。

因此,裡海伏特加河三角洲,這個地方最為重要。第三帝國的特種兵,一定要算好時機,在第1裝甲集團軍攻擊的時候,保下機場、橋樑,補給倉庫等等。

這是個非常大的挑戰,小鬍子陸軍特戰部,也沒有把握獨自完成。只能將這個生意,分給星海傭兵會,兩家合作,互惠互利。

不過話說回來,克萊斯的裝甲部隊,不管是最後能不能完成這個龐大的任務目標,也不是太過重要。

只要它的裝甲部隊,在敵人的腹地橫衝直撞,破壞一通,擾亂對方的部署,目的就已經達成一半了。

因為還有一個訊息,對北沙軍極其不利!

小日子的部隊,已經進入哈沙克腹地,正向烏拉爾河挺進。

如果兩股勢力匯合,絕不是北羅沙可以應付的,它們將徹底失去整個富饒的南方。

之前對小日子軍的‘輕敵’,讓它們一時間有些不知所措?總預備隊,原本只是留下來,反擊小鬍子用的。可現在,卻不得不派出相當一部分,用於哈沙克一線。

這麼一來,預備隊兵分兩路‘東奔西跑’,就給了克萊斯機會。

一向大膽的他,怎麼可能錯過這種‘天賜良機’?

在北羅沙預備隊,還局勢未時之時,克萊斯將下邊的16個師的部隊,分成了三個方向突擊。

兩翼各配一個裝甲師,一個機械化師,以及2個步兵師。

也就是說,大膽的克萊斯,竟然將一大半的主力用於包圍圈,而自己的中路,只留一個裝甲師,其它的部隊都是步兵師。

還不只如此,當攻擊開始後,克萊斯不讓僅有的裝甲師,在中路橫衝直撞,用於切割對手的陣地。

就這麼著,足足三個預備隊集團軍,僅一個來回,就被克萊斯沖垮了!不僅俘虜了大量的北沙兵,還繳獲了大量的物資。

當所有的人,認為克萊斯會乘熱打鐵、一鼓作氣西進追擊的時候,它們卻突然東進,攻擊布良斯克方面軍,並與第4裝甲集團軍一起,合圍了布良方面軍。

至此,藍色方案,已經達到戰役目標。

北羅沙在南方的三大主力,布良方面軍被圍,西南方面軍被壓縮於斯大城周邊。而南方面軍的主力,已經早早就退入高加山脈的深山裡。

如果想要救出西南方面軍,以及布良斯方面軍,這兩個龐大的部隊。

在戰術上,或許會成功,但在戰略上,卻同樣是一大失敗。

怎麼說呢?如果要解救,目前唯一的辦法,是南方面軍全力出山,由南向北攻擊。而而南方面軍,也全師南下,夾擊擋在它們中間的第17集團軍。

這也就是徹底放棄布良方面軍,而且還要要求它們,最後‘發揮餘熱’,向四方突圍,牽制對手的裝甲部隊。

…………

局勢如此糜爛,北羅沙高層重新做了評估。

如果局勢再如此下去,它們將會完全放棄西方,全力經營西伯利亞大草地。同時,尋求盟軍的幫助,在西方、南方、甚至是東方,開避新的戰場,以減輕它們北羅沙的壓力。

這一點小鬍子當然也知道,所以,他給中央軍群的命令是,不必與北沙部隊糾纏,儘量以完成大合圍為戰略目標。且要圍而不殲,迫使它們投降,從而徹底擊潰其高層的抵抗意志!

它甚至認為,都不用全力進攻北羅帝都,只要把它們的主力圍住,又能擊潰它們的預備隊,就可以完成階段性、乃至整個戰役的勝利!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