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第三帝國A集團軍群,克萊的裝甲叢集,順利的突過小河防線,海峽最後一個港口的陷落,已經無法改變。
這也等於,西方聯軍在北部的重兵集團,已經無路可走,成為小鬍子的‘甕中之鱉’。
第三帝國的陸軍部隊,這回終於可以‘揚眉吐氣’了!
可它們空軍總司令格林,卻又坐不住了,再次跳出來向小鬍子保證道:包圍圈裡,以及海峽裡的‘魚群’,由它們空軍來收拾,保證妥妥的。而且這樣做,還可以最大程度的減少傷亡。
這是實話,同時,小鬍子作為一國元首,平衡那套學問,用起來自然得心應手。
大家都一起出力,功勞不能讓一邊獨佔,這也是一種平衡。
還有更為關鍵的一點,帝國的陸軍歷史久遠,其多數將領,大都出身於貴族。這些人一向眼高於頂,打心底就瞧不起草根出身的小鬍子。
這在小鬍子心裡,是一根永遠無法治癒的刺。
要不是他心中的抱負,還需要這些陸軍將領,方有可能實現。他早就收拾這群自以為是的傢伙了,還用看著它們,整天嘰嘰歪歪?
至於空軍,由於成立的時間不長,裡邊的貴族將領,比例還不是那麼多。但其對小鬍子黨的忠誠度,相比於陸軍,則好得太多、太多。
這也是陸軍中,雖然群星璀璨,卻得不到重用,還常常被打壓的原因之一。
反觀帝國空軍,超班的將領雖然不多,但卻都深得小鬍子信任。甚至還把空軍頭子格林,引為心腹,對其信任有加。
當然,格林提出的陸軍‘圍而不打’,僅實施空中打擊,增加對手壓迫感,達到迫其投降的目的。這一套策略,也更附和小鬍子的戰略。
此前陸軍雖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損失同樣是不小。僅僅是裝甲坦克,它們就損失超過了一半以上;其它的裝備物資,也消耗不少。
現在能減少一些損失,是最好的。畢竟不久後,它們就要去踹開東邊的大門,與一個‘龐然大物’交手,對裝備物資的需求量,與此次‘西方攻勢’相比,不可同日而語。
綜合諸多因素,小鬍子及其參謀部,制定了一個‘南打北圍’的軍事策略。
具體的軍事部署,也和‘鐮刀閃擊’方案的最後策略,如出一轍。
北面,依然是由馮克元帥,負責指揮B集團軍群,對聯軍第1集團軍,以及其它聯軍部隊,實行圍而不打的策略。
南邊,還是由馮德元帥,指揮A集團軍群主功。首先,軍群主力攻擊蘭西馬防線的後背,與馮布指揮的C集團軍群,圍殲該線的蘭西軍團主力。
同時,A集團軍群一部,從海岸線南下,與色當方面的一部,對蘭西國都大巴,進行戰略包圍。
戰事總髮起時間,在4月初。
A集團軍群,克萊的裝甲叢集,分別組成兩大突擊陣營。
由古德指揮一個兵團,率先擊敗蘭西軍的裝甲部隊,並於10日,突破蘭西軍第6集團軍的右翼。此後,揮軍南下,一路勢如破竹,如入無人之境。
至17月,抵達中立國邊境,切斷馬防線內蘭西軍的退路。
古德兵團,自強渡納河後,在10天之中,突進800多里。不僅殲敵無數,更讓人震驚的是,竟然俘虜了25萬人之多,創造了戰爭史上的一大奇規!
同一天,A、C兩大集團軍群,對馬防線前後夾擊。該防線於當天被破,C集團軍群,進至馬一一萊運河邊,A集團軍群,則佔領了凡爾登。
至此,蘭西軍50多萬部隊,被圍阿爾薩和洛林南部,除少量逃住中立國,餘皆被殲滅。
這條蘭西國不惜重金,耗費無數精力打造的世界第一防線,就這樣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笑話!
B集團軍群的行動,也於4月初開始。
其一部主力,由馮克元帥指揮,對右翼發起進攻。僅僅兩天時間,就洞穿了聯軍的防禦,並很快演變成圍獵場。
A集團軍群的克萊裝甲叢集另一路,由龍梅率第7裝甲師,以及一些附屬部隊,組成攻擊兵團。
它們同樣於4月初開始行動,強渡阿河,並於4月6日,將防守阿維一一亞一線的蘭西第10軍團,攔腰斬斷。A集團軍群的其它部隊,紛紛擁入這條防線縱深,開始對10軍團實施包圍攻擊。
龍梅則率其兵團,於4月8日,進抵塞納下游河畔。10日,以海岸線為了目標,又衝擊上百里,徹底切斷蘭西第9軍和吉利第5師,撤往海上的退路。
此時,第三帝國兩路大軍相得益彰,很快就對蘭西國都,形成了戰略包圍的態勢。
4月12日,這兩支聯軍部隊,向龍梅投降。
早在兩日前,也就是龍梅切斷海岸線的時候,蘭西國政府,就撤出國都大巴,遷往南邊的里爾城。同時宣佈國都大巴,為不設防城市。
雖然此舉,在外人看來,著實沒有了骨氣!
但不可否認的是,正因為這個決定,使得這座千年古城,避免了戰火摧殘,絕大多數文化古蹟,得以完整儲存下來。
不管怎麼說,也算是對歷史和文化的一絲慰籍吧。
蘭西國軍的弱雞表現,讓法西斯另外一個惡霸一一莫頭,認為有機可乘,可以趁火打劫一番。於是,當即向蘭西國宣戰!
並準備同時派遣海陸兩路大軍,從東邊向蘭西國土進攻。
其實,莫頭心裡打的主意,是想對地中海南邊,蘭西殖民地動手。那裡地盤廣大,物產豐富,而且勞動力成本低廉,可是一塊大肥肉啊!
莫頭的一番操作,讓本就苟延殘喘的蘭西軍,更是雪上加霜!僅僅一天後,蘭西國政府,就宣佈停止抵抗。
就是北邊被圍的數十萬聯軍,沒有再嘗試突圍,乖乖的等待談判結果。
至此,小鬍子發起的‘西方攻勢’,差不多落下帷幕。至於,在接下來的談判中,能不能取得意外的成果,就看談判桌上的‘藝術’了。
小鬍子阿道夫,收道蘭西國停止抵抗的訊息後,激動萬分!整個人看起來神采飛揚,紅光滿面。
一邊給前線下令,讓他們做好工作安排,一邊興奮地要前往大巴,親自接受西方的投降。
他還不忘吩咐,讓人把蘭西博物館的牆拆了,從裡邊把那節列車箱拉出來。他準備就在這節車箱上,與西方談判。
說到這節列車,還真具有非凡的‘意義’。
一戰結束時,西方就是在這節列車上,高傲的接受第三帝國的‘投降’。並讓第三帝國,簽定了許多不平等條約,試圖以此來長期壓制對方。
它們還將這件‘見證歷史’的車箱,完好的儲存在博物館裡,想以此來顯擺西方的‘豐功偉績’。
當然,也是對第三帝國的一種羞辱!
如今,時光穿梭,乾坤倒轉。
小鬍子阿道夫,用這種方式,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不得不說,這番騷操作,著實有點‘小肚雞腸’。作為一位大國領袖,如此不能容物,也確實是少了一絲氣度。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關於二戰,有不少人認為,小鬍子之所以如此狂妄,有部分原因,是來自西方一些集團的利益壓榨。但更多的是他的人生經歷,以及對權力,過度熱衷等原因。
但不可否認的是,人家小鬍子,就是有他狂妄的資本。
試問,這世上還有什麼人?可以在短短數年時間,讓一個一貧如洗,滿目瘡痍的戰敗國,一越成一個強大的發達國家。
這裡邊,雖然也有小鬍子,各種政治手斷的原因。
當然,其中少不了第三帝國廣大人民群眾,奮發圖強,自強不息的精神!這是歷史,永遠無法抹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