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章 配樂大師的心聲

剛才,

賽事發起人宋國清,已經把直播地址轉給了幾位好友。這些人都是世界著名的大師級人物。

他首先轉過去的,是努涅茲,蘇格蘭風笛的當今一號人物。西班牙人,被稱為“風笛之神”。電影《勇敢的心》裡面的風笛,就是他演奏的。

【努涅茲先生,請你鑑賞一下,我就在現場,賽事也是我發起的,這個年輕演奏者,叫做陳揚。】

另一位朋友,是配樂大師詹姆斯·霍納,也就是電影《泰坦尼克》的配樂者,同時也是風笛演奏的頂尖人物。

宋國清認為,這兩個人的意見應該會很有價值,畢竟,他們都是風笛演奏家,第二位又是影視配樂大師。

很快,

當陳揚吹奏完第二段,拿起高音C調高亢傾訴的時候,他們再也忍不住了。

【努涅茲:難以置信,他的發音腔那麼小,聲音一點不比風笛遜色,靈魂傾訴般的演繹……哦,神奇的樂器,似乎不是奧卡利那笛?】

【宋國清:你說得對。不是奧卡利那笛,是東方陶笛。】

【努涅茲:恕我冒犯,他的演奏很像風笛……您也是為此才發給我的吧?我要說,這是一場真正的靈魂傾訴式的演奏……我已經泣不成聲……太美了,太悽美的故事,太神秘哀傷的曲子……】

【宋國清:我也認為這首曲子傾訴了東方式的靈魂之聲,尤其具有夏國審美,這才冒昧推薦給你。】

【努涅茲:現在,我惟一的心願,是用我的風笛為他伴奏,為這首美極了的曲子伴奏……】

呼,

宋國清呼了口氣,感覺到了深深的滿足。

多年來,

他巡迴全球各地,帶著夏國交響樂團與各國交流,卻時常被問及夏國的音樂審美,他每次都推薦《二泉音樂》、《百鳥朝鳳》、《十面埋伏》等等名曲,但總覺得外國人還是隔著一層,很難領會夏國音樂的魅力。

這時,

他是第一次看到一個頂尖演奏家被夏國人折服。他認識努涅茲很久了,這個人非常自傲,當他說想要風笛為陳揚伴奏的時候,宋國清就能確認:他是真的服了。

這就說明,陳揚的確是一位嶄露頭角的演奏家,將來前途未可限量。

樂曲再行進一會兒,霍納發過來一個激動的表情。

【霍納:哦,為什麼?為什麼那麼美?宋,你必須告訴我,這不是陶笛,它是什麼?】

宋國清心想:你還是識貨的。

他立刻放大手機鏡頭,將陳揚手中的十八孔陶笛拍得大一些,發過去。

【宋國清:十八個孔,這的確不是陶笛,我認為,它應該有個新的名字,也許可以稱之為“夏笛”。】

【霍納:嗯,太好了。十八孔,那肯定不是陶笛……宋,我必須承認,我的“我心永恆”比不上你的學生陳揚。哦,我在說什麼呢?】

【宋國清:我心永恆是一個時代的經典之作。霍納先生,你是頂尖的配樂大師,這點無可置疑。這個年輕人還有很多路要走。】

【霍納:是的,是的,但是,我太激動了……太美了,它訴說了每個人的故事,不只是愛情,它太深刻了,是人類靈魂的共鳴之聲……】

【宋國清:這是配樂比賽,一個小時內寫出的作品。】

【霍納:哦,買噶……讓我去死吧……】

宋國清發完,手抖有點顫抖。他默默注視著、聆聽著,心潮起伏難平。他乃是頂級音樂人物,方才第一眼看到十八孔陶笛就吃了一驚。在他的知識裡,十八孔就不可能是陶笛,而是一種全新的樂器了。

“太好了,陳揚,我一定要把你培養成世界頂級人物……”

但他畢竟是音樂界的領軍人物,馬上又冷靜下來:對天才年輕人,不能棒殺,也不能捧殺。要給他足夠的時間,去慢慢沉澱。現在,雖然陳揚也有作品了,但還是太少,方向也不清晰,只能說是天才少年。但這種人也很多,他本人見過不少,後來陸續都銷聲匿跡、泯然眾人了。

“陳揚啊陳揚,但願你能珍惜自已的天賦……”

……

這時,

陳揚的吹奏到了尾部。旋律再次在回憶中呈現炊煙裊裊的村莊。但是,這次不是簡單重複,而是完全不同的意境,他用小指不斷拍打小孔,就像黃昏的微風一霎吹過,瞬間打碎了一個夢。

畫風頓時變得傷感、孤獨,重回人間煙火的主角,帶著濃濃的感傷,終於,在不經意的一瞥之中,一個熟悉但又錯過的身影出現。

至此,

陳揚的笛音已經從嗚咽,變成了空明,在最後一個長音中,緩緩落幕。

這時,

評委席上,11個老師仍然沒有回過神來。而後臺的於明峰,嘴上叼著的香菸的菸灰,已經很長,幾乎有三分之二了。

啪的一下,

他嘴角一抽,菸灰掉下來,燙了一下手。

“擋不住,根本擋不住……”

“老林哦,你讓我怎麼擋啊……”

評委席上的管村,這時也傻了:這次要是再給低分,我恐怕就出不了這個體育場了。

林峰在評委席後面的嘉賓座,這時都快哭出來:這次分到配樂組,還是擋不住的話,下次就沒有機會了,遲早要跟他對決……而跟這樣一個人對決,他哪裡會有絲毫贏面?

11個評委,除了管村,所有人此時都只有一個感覺:陳揚絕對不是偶然的!如果說上次奪冠,大家多少覺得有點運氣,那麼此時此刻,已經沒有人在懷疑陳揚的實力了。剛才的配樂演奏,每一個細節都無可挑剔,絕對不是靠運氣就能撞出來的。

這時,

李雲笛、方井龍也在耳語。

李雲笛上次也看到了《平凡之路》影片,對比第一次的吉他獨奏,他已經深知:這個年輕人是絕頂的,是真正的靈魂音樂。作為獲得過肖邦獎的華人鋼琴家,他有一種很強的失落感——

大家都在模仿肖邦,而陳揚本身就是肖邦!

音樂詩人!

那種氣質,原先不理解,或者說理解得太表面,此時此刻才深深明白:鋼琴詩人的意思,就是懂得靈魂傾訴的樂手!

作為這些年崛起的民樂大師,方井龍也是腦子一片空白。對這個配樂,他實在感覺到了來自器樂本身的震撼:技法,是一樣的技法,不同之處在哪裡呢?他也終於明白:最終區別在於傾訴。

一個人可以把樂器玩得爐火純青,聽上去悅耳動聽,但如果沒有傾訴,就只是一個花瓶而已,而陳揚的演奏,卻是一整個花園。

他也是直到這一刻才發現:自已還是太侷限了,這個世界也過於強調客觀的技法,忽視了傾訴。你在樂器上的傾訴,一定能夠被聽眾察覺,從而引起共鳴,但技法卻只是看個熱鬧而已。

幾個人相互看看,都感覺這已經不是選拔賽了,直接就是陳揚一個人的表演舞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