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3 章 決心

陳倉,今日的縣城不同往日,很多人都圍著告示議論紛紛,論著論著便義憤填膺了,咒罵著新來的小老爺不當人子。原因很簡單,從此以後陳倉的所有田地山林和溝河都歸朝廷所有了,不留半分給大家!

自古以來,田產地畝都是私人所有,買賣自由,若勤勤懇懇,發了家業,也可多置辦些良田。農耕為主的時代,地就是所有人的命根子,地在手,心不慌,自古飽受饑荒的人們,學會了屯糧。若遇了災荒之年,也不怕餓死,倘若遇上病災,也可置換些錢財換些湯藥保住性命。再不濟,走投無路可以將傳家的田地出手,救一家性命。所以,田產若非性命攸關的時候,大家都不會拿出來的。

但現在,新來的老爺一個告示,便將陳倉所有的田產充公,這和要大家的命有何區別呢?

慢慢的,許多人也不討論了,匆匆忙忙拿著鐮刀下地了。不管怎麼樣,告示出來了,百姓肯定擰不過,但這一季的莊稼怎麼也得先拿回家呀。然後再去找新來的縣太爺理論,要是無法改變,總不能讓莊稼也跟著地劃歸官府吧。

“狗官!不得好死……”

“憑啥沒收我們的地……”陳倉衙門已經被怒火的百姓圍的水洩不通,聽了告示的人無不怒火中燒,一些人去了地裡搶收,但一些地主,家庭富裕的,卻不著急這一時半刻,保住自己的地才能子子孫孫不著急,不然搶收了莊稼,地卻不是自己的了,那如何能行?

“這可如何是好呀,如何是好喲!”大堂之上,前縣令種書成急得轉來轉去,手足無措,捶胸頓足的樣子一看就是火燒眉屁股了。不過更讓人氣急的是,將陳倉鬧成這樣的的始作俑者現在還在桌案上鋪開錦緞,開始慢慢的書寫。也不是詩詞,也不是公文,不成章句不是詞彙,雜亂無序,時大時小,時而狂草奔放,時而正楷端莊……沒錯!我們的葉楓在練書法!

“上官,我的好上官,你……你這怎麼還能坐的住喲,都火燒眉毛了,這可如何是好呀!”種書成提著他的鍮石帶(唐官服的腰帶,不同等級配不同的帶子,三品以上大員配玉帶或金魚袋,四品到六品為銀帶,七品以下配鍮石帶)望望府門,又看看葉楓,當真是應了那句話——皇帝不急太監急。

“種老,來來來,坐下坐下,不要急。出不了事,某既然被殿下派來,自然一切都在掌握之中,您老就放心吧。”葉楓拉著種老頭,將他按在了桌案旁的副座的椅子上,又親手剝開一個橘子,塞到他手裡,然後將自己泡的茶斟上幾碗,招呼大家喝茶。彷彿今天他就是請客品茶一樣,絲毫沒有被人找上門的緊迫感。

“唉~”種書成將橘子遞給一旁的主薄,然後端起茶碗,放下又舉起,最終還是難以抵擋茶香,喝上一口。明明很香的茶,現如今喝起來卻味同嚼蠟,索然無味,本應該清心明目的茶,現在也是越喝越急。偏偏惹出事端的主官現在一副超然物外的樣子,甚至他還懷疑,秦王怎麼會下達那麼荒誕的政令。不說秦王,就說歷朝歷代,再昏庸無道的皇帝,王爺,也未曾下達過這樣的政令,如果不是這小上官拿著秦王印璽,他說不得要上奏,為民請命。

但秦王真的會下這樣荒誕的政令嗎?這是種書成如何也沒想明白的事,而且,皇上會同意?不管怎麼看,將百姓所有的土地都歸為朝廷,無論如何都是取死之道。到底是秦王一時的糊塗,還是別有用途,他拿捏不準,該不該上奏皇上也讓他頭痛不已。他不是一個有大智慧的人,也沒有遇事果斷的魄力,他是隋朝就為官的人,改朝換代後依然做著他的知縣,所以他也深知,如果這是秦王的意思,恐怕他反對或者搞小動作,那就危險了呀。可如果這事皇上不知道,是秦王的一己之慾,那他不上奏天聽也難免落個欺上瞞下,不得好死呀。

世人都想做官,都想大權在握,可不是大智慧的人,真的如履薄冰呀……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當最後一個死字落下的時候,葉楓長舒一口氣。從今天開始,他將面對天下地主,世家,他們要權有權,家財無數,他們的財富加在一起,放到西歐那些地方去足夠支援所有的國家無論是幹什麼!他們的智慧,文學知識同樣在這個世界舉世無雙。他們有足夠子弟混跡官場,指點江山,有云集的匠人僕從修橋鋪路,造就千年奇蹟,有無數學生馳騁天下,玩弄人間!

所以,這個決心能下,當然要有大毅力大魄力。雖然他也在秦王面前誇誇其談,要助大唐建立千秋功業,永世傳承,可現在沒有人民基礎,只有一個秦王的承諾,這樣與天下地主世家博弈,賭上的只有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

“來人,再釋出告,讓百姓勿慌,先下地收糧,回去每村每鄉選舉威望之人三日後前來聽政。到時集中答疑,落實田地問題,告訴大家,朝廷不會讓大家無地可種,今日的告示也讓大家仔細斟酌!”葉楓放下毛筆,將這首憫農收起來,然後重新寫了一份告示,讓衙役再去貼上。

雖然之前的告示已經被憤怒的百姓撕碎了,不過這也能看出人民的力量是很大的,現在他要做的就是把這個怒火變成理解和支援。

衙役很快就被人流淹沒了,也不知道能否成功到達集市,成功將告示貼在告示牌上。不過現在這幾天葉楓將縣衙的人都集中了起來,吃住都在縣衙,幾班衙役和兩百輔兵抽出明晃晃的刀子,將府衙圍的水洩不通。有大膽衝擊的,也已經被輔兵的刀放倒在地了,然後又被衙役拎過去包紮,剩下的人也只是罵的難聽些,再無人敢衝擊府衙了。這不是葉楓心狠手辣,在封建王朝的制度下,若真被民憤打死的官員,朝廷也不會追究的。他可不想當聖母,害人害己,一切變法的開始肯定都不是順利的,扛過去樹立好的榜樣,剩下的才能好說,不然一切空談。

新告示出來後,百姓情緒才有所好轉,在衙役一再保證下,開始三五成群的離開。這場葉楓激起的風浪算是暫告一段落了,新的風浪也在慢慢醞釀之中。

“快快快!再快點!午時之前必須趕到陳倉,快……”而陳倉縣外幾十裡,一員驍將正領著一營的軍士,馬不停蹄的往陳倉趕,到陳倉三里的地方開始紮營。不一會,營中越出一騎,朝陳倉疾馳而來,路上行人紛紛避讓,不知所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