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章 街邊初見錦衣衛

明洪武二十五年春,陽光明媚。

四川行都司柏興洲平平無奇的大街上,一騎單手持韁、高舉令旗風馳電掣掠過街道。那騎士大喊:“涼國公班師回京,速速避讓!”

原本邁四方步在街上的路人聽到這騎士的通報,急匆匆走向路邊。街頭的商販如應斯響收拾傢伙什以騰出路中間更大的空位。其中正坐在路邊帶著一個十五歲大的男孩賣菜的一對中年夫婦,聽到剛剛過去的騎士的喊聲,猛孤丁將帶來集市的蔬菜裝進籃子裡。

那中年婦女邊裝菜邊對旁邊的小孩低聲細語道:“崽崽待會兒別亂跑,一定要緊跟著我和你爹。”

那中年男子也低聲對那小孩道:“劉勉,待會兒可能會有你喜歡的錦衣衛哦。”

此時的劉勉智識初起,小時候聽多了錦衣衛的故事,在他心中,錦衣衛這三字意味著上天入地、無所不能,意味著神通廣大、法力無邊。以至於他聽到這三個字時欣喜若狂驚撥出:“錦衣衛!”。

旁邊的劉爸趕忙捂住劉勉的嘴驚魂甫定道:“小聲點,待會兒只准偷偷看,千萬不能出聲,聽到了沒?”

“嗯嗯,知道了,爹。”劉勉樂不可支地點了點頭。

隨後從街的一頭跑來兩隊士卒。那兩隊士卒從路的中間往路邊齊頭移動,將路上行人緊緊推向兩邊,接著將手中長矛橫過來形成一道人工柵欄,以防閒人闖進。

許久,從街的一頭緩步徐來一波隊伍,那隊伍人數不知凡幾,源源不斷從街的一頭走向另一頭。不經世事的劉勉哪見過這種陣勢,只是聽著周圍的看客高談闊論。

“這麼大陣勢,是誰呀?”

“這你都不知道,呵,是涼國公藍玉。”

“噓,小聲點,涼國公的名諱可是你能直呼的?”

“聽說四川都指揮與那涼國公相交甚好,特意派了親衛前來開路相送。”

“這你都知道,再說了,官場上的東西哪有什麼好不好的。”

前面士卒行陣已過,接著劉勉終於看到騎著馬的衛隊走近。只見那中間的隊伍比前後、兩側的陣勢更加神采飛揚。那個衛陣圍著一駕馬轎,轎子周圍都是身著華麗禮服的鮮衣怒馬的侍衛,這些侍衛每人身上都配一把狹長略彎的精美佩刀,那刀似乎只是一件裝飾品,難以想象會有什麼殺傷力。

這群侍衛經過時,其周圍看客竟都瞬間靜止,沒有人敢亂說話,似是那凶神惡煞的眼神能殺人一般。

待那轎子遠去,街邊才繼續交頭接耳。

“剛才過去的是錦衣衛吧?”

“怎麼可能,錦衣衛不都是跟著皇上嗎?怎麼會跟著涼國公?”

“別亂說,你不要命了。”

“就是,剛剛他們從我眼前過去,我真是嚇到了,像一群魔鬼一樣,一個個殺機畢露的。”

“可不是,沒點能耐,想進錦衣衛?手上沒幾條命,能進錦衣衛?”

“他們那衣服可真好看。”

“要不怎麼能說是大明的門面呢。”

剛剛的一切似是做夢一樣,從幼小的劉勉眼前經過的那群光彩奪目的叫做錦衣衛的人重新整理了他過去的所有認知:原來世界上真有這麼熏天赫地的場面,原來這就是王侯將相的排場。

等到隊伍全部走過,最開始來開路的兩隊士卒直接就地解散,各回各家,各找各媽:都指揮交代的任務算是完成了。

等官府人員解散,街上又恢復了之前的熙熙攘攘,似乎什麼都沒有發生過。這時那中年夫婦提著菜籃子走到早上擺攤的地方,將剛剛裝進去的菜又一棵棵地拿了出來,整整齊齊地擺好,那劉爸隨即叫賣著:“賣菜咯,賣菜咯,自家田裡種的蔬菜,今天早上才摘的新鮮蔬菜!”

臨近中午,劉爸劉媽的帶到集市的菜已經賣的差不多了,僅有一些挑剩下的實在是賣不出去,只能留下來自己吃,便索性收攤了。

劉勉帶著剛剛遺留的震撼跟著劉爸劉媽回到所住的土階茅屋,將前幾天扔掉的聖賢書找到,全神貫注的開始學習。劉爸劉媽見了甚是感覺不同尋常,說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劉勉只道:“我要考進士,光宗耀祖。”

奈何劉勉確實不是考試的料,只是滿腔熱血,沒有讀書那個腦子,唯獨三年前過了院試,成了秀才,之後便落榜:劉勉終是死了考取功名這條心。

恰逢建昌衛指揮使反叛,四川都指揮瞿能在四川境內各地招兵。

跟著劉爸劉媽幹了一天農活的劉勉,傍晚回家時在路邊上看見了那帖在告示欄的徵招令,一路上精研覃思。

進屋擦著剛剛落在身上的雨的劉爸,看到在屋裡來回踱步的劉勉,不厭其煩問道:“你晃來晃去幹什麼?”

劉勉沒過多解釋,只道:“我在想事情。”

“快把身上擦擦,別受寒了。”劉媽說著遞過來一塊粗布。

劉勉接過那塊粗布,擦著頭上的水,瞥過周圍的甕牖繩樞,不免疾首蹙額。

看到剛剛擦完身上的水的劉爸劉媽,拿著罐罐碗碗接著屋頂漏的水,劉勉終於下定決心,心一橫:這聖賢書也不讀了,直接去衛所建功立業,回來照樣光宗耀祖。便對那接雨水的劉爸劉媽喊道:“爹、娘,我想去衛所。”

劉媽聽到這句話大吃一驚,拿著破碗接水的手停了下來,不知劉勉怎麼有這種想法,便問道:“自古以來,哪有人主動去當兵上戰場的?不都是被抓過去的?你怎麼就想不開,去幹那種不要命的事情?”

劉爸也放下手中的碗罐道:“去什麼衛所呀?你進去就是個炮灰,沒任何意義。你能中秀才,你娘和你爹我已經很知足了:至少在這常家村再也沒人欺負咱們。”

“本來我還指望著你再考個舉人、進士就能入朝做官,做個文官比武夫要好。能提筆就不要提刀,既然考不上就算了,你就老老實實地在家裡待著,等過完年給你介紹們親事。咱老劉家傳到我這就留下你這一根獨苗,不管怎樣你先給我留下種再說。”

劉勉不耐煩道:“爹,娘那麼說就算了,你怎麼也這麼說?你可是從戰場上下來的人,何時變得這麼貪生怕死?”

劉爸頓時怒道:“就是因為我上過戰場,所以我知道戰爭的殘酷,不希望你受這種苦!你以為你能夠決定戰爭的勝負?以為少了你,戰局就會發生變化?其實,你去了衛所、上了戰場,也只是戰爭中的一顆棋子,由那些元帥將軍們控制著棋局,你沒錢沒勢的去了也只是炮灰而已!”

劉勉爭辯道:“爹,你不覺得說這種話很丟臉嗎?大明養著你,你還說大明的壞話,身為曾經的武官,你好意思嗎?你的兒子能夠報效朝廷,你應該感到光榮。”

劉爸怒不可遏道:“光榮個屁,真是聖賢書把你給讀傻了!我只想你活著,大明沒你想得那麼好,從戰場上下來的那些人,就像用完的垃圾一樣,不會有任何好處。你要是能科舉做官、飛黃騰達自然是好,但是想進衛所建功立業,那是想都別想!”

劉勉不耐煩道:“夠了夠了,自己不知道自力更生,就知道要大明養。我看,您老人家才是打仗被打傻了呢。”

“啪”的一聲,劉媽一個巴掌扇在劉勉的臉上,傷心落淚道:“你怎麼能這麼說你爹?你知道你爹為什麼不讓你進衛所嗎?你才十五歲,有理想、有抱負是好事,你爹和你娘我曾今一段時間顛沛流離,就只是為了保護好你,讓你安全平穩長大到現在!”

“對,我才十五歲,我才不要一輩子待在這裡!”劉勉吼道:“我想走出去!走出這座大山!去京城!回來後光宗耀祖!青史留名!”說著抹了抹淚朝裡奔去。

“算了算了,由他去吧。”劉爸嘆了嘆道:“我們曾今帶著這孩子遠離鬧市爭端,來到這世外桃源,可如今這孩子卻想走出大山吶。山的那邊是海嗎?山的那邊是更高的山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