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老師,李雯雯把黑板砸爛了。”
“黑板砸爛了?我去看看。”
齊彥彪是陰坡新來的數學老師,他喜歡學習好的學生,討厭學習差的學生,但他最討厭的還是給他惹事兒的學生。
齊彥彪一到班裡就看到謝鵬齊在哭,李雯雯在一邊坐著。
齊彥彪直接上去就搗了謝鵬齊一拳,之後才開口問發生了什麼事兒。
“李雯雯拿著板凳腿打我呢,直接往我頭上打,我躲過了就打到黑板上了,把黑板砸爛了。”謝鵬齊一邊哭一邊解釋。
齊彥彪看見謝鵬齊哭哭啼啼的又給了他一拳。
“一個男子漢,就知道哭,又不是你砸爛的黑板,李雯雯,你說。”
“謝鵬齊罵我是婊子,他還罵了好幾遍,我沒忍住才打的他。”雯雯解釋了兩句便沒在說話。
聽到這話齊彥彪就繼續問謝鵬齊。
“你兩個不是親戚嗎,你為什麼罵人家,那還是你妹妹,你真的是念書唸書不行,做人做人也不行,我對你真的沒話講。”
齊彥彪一邊罵一邊跑出去給老四打電話,沒一會兒就進來拍了拍雯雯的肩膀。
“李雯雯,你爸爸說他晚上就過來了,你放學等等你爸爸,不要害怕。”
放學之後,雯雯就一個人坐在教室裡等著老四,一直等到太陽快下山了。
老四坐著車來了,車剛進校門的時候雯雯一直盯著車前面看,但看了半天老四也沒從車前面下來,後面車斗裡倒是有一個人一直扶著一片玻璃之類的東西。
雯雯盯著看了好久,才發現車後面坐的是她爸爸,老四坐在後車箱裡抱著買的黑板,一直從縣城到學校,三四個小時,等到下車時候手都在發抖,腿一直哆嗦。
雯雯看到這場景一下子忍不住開始哭,但她偷偷的抹了眼淚,老四一下車就顧著往教室裡走,一直叮囑著小心一點不要磕破了,雯雯就一直跟在身後跑進來又出去,跑進來又出去,那天,雯雯覺得自己的爸爸好像變得老了一些,那天的他看起來很滄桑。
雯雯以為自己肯定會挨一頓打,但老四不但沒打她,還說孩子就應該調皮一點,一點禍不闖的孩子不是好孩子。
雯雯的禍剛闖完,雨桐這邊又出狀況了。
第二天中午就雯雯一個人回來了,雨桐沒回來,剛剛薛家的嬸嬸還把雨桐掉的紅領巾帶回來了,雯雯回來說雨桐的日記又掉了,被老師扣在學校裡補日記,現在半學期都快過去了,雨桐估計得在學校補幾周。
“那雯雯今天走的時候給雨桐把飯拿上,今天剛好做的米飯還能拿。”
雯雯抱著飯不情不願的往學校走,走在半路上又想起之前給繪繪帶飯的時候。
“這兩個人真是的,每次被留下帶飯的都是我。”
雯雯一邊唸叨一邊提著飯往學校走,帶了快兩週雨桐才把日記補完,回來被狠狠的教訓了一頓,雨桐老是掉東西,今天村裡人撿到雨桐的紅領巾,後天又撿到雨桐的作業本,再後臺又撿到了雨桐的練習冊。
老四的房修好了,老四就要去外面務工掙錢還貸款了,這次他決定去新疆,修新房的時候聽人說現在新疆的工價高,相對來說掙錢能容易些。
老四很快就去了新疆,家裡又剩下謝栓林和孩子了。
今年雯雯上了初中,家裡平時就剩雨桐和謝栓林兩個人,冬天早上和晚上天黑,雨桐有時候一個人不敢走,謝栓林就拿著手電筒把雨桐照著走到山上,等到天亮一點了謝栓林就回家幹家裡的活兒。
雯雯上了初中之後雨桐就到了五年級,雯雯和繪繪每週回來一次,週末就跟著幹家裡的額農活兒,日子一天一天的過的很快。
晚上到了睡覺的時候,快過年了老四也回來了,雨桐和老四兩口子一起睡,雯雯繪繪媛媛三個一起睡。
晚上快睡著的時候雨桐突然開口。
“媽,等到我上初中了你就和我爸爸一起到新疆去,我週末回來自己就做著吃了,你一年在農村種地太辛苦了,還掙不上幾個錢,你兩個都去新疆,家裡不用擔心,我幾個也越來越大了,現在用錢的地方也越來越多了。”
雨桐這話謝栓林和老四心裡不是滋味兒,本來就沒怎麼管過這幾個孩子,從小的時候就跟著在地裡種麥子,割麥子,種胡麻,拔胡麻,種玉米,挖洋芋,活兒一點沒少幹,學習還很好,村裡的人也是見了面就誇孩子懂事兒,現在這話一出,兩口子都覺得自己做的最成功的事兒就是生了這幾個孩子。
“啊能成,等你到了初中我就跟著你爸爸一起去新疆,打工賺錢供你們幾個上學。”謝栓林邊說邊偷偷的流眼淚。
今年媛媛剛考上了大學,媛媛考到了平涼的一個二本學校,這在劉家溝這個小地方算是一個轟動的訊息了,劉家溝很少有孩子考上大學,都是一輩一輩的長在農村,兒子長大了就娶個附近村裡的女孩結婚生孩子,女孩長大了就嫁給附近村裡的男孩,繼續父輩母輩的命運,考上大學的少之又少,媛媛考上大學的事情一下子傳遍了老四那些親戚的耳朵,那一年過年老四家來了好多以前沒見過的親戚。
“哎,平子啊平子。”首先村裡的人就來了好多說是要給媛媛賀大學。
“哎呀,你看平子現在厲害的很,幾個娃娃都爭氣的很,老大考上大學了,雨桐次次都是第一名,雯雯也是前幾名,就繪繪稍微差些。”
“繪繪,你要好好念呢,把他們幾個趕上。”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一個爺爺開始教育起了繪繪。
“以後平子的這幾個娃娃爭氣了,咱們都要沾上光呢,都是老李家的娃娃,也有我的功勞呢。”老四的四爹又開始在一邊拉著幾個人不停的擺自己的功勞。
老四和謝栓林看著一屋子親房,一屋子爺爺叔叔的,瞬間有些不知所措,以前從來沒見過這麼多人,也就幾個小輩,彥龍啊,小平這幾個經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