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84章 遼東歸降

“何不早降?呵呵!”

公孫康的二兒子公孫淵,聽到使者的話後不由冷笑出聲。

“我們手握20萬大軍,大晉王朝想要啃下我們,也需要一副好牙口。你這一來就上嘴皮和下嘴皮,一碰就讓我們投降,是不是看不起我們?”公孫康的大兒子公孫顯怒目圓睜的看著使者說道。

“兩位公子息怒,我不是這個意思。”

“不是這個意思,你那你又是何意?”

“公孫將軍和各位公子的能力,我們已經領教過了,確實勇猛非凡。公孫將軍手下有20萬大軍,我們想要打下襄平,確實需要付出很大的傷亡。

若是將軍肯率領20萬大軍投降,在我大晉王朝之中,也可佔據一席之地。也讓遼中的百姓避免了一場刀兵之禍,此乃一舉兩得之舉,將軍還請三思啊!!!”

使者說完之後,就對著上守的公孫康深深地拜了下去,而公孫康也陷入了沉思。

毫無疑問,如果繼續打下去,公孫康有把握耗他個十年八年。但是十年八年之後呢?公孫家族是否就要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這是公孫康這個家族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但就這麼輕易的投降,公孫康又非常的不甘。公孫家族盤踞遼東上百年,在他成為公孫家族的族長之後,只花了短短20年的時間,就一舉成為遼東這一畝三分地上的霸主。

若是再給他十年時間,他有把握以最小的代價佔領三韓之地,把自己的領地擴充一倍以上。原本的時空之中,它也是按照這條路線走的。

但世事無常,高博的橫空出世,擋了很多人的路。就比如現在的公孫康,他們家族霸主的路就這麼被斷了。

“如果我投降,我們家族還有我能得到什麼好處?”

公孫康想了很多,權衡利弊之下,還是問出了這個關鍵的問題。

“公孫將軍若是願意投降,當然會得到大晉王朝最高禮遇。以公孫將軍的才能,我們大帥可做不了主。需要把這個訊息快馬加鞭的送往長安,讓陛下親自定奪才行。

不過,當初曹孟德率眾投降,可是得到了一個正二品的徵西大將軍的職位,還有一個兵團十萬人馬的統帥權。”

“那你們就先快馬加鞭的把這個訊息送往長安,想要我舉城投降,沒有一點誠意怎麼行?”

“將軍稍待,我這就去告訴大帥,讓他以最快的速度把這個訊息送往長安,讓陛下定奪。”

使者聞言大喜,當即行了一個禮之後,就馬不停蹄的出了襄平城,把這個訊息告訴了此地的統帥張遼。

張遼也分得重事情的輕重緩急,當即也不敢怠慢,立刻啟動飛鷹傳訊,把公孫康想要投降的訊息,迅速的傳遞到長安。

而在襄平城中,公孫康看著興奮異常的使者若有所思。

“父親,我們就這麼輕易的答應投降了嗎?”公孫晃不甘的說道。

公孫晃有理由不甘,因為他是公孫康的嫡長子。等公孫康百年之後,他就是這一片的土皇帝,投降之後他就是一個普通的世家子弟,這身份上的巨大落差,怎麼讓他甘心?

公孫康瞟了一眼自己的大兒子,知子莫若父,也知道他一臉憤憤不平的樣子是為了什麼。

他也不氣惱,只是淡淡的說道:“那你想怎麼樣?”

“當然是跟他們死戰到底。”

“哼,愚蠢!”

“父親,就這麼投降,不說大哥了,就連我也不甘心啊。”公孫康的二兒子公孫淵也開口說道。

“是啊,大哥!”旁系出身的公孫越也還在旁邊開口說道。

“就你們不甘心,難道我甘心嗎?”公孫康這個時候突然冷靜下來說了一句,然後看了他們三人一眼。

公孫康又開口說道:“不管怎麼說,我們現在處於劣勢。大晉王朝已經一統中原,不給我們偏安一隅的機會。

如果他鐵了心要征伐我們,我們有把握守他個十年八年。那十年八年之後呢?我們公孫家族又該何去何從?

還不如趁此機會,向大晉王朝討要好處,若是能繼續鎮守此地,那麼我們不過是改換了一下門庭而已,對我們公孫家族來說,也毫無損失不是嗎?”

“若是不能繼續鎮守此地,我們公孫家族又該如何?”公孫晃開口問道。

“那就繼續戰,現在已經秋後快要入冬了。大晉王朝傳遞訊息也需要時間,這一來一回,最少需要一月之久。一個月之後,我們遼東就會下起鵝毛大雪,光是這惡劣的天氣,就能讓他們損失慘重。”

“父親好算計!”

……

讓公孫康預料之外的是,大晉王朝的訊息傳遞,可不是以前大漢可比的。他按照以前大漢王朝的傳遞速度來對標大晉王朝,可謂是大錯特錯。

張遼啟動飛鷹傳信,只花了短短五天的時間,就把這個訊息傳到了長安,落到了高博手上。

高博立刻招來自己的一眾文臣謀士,商議著此事。

“各位對此有何看法?”

把手中得到的訊息傳遞下去之後,高博環視下方左右,開口問道。

“陛下,這公孫康不安好心啊!”戲志才喝了一口熱騰騰的茶之後,意有所指的說道。

“此話怎講?”

“現在已經是秋後,再有一個月的時間,遼東那邊就會下起鵝毛大雪,這天寒地凍的,我們的大軍不得不退。

等到來年開春,如果我們開出一個讓公孫康一個滿意的條件,那麼在這期間,他有足夠的時間去做準備。”

“他想幹嘛?”

“他想要高位,甚至……遼東王。”國家一字一句的說道。

“這公孫康好大的膽子!”

“我大晉王朝雖立國不長,但還沒有一個王爵誕生,他公孫康又有何德何能做大晉王朝的第一個異姓王?”

“不錯,陛下此風不可長啊!”

“文和怎麼看?”高博轉頭看著沉默寡言的賈詡問道。

“陛下可許他一個三品鎮東大將軍的職位,同時給他一個軍團的兵權。若是他乖乖投降,那就給他公孫家族一條生路。

若是他還不滿足,那麼就拉攏公孫家族帳下的大將。在幽州的漁陽郡集結重兵,做出一副出征的準備如此雙管齊下。”

“嗯!”

高博淡淡地瞟了一眼神色平靜的賈詡,應了一聲之後,又開口說道:“那麼就按文和說的辦,許他一個三品鎮東大將軍,和一個軍團的兵權。

如果他不投降,也不用集結大軍,就讓水軍在襄平練兵,再讓張遼襲擾他們,拖他個十年八年之後,自然就會拖死他們。”

“陛下,聖明!”

“陛下,聖明!”

“陛下,聖明!”

訊息很快就傳到了張遼手中,同時長安高博的決定也‘不小心’傳了出去。特別是襄平城裡面,大晉王朝要跟他們常年對峙的訊息傳的沸沸揚揚。

公孫康在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臉色也是氣的鐵青。因為他知道,若是自己現在不投降的話,等待他們的就是慢慢被耗死。

沒有二話,公孫康在接到這個訊息的第二天,就非常果決的開啟襄平城,舉眾向張遼投降。

如此一來,短短三個月的時間,大晉王朝的版圖,再次開闊了遼東、三韓還有瀛洲島數萬疆域。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