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9章 再破紀錄

由於睡的太晚,李川和吳謹言第二天中午才醒來。

醒來之後,李川起床離開了酒店,吳謹言則繼續躺在床上睡懶覺。

中午十二點左右,李川來到公司。

他首先找到于傑,與對方溝通了“《魏姐的職場日記》大結局提前一小時上線”的事,同時吩咐對方做一張宣傳海報。

此事安排妥當,他拿出手機,給自己點了一份外賣。

外賣吃完,海報也已製作完成。

李川將製作好的海報發給了吳謹言。

吳謹言將其釋出到了自己的抖音和微博上。

海報一經發布,瞬間引發熱議。

下午一點四十六分,詞條【《魏姐的職場日記》大結局】登上了抖音熱榜。

下午一點五十四分,詞條【《魏姐的職場日記》大結局提前一小時釋出】登上了微博熱搜。

下午兩點零三分,詞條【《魏姐的職場日記》大結局】登頂抖音熱榜。

下午兩點二十六分,詞條【《魏姐的職場日記》大結局提前一小時釋出】登頂微博熱搜。

此後,訊息迅速擴散至全網。

下午三點三十二分,詞條【《魏姐的職場日記》結局爆料】登上了微博熱搜。

該熱搜的起因是一個名叫“熱劇偵探”的營銷號釋出了一條微博。

微博中,他信誓旦旦的表示自己提前看了《魏姐的職場日記》大結局,並爆料了許多劇情內容。

在他的爆料中,魏英最後的結局是穿越回清朝,發現一切都是自己做的一場夢。夢醒之後,過了一段時間,她又意外撞見了一名跟萬森長的很像的侍衛……

這個結局,也不知道從哪裡來的。

可能是號主自己猜的,也可能是他道聽途說的,反正不可能是他真正看過之後、如實寫出來的。

知悉內情的人都知道,這是假的。

網友們不知悉內情,很多人信以為真,於是在評論區裡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討論一激烈,此事就登上了熱搜。

這種現象,看似意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魏姐的職場日記》大結局的熱度空前,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能可能爆發出極大的流量,中間產生有幾條熱搜或者熱榜,再正常不過了。

這一點,那些以蹭流量為主的營銷號們看的最清楚。

於是乎,他們一擁而上,紛紛釋出影片或者微博。

正是因為這些影片和微博,方才令“《魏姐的職場日記》大結局”的訊息迅速擴散至全網。

下午四點半左右,“《魏姐的職場日記》大結局”的訊息已經形成了一種“全民熱議”的局面。

到了下午五點、《魏姐的職場日記》大結局正式上線之際,熱度又進一步爆發。

下午五點二十分,詞條【魏英沒有穿越回清朝】登上微博熱度,只用了不到十分鐘,就順利完成登頂。

下午五點二十六分,詞條【魏英萬森結婚】登上微博熱搜,半小時後,擠掉【魏英沒有穿越回清朝】,完成登頂。

下午五點四十二分,詞條【如何評價周媛】登上微博熱搜,二十分鐘後,擠進“熱搜排行榜”前十。

下午五點五十五分,詞條【《魏姐的職場日記》算爛尾嗎】登上微博熱搜,一小時後,擠進“熱搜排行榜”前三。

……

微博這邊相當熱鬧,熱搜一條接著一條,抖音那邊卻沒出現這種情況。

可能抖音官方出手了,進行了一定的限制,所以熱榜上沒有冒出那些亂七八糟的詞條。

不過,【《魏姐的職場日記》大結局】一直霸佔著熱榜榜首,沒有一絲一毫的動搖。

該詞條開啟後,直接就能看到《魏姐的職場日記》大結局的正片。

再往下翻,是那些蹭熱度的自媒體賬號。

雖然各種資訊都集中在了這一個詞條內,但產生的熱度和影響力一點也不低。

單論曝光,抖音這邊的曝光量是微博那邊的幾十倍!

當然,這跟平臺有很大的關係。

抖音的流量本來就比微博高,兩者甚至都不是一個級別的。

而且,《魏姐的職場日記》的正片也在抖音播放。

如此,曝光高上幾十倍,一點也不奇怪。

“《魏姐的職場日記》大結局”的持續火爆,給李川的直播帶來了巨大的流量。

下午五點五十九分,他正式開啟開播。

開播僅一分鐘,直播間就湧進來了34.7萬人!

兩分鐘,62.3萬人!

三分鐘,81.1萬人!

四分鐘,105.5萬人!

五分鐘,144.6萬人!

六分鐘,163.9萬人!

七分鐘,190.2萬人!

八分鐘,203,5萬人!

九分鐘,227.1萬人!

227.1萬人……這個數字,再次打破了他的最高人氣記錄!

然而,這還不是終點。

十分鐘,237.3萬人!

十一分鐘,246.2萬人!

十二分鐘,250.6萬人!

250.6萬人,便是本場直播的最高峰了。

其實,這個數字還可以上升。

但是李川不可能再往上做了,因為他還要賣貨。

賣貨一定會導致直播間人氣下降,這是沒辦法的事。

開播的前十二分鐘,他一直在聊《魏姐的職場日記》的相關話題,這使得直播間的人氣節節攀升,但是沒有創造多少收益。

他畢竟是一個帶貨主播,賣貨賺錢才是第一位的。

所以,從第十三分鐘開始,他就開啟了賣貨模式。

開啟賣貨模式後,直播間的人氣快速下降,不到五分鐘,就暴跌到了一百萬以下。

對於這種現象,李川早就已經習慣了。

他按照既定的節奏講品、賣貨,情緒沒有任何波動。

直到他賣完了第一個品,方才又開啟了聊天模式。

他繼續談論《魏姐的職場日記》的相關話題,聊了大概兩分鐘,直播間的人氣又攀升至一百多萬。

見狀,他果斷剎車,再次開啟賣貨模式。

就這樣,來來回回。

直播間的人氣低了,他就開啟聊天模式,討論一下《魏姐的職場日記》,或者做一些其他的節目效果;等人氣有所回升,再開啟賣貨模式,專心賣貨,閉口不談其他。

一場直播,六個小時,他一直保持著這樣的節奏。

由於把控到位,直播間的人氣也一直很高。

如此,忙活了一晚上,最後的結果也是相當喜人。

直播時長:6小時11分鐘

觀看人次:10552.3萬

人氣峰值:250.6萬

平均人氣:88.5萬

平均客單價:90.4元

轉化率:6.6%

總銷售額:62959.2萬

本場直播,場觀再次破億,但是沒有打破記錄。

李川的場觀記錄,還是去年的“抖音年貨節”……當時,他憑藉抖音的瘋狂推流,創造了1.1億次場觀。

不過,那屬於特殊情況。

這一次,不是“抖音年貨節”,也沒有抖音的瘋狂推流,他憑藉自身的流量,以及《魏姐的職場日記》的熱度加持,再次完成“場觀破億”的壯舉,這很多專業人士眼裡,也算是駭人聽聞了。

人氣峰值250.6萬……這個數字,既是李川的最高人氣記錄,也是網路直播行業的最高人氣記錄。

這個範圍,也不只限於國內,而是全世界!

自“網路直播”誕生以來,就沒有聽過哪個主播的同時線上人氣能超過兩百萬。

到目前為止,李川算是頭一份!

平均客單價90.4元……這個數字,相比以往,有所下降。

主要是李川為了吸粉,上了更多的低價福利品,這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平均客單價。

轉化率6.6%……這個數字,也比之前降低了不少。

原因在於《魏姐的職場日記》大結局的熱度給李川直播間帶來了太多娛樂、八卦型流量。

這些娛樂、八卦型流量的消費力低,拉低轉化率也是正常現象。

總銷售額6.3億……這個數字,不僅打破了李川的個人單場銷售記錄,同時也打破了直播帶貨行業的單場銷售記錄!

對於直播帶貨行業的單場銷售記錄,李川在上一場直播結束後,就預感到自己肯定會將其打破。

但是,他沒想到會這麼快,僅過了一週,就完成了這個目標。

不過,仔細想想也很合理。

之前的幾場直播,他就距離打破單場銷售記錄很近了,眼下,有了《魏姐的職場日記》大結局的熱度加成,成功打破也是順理成章。

【平均利潤率:34.7%】

自從年後直播以來,這是第一次李川直播的平均利潤率低於35%。

之前,他平均利潤率都維持在37%左右。

之所以會這樣,一方面是因為李川上了很多低價福利品……這些低價福利品,利潤率都很低,有的甚至不掙錢,這在很大程度上拉低了平均利潤率。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行業的變化。

現在是2019年5月份,直播帶貨行業已經跟李川剛做直播時不一樣了。

李川剛做直播時,直播帶貨行業還處於萌芽階段,市場發展的不成熟。

那時候,大部分廠家和品牌商都對自己的產品相當自信,他們覺得自己的產品很好,只要能推廣出去,將來就會產生大量復購,所以,他們大多都願意賠錢做推廣。

李川當時就是憑藉這一點,攫取了大量利潤,平均利潤率甚至一度突破40%。

現在,情況發生了變化。

經過近一年的發展,直播帶貨行業比以前成熟了不少。

市場成熟了,很多東西就變得明朗了。

許多做過直播帶貨的廠家和品牌商發現,他們的產品並沒有他們想象的那麼好,市場上比他們好的同類產品非常多,相比之下,他們的產品沒有那麼大的競爭力,很難產生大量復購。

如果不產生大量復購,他們就是賣多少、賠多少。

這種情況下,部分廠家和品牌商就不願意賠錢做推廣了。

他們漸漸學聰明瞭。

直播帶貨可以做,但必須保障利潤,不能讓自己賠錢,否則,乾脆不做。

三木網路這邊接觸的很多廠家和品牌商,就發生了這種情況。

能跟三木網路接觸的廠家和品牌商,基本上都是最優質的那一批,一時半會兒也找不到合適的替代品。

於是,平均利潤率就不可避免的降低了。

最近幾場直播,李川的平均利潤率一場比一場低,主要原因就在於此。

這種趨勢是無法避免的。

現在還只是個開始,未來,隨著直播帶貨行業的日漸成熟,以及競爭的加劇,平均利潤率還會進一步降低。

等到後世的2022年,即便是頭部帶貨主播,也很難保持30%以上的平均利潤率。

到時候,能有20%左右,就已經很不錯了。

如果再繼續發展下去,甚至有可能到個位數。

這也是李川和蔣澤宇決定開展“自建供應鏈計劃”的原因之一。

“自建供應鏈計劃”,說白了,就是大面積的收購工廠、塑造品牌,然後再推廣出去。

這麼做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更好的控制產品質量和售後服務,另一方面則是為了攫取工廠那部分的利潤。

如果只是做貼牌生產,控制不了工廠,就很容易出問題。

比如某些工廠會為了賺取更多的利潤,將三木網路的產品包裝成另一個品牌,再以更便宜的價格賣出去;

再比如某些工廠會為了節約成本,把一些不合格的次品混進去,再美其名曰“正常的生產失誤”。

這些問題都是廣泛存在的,想要妥善解決,也不是那麼容易。

畢竟工廠不屬於三木網路,李川等人說句話,工廠不一定非得聽,即便聽,也有可能陽奉陰違。

對此,他們也沒有太好的解決辦法。

另一方面,如果控制不了工廠,工廠那部分利潤,三木網路也拿不到,這想想,還是挺可惜的。

三木網路有著充足的線上銷售渠道,收購工廠,只要正常運轉,基本不會賠錢,如果運作的好,就可以將工廠那部分利潤握在自己手裡,賺兩邊的錢。

此外,收購工廠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控制價格。

未來,直播帶貨行業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

在激烈的競爭之下,商品的售價也必然會越來越低。

如果沒有工廠,價格就無法自由調控,到時候競爭起來,就沒有任何優勢。

這還只是直播帶貨方面。

電商不止直播帶貨,不要忘了,市場上還有“拼多多”這個大B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