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章 知禮而不拘於禮

奉詔新彈入仕冠,重來軒陛望天顏。

自古瓊林宴都是讀書人最高期盼和至高榮耀,再加上各家女眷也到場,一時間成為了全城美談,熱鬧非凡。

久居深閨大院的貴女們聽說是皇后娘娘賜宴,萬分欣喜,都精心打扮,希望能夠一展芳容,得新科進士青睞。

陸氏母女在宮人的指引下步入清漪園,園內環境幽雅,雅道皆長松古柏,兩旁有石榴園、櫻桃園等,亭榭林立,金碧輝煌。

女眷們穿著麗裝,長袖翩翩,裙帶飄飄,語笑嫣然。宮女們在花團錦簇中穿行,有人捧著托盤,有人舉著廑尾,有人端茶送漿,群鶯薈萃,一派熱鬧景象。

遠遠走過一群盛裝女子,所有女眷均側身讓出一條路來,來人正是大公主小團體。大公主趙妍仙徑直走到趙晚晴面前,帶著睥睨一切的氣勢,身旁環繞著二公主、太傅嫡孫女朱雲綺、樞密使嫡女盧昭兒以及禮部尚書嫡女顧照兒等人。

陸氏母女見狀逐一向大公主和二公主行禮,見大公主遲遲未說起身,陸氏便拉了拉趙晚晴衣袖,示意她不要吃啞巴虧,趕緊起身後退。

大公主身後嬤嬤譏笑,“長樂郡主真是好規矩,公主還未言起身就自行離開了?”

遠處傳來了一聲清脆的笑聲,“呵呵,長姐果然規矩嚴苛,居然讓一個嬤嬤訓斥當朝命婦和郡主,是不是我來了也要聽嬤嬤的規矩?”

大公主見狀假意呵斥了嬤嬤,“老糊塗,有道是打狗也要看主人,就算看到沒規矩的也輪不到你教訓。”

只聽一聲輕笑。

二公主立刻看向趙晚晴,“無禮,大公主在說話,你有什麼可笑?”

趙晚晴上前一步,“回二公主,臣女見大公主端莊肅穆,不禁想到宛丘陳公。”

盧昭兒嗤笑,“兩個公主都在此,你扯陳公作甚!”

趙晚晴回手輕輕拍了拍母親,讓陸氏放心,“傳聞陳公問老子,我陳國雖小,但卻是禮儀之邦,從不侵略他國,可楚宋兩國不斷搶佔我國疆土,致使我陳國成為其附庸國,年年向他們進貢,您說我們現在應該怎麼辦呢?老子回道,陳公說陳國是個禮儀之邦,可李耳認為,陳國衰就衰在這所謂的禮法之上,禮乃後天之法,非治世之本,若陳國的百姓現在都被這禮法給束縛住了,這也講禮法,那也講禮法,個個都小心謹慎,如果有人行事不按禮法,還要受到懲處,在這禮法的強壓之下,百姓們民心不齊,離陳公越來越遠。”

三公主立即明白了趙晚晴的意思,“母后在給各位官眷宴貼中寫道,共賀新科,不拘俗禮,以慶盛世。今日邀各位官眷來同賀瓊林宴,是希望大家知禮而不拘泥於禮,共享朝慶。大公主既讓王妃和長樂郡主行禮,是不是想讓所有命婦和貴女都行禮,以你一人之威彰顯身份貴重嗎?如若不是,那你就是想要針對安郡王府,父皇和母后的宴請,也容你指手畫腳?”

倘若只涉及一人,多數人樂得旁觀,當禍水東引,喚起大家共鳴就會引發蝴蝶效應。各家官眷立即竊竊私語,“是啊,大公主來了就要求見禮,即便是皇后娘娘也不會有這麼排場”、“大公主身邊帶著重臣女眷,我們見了都要避讓,果然勢大”、“三公主說的在理,本就是宮宴,再大還能大得過官家和娘娘”、“一直傳聞長樂郡主是草包,羞於出門,如今見了居然旁徵博引,氣度非凡”......

眼見談論的人聲越來越大,連旁邊瓊林苑的男子都有所耳聞,不停的交頭接耳,一時間場面愈發難以控制。

文熙城聽著眾人討論,緊蹙眉頭,低眸不語。祖母在信件裡提及過三公主,曾有所暗示,但畢竟科考重要,也沒有多想。哪想考前伴母親上香的路上偶遇大公主鸞駕,彼時大公主馬車卡在泥濘的路上,無法行進,於是他便邀請大公主先坐母親的馬車進香,結果就引出了後續非君不嫁的故事。對於驕橫跋扈的大公主,母親和他都是不喜的,可大公主素來被官家寵愛,如何能明言他不喜歡呢?現如今再看到有理有節的三公主,心裡更是有說不出的彆扭。

崔容時也在一旁聽著,神情肅穆,倘若只有權勢能予人尊重,那他拼盡全力也要給晚晴爭得一品誥命。

“皇上、皇后娘娘到。”

一聲傳喚拉回所有人的思緒,頭戴鳳冠的郭後在仁宗陪伴下緩緩走進苑內,其他宮妃跟在後面,兩側宴席的男賓和女眷們都忙不迭地跪下行禮,三呼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