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4章 登基慶典

鐵勒,上鎬。

傑摩訶又一次代表多婆羅國王出使了鐵勒。

兩國正式締結了盟約,已經商量好了進攻的日子。

六月初五,李重元登基一週年的日子。

時間是李俊嗣定的。

對於欣朝皇家的規矩,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只有在這一天,才能讓李重元毫無防備,並且還能在士氣上壓他一頭。

“貴使可以回去告訴你們的國王,六月初五,兩國共同出兵,朕會親率十萬騎兵,直撲烏州、長河關。希望你們能配合我方的軍事行動。”

“陛下放心,我們多婆羅一定會配合進攻屏州。希望我們兩國齊頭並進會師西京。”

“聽說貴國有火器,為何從未聽貴使提過?”

李俊嗣用似笑非笑的表情看著傑摩訶。

傑摩訶瞬間慌了神。

他現在最懼怕的人就是李俊嗣。

“不瞞陛下,火器我們是有,但是數量不多。多婆羅只是一個小島,資源不多。我們所有提煉出的鐵都被鑄成了火器。將來若是能奪下欣朝,我們會為陛下打造一批出來。”

“貴使說話最好作數。”

李俊嗣輕飄飄的一句話,聽的傑摩訶冷汗直流。

李俊嗣之所以出言敲打傑摩訶,也有他自己的考量。

兩國是盟國,你既然有這麼先進的武器,為何不早說?

誰知道你打完欣朝會不會轉過頭攻打鐵勒?

傑摩訶走後,李俊嗣立刻開始了自己軍隊的總動員。

鐵勒與欣朝毗鄰,兩國戰火不斷,所以鐵勒軍隊一直維持在比較高的水準。

幾乎成年男性全部可以上馬成為戰士。

李俊嗣將部隊進行了分類。

五萬烏雲追主攻,其餘五萬騎兵負責次級戰場。

這次李俊嗣主攻的方向仍然是長河關。

我鐵勒失去的榮耀,我要親自拿回來。

此時的欣朝卻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

皇帝登基一週年的慶典正在緊鑼密鼓的籌備。

新任禮部尚書杜衛更是鉚足了力氣準備大幹一場。

“陛下,屆時您會站在皇宮的門樓上接受所有民眾的祝賀,西京城內將要進行全城的花車遊行。”

杜衛興致勃勃的將自己的計劃給李重元做了彙報。

“杜大人,計劃不錯,只是並沒有這個必要。如今西邊鐵勒虎視眈眈,屏州地界也不太平,這些還是免了吧。”

“陛下,這可是您親政以來的第一次盛典,無論如何不能潦草了事。這一年來欣朝政績顯著,廢除了很多的沉痾冗政,百姓心中對陛下那可是十分的感激,這些都是他們自發的。”

思慮再三,李重元還是拒絕了杜衛的請求。

雖然施行了一些新政,但遠沒有到達可以彈冠相慶的時候。

太常寺卿顏修治隨之上了一道奏摺。

奏摺的意思簡單明瞭:先帝李俊業的牌位應該置於何處。

李重元心中冷笑,還是來了。

隔日早朝,李重元命人將顏修治的奏摺讀了一遍。

“先帝駕崩以後,牌位一直未歸入宗廟。如今朕已經登基一年,是時候討論先帝牌位的問題了。諸位臣工,你們可以談一談,怎麼歸置先帝牌位比較恰當。”

李重元直接將問題拋了出來。

“陛下,這有何難?直接將顯德皇帝的牌位請入宗廟即可。”

杜衛身為禮部尚書,此等事情自然應該發表意見。

“杜大人,先帝牌位進入宗廟天經地義,可是您別忘了,如何進入卻大有文章,這涉及到後世子孫如何祭奉的事情,可馬虎不得呀。”

“按照顏大人的說法,先帝沒有子嗣,這牌位該如何迎入宗廟?難道還不迎了?”

“所以顏大人才會提出這個問題,陛下想要問的也是這個意思,難道杜大人沒聽清楚?”

大理寺常守志也加入了戰團。

“陛下,臣以為以子侄身份將先帝牌位映入宗廟也未嘗不可。”

一位大臣出班奏道。

“李大人此言差矣。皇家宗廟乃是接受後代子孫朝拜的地方。陛下將來會有自己的子孫,陛下也有自己的父母,你教後人如何祭奠?”

大殿內眾大臣你一言我一語的開始討論開來,可是卻沒有一個言論能服眾。

常守志冷眼旁觀,張彥超卻始終不發一言,只是在一旁閉目養神,這讓常守志心中不悅。

身為宰相,卻無半點意見,成何體統?

“陛下,丞相大人一副成竹在胸的樣子,他似乎早有計策,我們不妨聽聽他的意見。”

常守志心中恨極了張彥超,所以一心想要看到他出醜。

張彥超睜開眼睛,大殿內的所有人都將目光對準了他。

“陛下,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這些是您的家事,既然是家事,您自己做主即可。我們這些外人怎麼能隨便置喙?”

所有人他聽到張彥超的這句話後,當即傻了眼。

他說的一點沒錯。

皇上雖然是天下之主,可怎麼迎牌位進入宗廟的事情,終歸也是皇帝陛下的私事。

本身就沒有什麼好討論的。

剛剛還暢所欲言的大臣們此刻卻全部收聲,他們都明白,爭論下去已經沒有意義。

只有顏修治還不死心。

“陛下享有天下,他的事情已經不能單單說成是家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陛下終歸還是要給天下人做個表率。”

“既然陛下要做表率,我們這些人要不要做表率?顏大人新納了一房姨太太,可是沒跟任何人交代。”

“顏某人的私事不需要跟任何人交代。”

“你的是私事,陛下的就不是私事?顏大人,天下似乎沒有這個道理吧。”

“這…..”

顏修治一時語塞。

“陛下,考慮到先帝的特殊情況,臣倒是以為,可以在宗廟的旁邊另起一座宗廟,將顯德皇帝的牌位迎入其中,以後但凡有類似情況的一律請入,此類問題便可迎刃而解。”

張彥超的提議一出,眾人俱都沉默不語。

剛剛張彥超先是提出皇帝家事的觀點,已經讓一些大臣知難而退。如今重建宗廟更是給足了顯德皇帝的面子,如果再有人提出反對意見,那就只能是找死了。

開宗立廟那是隻有開國皇帝才有的待遇,如今給了顯德皇帝,豈不是天大的榮耀?

“諸位臣工,你們可還有其他意見?”

每人都對張彥超的提議交口稱讚,再無任何人反對。

就這樣,發生在開創元年的顯德皇帝牌位事件消弭於無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