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6章 鷸蚌相爭漁翁退

摘星台山巔所在,烈雲真人化出一尊烈火熊熊的法相,火焰繚繞周身,形成冠冕、道袍、束帶、浮塵、步履。

他本人表現得無悲無喜,端坐於法相眉心。

閻四夕的存在,讓烈雲真人如鯁在喉。

他慢悠悠攀登白玉階梯,始終落在眾人後方,導致烈雲真人先前的許諾形同虛設。

自始至終,各大天驕爭鋒相對,沒有任何一人選擇自降身份,為了至高武法、地等道術回頭針對閻四夕。

何為天驕?天之驕子也!

自出世以來難逢敵手,自有普天之下我無敵的少年心氣。

但凡天驕者,皆是著眼於天下,不會因為區區的武法、道術而折腰,否則落得道心不穩的下場,反而是得不償失。

烈雲真人看著閻四夕的名字,在崖壁上變動緩慢,許久才攀登上一級階梯,似乎在登天之階中舉步維艱。

他不由得笑了起來,“如此天賦,也敢與眾天驕同臺競技,是老夫高看此人了。”

他的眼神中充滿蔑視,名師未必出高徒,縱使是名滿天下的武魁首,也無法逃脫此定律。

周遭真人的金身法相默然無語,武魁首、不見君二人的實力天下共知。

他們之間無仇無怨,就算閻四夕當真資質尋常,也輪不到他們出聲置喙。

更何況……這兩人十年前名滿天下時,都是踏著老一輩真人的屍骨而聞名。

天下皆知武魁首武道稱雄,不見君劍道難逢敵手。

即便是九難境的真人,又有誰不忌憚三分?

崖壁上的文字一陣閃動,魁首之位明滅不定,時而是仁昊當仁不讓,時而是趙胤後來居上。

二人你追我趕,跨越第九百六十道白玉階梯後,兩雄爭鋒的強度已然達到巔峰。

趙胤全身八萬四千孔齊齊滲出鮮血,身上流轉著唯我獨尊功獨有的血色篆文,將一襲袞龍袍浸染成血色。

雖說外表悽慘,但他的目光堅定而清明,還透著絲絲縷縷的不屑。

帝王武影氣勢暴漲,透過冥冥中的感應,與仁昊的元始天尊圖氣勢交鋒,廝殺正酣。

“仁昊此人,聽說其玉清神體是後天催生而來,並非天生天養的三千神體。”趙胤身為趙國皇子,對玉清道心懷忌憚,早就探查過仁昊的底細。

“無論傳言是否屬實,此人空有神體,卻無與實力相匹配的心境,恐怕月魄境、日魂境都是以外力達成。”

武徒有體意炁勢心的說法,其中心所指的就是向武之心,煉氣士也有相對應的道心說法。

空有力量,卻無匹配的心境,猶如黃口小兒戲耍大刀。

真碰上了實打實修煉而來的天驕,即便不是以卵擊石,亦是散兵遊勇,戰則一潰千里。

趙胤的力量都是自身苦修而來,仁昊卻無法完美掌控。

二者以篆圖、星圖對拼,時間一長,元始天尊圖逐漸落入下風。

仁昊神色變幻不定,時而露出兩敗俱傷的狠辣決絕,時而又露出畏怯懦弱的忌憚恐慌。

“你敗了!”趙胤放聲大笑,內炁猛地一震。

唯我獨尊圖袍袖一揮,散發出天之一怒伏屍百萬的威勢,朝著迷霧中奮力一擊。

“該死,武徒全都是不要命的瘋子!”白霧中傳來陣陣暴動,仁昊頓時神色大變。

趙胤這一擊集合體意炁勢心,將精氣神凝聚一體,擺明了拼著兩敗俱傷,與他既分高下,亦決生死。

雙方實力雖有差距,但若是真以篆圖、星圖全力對拼,趙胤即便能獲勝,也要落得篆圖崩解的下場。

事關日後道途根基,生死危關之際,仁昊的本能戰勝了他的理智,腳下微微一頓。

登天之階一步一景,唯我獨尊圖與元始天尊圖交錯而過,趙胤先一步踏上了九百六十三階。

仁昊面色陰沉,在意氣之爭與道途根基面前,他本能地選擇了退避。

這本是明智之舉,但他心中忐忑,不知摘星臺上那位玉清道真人如何看待自己。

還不等他心中生出懊悔,身後又是一道霸絕天地的氣息撲殺而來。

太昊殉身處迷霧之中,已是氣喘吁吁,不比仁昊二人好上多少,但仍是昂首挺胸地前進。

感應到前方仁昊主動退避的行為,太昊殉不屑地吐了一口唾沫。

“廢物,道家講究清靜無為,無有爭雄之心,難怪至尊稱雄者少有道家煉氣士。”

龍子嘲風圖感應著主人心念,發出一聲驚天獸吼,嘲風身上的凌厲金氣,化作刀槍劍雨、強弓勁弩,朝著迷霧之中攢射而去。

仁昊還沉浸在敗給趙胤的頹喪中,面對迷霧中攢射而來的攻擊,下意識操控元始天尊圖側身讓開。

元始天尊圖還未完全避開,仁昊心中又生猶豫。

“若是一敗再敗,道心生出魔障,日後難免心魔叢生。可太昊殉擺明了以道途與我拼殺,就算勝了也得不償失。”

猶豫之心一生,元始天尊圖的氣勢便弱上三分。

仁昊在片刻之間權衡再三,懦弱的本性再次佔據上風,徹底讓開了前進的道路。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趙國積壓已久,太昊皇朝更是橫掃六合,兩強對壘,正是我螳螂捕蟬的大好機會。”仁昊目光閃爍,在心中安慰著自己。

孰不知,眼看著三大天驕爭鋒的真人們,望向山崖上仁昊名字時,流露出絲絲縷縷的不屑與同情。

那尊元始天尊法相,更是法相之光明滅不定,顯然這位玉清道真人氣得不輕。

下一刻,震天動地的獸吼聲消失,太昊殉似乎對仁昊退避三舍早有預料,大踏步上前與趙胤並肩而立。

二人都是修成千生萬死的武徒,一個是趙國的皇子,一個是太昊皇朝的皇子。

不僅身份不相上下,在武道五字真言上的造詣,更是不分伯仲。

感受到對方的磅礴威勢,迷霧中的二人竟同時露出笑容,唯我獨尊圖、龍子嘲風圖,並沒有發生仁昊想象中的碰撞。

帝王之威與霸道獸吼一觸即收,先前面對仁昊那股同歸於盡的氣勢,竟在轉瞬間消失不見。

帝辛嗤笑一聲,眾位真人面色古怪,只是礙於玉清道真人的臉面,這才沒有出言嘲諷。

第一名,趙胤、太昊殉,九百六十三階。

第二名,仁昊,九百六十二階。

眾真人雖然看不到登天之階發生的具體情況,但三人傾力為之,篆圖、星圖的氣勢沖霄而起,都在真人感應之中。

仁昊面對兩名武徒的搏命之舉,道心有損的劣勢凸顯得淋漓盡致,竟是一退再退。

趙胤、太昊殉二人顯然是看出他道心有缺,故意擺出搏命姿態,實則根本沒有兩敗俱傷的意思。

若是仁昊能下定決心搏上一搏,趙胤二人絕不會逼他生死決戰,但他的懦弱心性卻被人徹底看穿。

這個弱點若不彌補,日後道途順遂也就罷了,一旦陷入逆境之中,道心一破,身死道消就在眼前。

“呵呵,玉清道的牛鼻子,難怪當初在萬族戰場畏而不戰,活該被閻羅軍斬首示眾。”別人忌憚玉清道,帝辛孤家寡人,卻是毫無忌諱,當即出言嘲諷。

此前以大商皇朝亡國之事,故意出言譏諷帝辛之人,正是這名玉清道真人。

而帝辛口中所言,玉清道被閻羅軍斬首示眾,乃是二十一年前的一樁舊事。

九域人族集結萬族戰場,建立了一座座抗擊萬族的雄關,每一座城池都有諸國諸聖地的天驕鎮守。

道歷玖肆貳壹年三月十八,玉清道天驕奉命為主將,領兵鎮守玉清關,卻是畏而不戰導致城破。

此後三日內,魔族勢如破竹,一路殺過人族邊界,使得百姓流離失所,死傷無數。

若不是閻羅軍日夜兼程,行軍萬里前來支援,恐怕魔族會長驅直入,將蒼天域的結界都給打破。

彼時閻羅軍主帥閻中興,在得知前因後果後,攜太昊皇朝與蒼天域諸國之威,領兵殺上玉清道聖地。

逼迫玉清道真君交出畏戰之人後,並沒有給他一個體面的死法,而是擒回玉清關後施以凌遲之刑,最後再斬首示眾並公告天下。

玉清道真人聞言大怒,但礙於眾真人在場,努力平復下心中怒氣,神色淡淡道:“往事已矣,我玉清道弟子已然捐軀贖罪,此事早已一筆勾銷。”

是不是真的一筆勾銷,眾人心中早有定數,玉清關早已易主,說這些漂亮話又有何用?

登天之階上,仁昊雙拳緊握,牙關緊咬,強烈的屈辱感湧上心頭,勃然大怒道:“安敢欺我至此!”

白玉階梯傳來的威壓,都無法阻止元始天尊圖的爆發。

仁昊在憤怒的驅使下,連續攀登數級階梯,眼看就要與趙胤二人並駕齊驅。

“哼,玉清道的廢物!”趙胤、太昊殉二人雖面色蒼白,卻不約而同冷笑出聲,驅使篆圖朝下方悍然一擊。

二人彷彿是手足同胞,對彼此的心思心知肚明,在沒有任何交流的情況下,聯手針對仁昊發動攻勢。

與此同時,針鋒相對的凌雲、周止二人,正一路勢如破竹拾階而上,登天之階的威壓似乎對他們沒有太大影響。

龍虎與參天巨木不斷攻伐,二人不僅沒有放慢腳步,反而逆著重壓快步而上。

不知不覺間,二人殺到了仁昊身後,雙方僅有一步之遙。

“滾開!”周止豁然抬頭,朝著前方迷霧怒吼,內炁凝成的龍虎隨之咆哮。

“擋我者,皆死!”面具下凌雲露出的雙眼通紅,透著一股狂暴嗜殺之意。

參天巨木的無窮生機,感應到主人的殺機,化作毀天滅地的死氣。

仁昊竟倒黴至此,同時面對四位極境天驕的攻伐。

他一個人再強,也是雙拳難敵四手,稍有不慎,怕是連命都保不住。

仁昊生出了一股錯覺,似乎身後兩位魚龍境實力更強,自己反而是勢弱的一方。

元始天尊圖雖是世間一等一的星圖,但唯我獨尊圖、龍子嘲風圖亦不差分毫,更別說周止、凌雲二人在後虎視眈眈。

前狼後虎,進無生機,退則必死,此局何解?

仁昊神色劇變,毫不猶豫散去元始天尊圖,體內的法力盡數退回須彌宮。

煉氣士不比武徒,在登天之階的重壓下,隨時可能肉身崩解。

白玉階梯散發出一股柔和力量,將仁昊團團包裹,也隔絕了前後四道危及性命的氣息。

仁昊只覺一陣天旋地轉,神智清明時,已然癱坐在摘星臺下。

周遭眾人投以古怪的目光,仁昊低頭一看,他身上的黑白大氅變得破破爛爛,裡衣也被撕裂開來,先前的君子形象頓時一落千丈。

“看什麼看?”仁昊朝著四周怒吼,惱羞成怒之下,彷彿一頭兇殘的猛獸。

他的目光暴戾而狠辣,環視著掃過人群,大多數的天驕都避開他的目光,收斂了臉上的古怪神色。

玉清道畢竟是道家三聖地之一,而這些天驕大都出自於小國小門,不願意開罪於他。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忌憚玉清道,太昊尚轉頭瞥了他一眼,忽地嗤笑道:“也不知你宗門長輩如何管教的,堂堂玉清神體,心境怕是連我們這些靈體都不如。”

閻羅軍與玉清道的恩怨由來已久,不只是二十一年前那場玉清關之變,更有萬族戰場上的諸多隱情。

太昊尚是閻四夕的表弟,自然對玉清道看不過眼,出言嘲諷都還是輕的。

仁昊眼中閃爍著危險的光芒,怒笑道:“太昊尚,你不過是宮女誕下的下賤胚子,真當自己是太昊皇朝的皇子……”

“住口!給本真人好好冷靜下!”玉清道真人聲如雷鳴,化作實質音波,將仁昊團團束縛,制止他口出狂言。

元始天尊法相轉過身來,對著殺機凜然的真龍金身微微一禮。

“貧道管教不嚴,令豎子口出狂言,還望龍滅真人莫要見怪。”

順著元始天尊法相的目光看去,一條通體漆黑的真龍正盤旋身子臥在雲中,緩緩探出一顆碩大龍頭,淡淡道:“道兄言重了。”

虛空中的沛然殺機不減反增,顯然龍滅真人嘴上說得客氣,但並未真的散去怒火。

太昊尚的孃親封號桃妃,她的出身並不光彩,被閻王認作義妹也是在冊封貴妃之後,為的是匹配太昊一族的皇室身份。

這件事算是太昊皇朝的隱秘,隨著桃妃的死去,漸漸被人遺忘。

仁昊口不擇言事小,揭穿了太昊皇朝的遮羞布事大,也難怪龍滅真人殺機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