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院子裡的人都知道了。
一大爺和一大媽,認了小當和槐花當幹孫女。
不過,這件事還真只有秦淮茹一家和一大爺一大媽一家覺得還不錯,其他人都都無所謂。
當然,表面上肯定都在恭喜一大爺。
二大爺和三大爺都有點不屑,自己生不出來孩子,認別人家的孩子當孩子,有什麼用呢?
更別提是兩個丫頭了,女孩子以後都是別人家的,對她們那麼好有什麼用?
反正二大爺和三大爺都有自己的孩子,看不起一大爺這樣的行為,也不覺得一大爺這樣有什麼值得可以慶祝的,不過看到了一大爺喜氣洋洋的樣子,大家也都沒有說什麼,不過有兩個人是真的心裡不舒服,那就是棒梗和聾老太太。
棒梗自從被秦淮茹揍了以後,老實多了。
當然,也和他現在成了殘廢,不能和以前那樣調皮搗蛋了也有很大的關係。
雖然嘴上暫時不嘴硬了,但是心裡他肯定還是不希望自己的兩個妹妹認一大爺和一大媽當了幹爺爺幹奶奶。
當然,棒梗心裡究竟是為了賈家的榮耀,還是因為一大爺和一大媽沒有選擇他,心裡不舒服,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而聾老太太就更不用提了,她之所以這麼不開心,一部分原因是覺得兩個女孩沒什麼用,另外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她覺得兩個小丫頭吸引了一大爺和一大媽太多注意力。
在照顧她的時候,就沒有那麼上心了。
那天之後,又和一大爺發了脾氣,但不論是一大爺還是一大媽,其實都沒太往心裡去。
聾老太太也沒多說什麼,畢竟年齡大了,確實需要人照顧,也不可能真因為這件事跟一大爺一大媽翻臉。
主要也是聾老太太感覺到了,兩個小丫頭確實比她這個老太太招人喜歡。
從這一點來看,聾老太太還是比賈張氏好很多的,至少能判斷一下現在的情況對自己好不好,沒有盲目自信。
另一邊雖然說,二大爺笑話一大爺,其實他自己馬上就要遭殃了!
因為二大爺兩個兒子,結婚之後仍然住在這邊,但是這顯然不是長久之計。
可是,二大爺怎麼會給他們找房子呢?
二大爺甚至早就已經想好了,兩個兒子的房子給他們留著呢,只不過是兩個新修的小房子,空間很小也沒有隱私可言。
剛結婚的小夫妻又怎麼可能住這樣的房子呢?
因此現在兩個人雖然是結婚了,但是跟他們的媳婦仍然都還是分居狀態,他們兩個住在這邊,而兩個媳婦都還住在孃家。
這樣的日子顯然不長久。
而他們也計劃好了,找到房子就立馬搬走。
不過這搬走肯定不是那麼簡單,說搬走就搬走,而是搬走之後就要和二大爺撇清關係!
他們準備把這院子裡,能帶走的東西都帶走!
而關鍵就是,他們申請了房子,不過是從妻子那邊單位申請的。
為的就是不讓二大爺知道,偷偷的進行計劃。
兩個人雖然沒通氣,但是都心照不宣。
那就是這個家,他們不待了!
二大爺他們也不伺候了!
只有二大媽捧二大爺的臭腳,那就讓他們兩個人好好過日子吧。
反正他們兩個,是準備溜走了。
早上的時候,二大爺知道了一大爺的事情,十分的不屑。
“要我說,這一大爺就是沒事找事,自己沒本身要孩子,去認個乾親,還是兩個小丫頭,真是好笑!”
二大爺的不屑完全寫在了臉上。
旁邊的二大媽顯然也十分的不屑,順著二大爺的話就往下說。
“對,現在知道著急了,估計是年齡大了,感覺自己力不從心了吧,趁著賈張氏進監獄,趕快就認了這門乾親。”
“要不是棒梗殘廢了,八成還是讓棒梗當幹孫子呢。”
“嘿嘿,他一大爺是八級鉗工又怎麼樣?他沒兒子!”
說到這裡二大爺十分自豪他,唯一可以戰勝三大爺的就是他有三個兒子,這可比一大爺好太多了,就算一大爺認了乾親那也是幹,的跟親的可差了十萬八千里。
就在兩個人說話的時候,二兒子走進了屋子,拿了一下自己的東西,就準備離開。
“不吃飯嗎?”
二大媽開口詢問。
“您給我準備飯了嗎?”
二兒子有點無語。
“你說的怪稀罕,不給我錢,怎麼給你弄早飯?這雞蛋可是貴著呢!”
說完二大媽指了一下二大爺的碗裡的煎雞蛋。
賈張氏瘦了之後,二大爺就成了這個四合院最胖的那一個。
這一身肥肉可不是白長的,都是天天好吃好喝供出來的。
一大爺因為擔心自己養老,平時都是省吃儉用,而二大爺沒有這個煩惱,平時可沒虧待過自己。
不過,不管自己吃的多好,二大爺都沒給自己的兒子吃過。
想吃?拿錢!
二大媽在二大爺的影響下,也是這個觀點,家裡有什麼好吃好喝,肯定都是緊著二大爺,而二大爺最常吃的就是雞蛋了,畢竟家家戶戶都有養雞的,雞蛋算是一個硬通貨了,不用票,花點錢就能買到,她平時沒少買雞蛋給二大爺吃。
二兒子聽得特別無奈,都是一家人,為什麼他吃個早飯還要給錢,完全想不明白。
更加堅定了心中的想法,絕對要早點離開這個家,這個家已經沒有一點值得他留戀的東西了,離開這個家之後,跟自己的妻子過自己的小日子就行了。
雖然說二大爺不是個東西,但是為了面子,給兩個兒子找的媳婦都還不錯,至少家裡面沒有什麼特別大的問題,人也不算太壞。
“有那錢我自己出去吃點不行嗎?”
“有錢出去買,也不給你媽買點吃的,你看看你這兒子當的。”
二大爺聽到自己兒子要出去吃,十分的不滿意,但是他也不想想,又有什麼資格指責自己的兒子呢,兒子出去吃點飯就要被罵,那他的行為是否也應該被罵呢?
不過二兒子早就習慣了家裡的一切,也對二大爺說的話沒有什麼感覺,畢竟二大爺從小就是這麼對待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