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7章 四十多畝“宅基地”

姜學軍和婁玉娥的婚事終於辦了,婚房設在金林公社,新婚夫婦只能週末見面。

婁玉娥住在老家,姜學軍仍然住在單身宿舍裡,一間宿舍住兩個人。等到星期天休息,姜學軍回家,小兩口才能團聚。

當時工廠裡對姜學軍有意的女職工,並不是沒有。姜學軍雖然不是貌若潘安,可是也長相俊秀,又是中專畢業分配到廠裡當技術員的。

吃技術飯的,總是比起車間工人,看起來要體面一些,有些人知道姜學軍娶的媳婦是個農村戶口,便有人說酸話,現在姜學軍結婚了,仍然住在單身宿舍裡。

有人說話更直接了:“小姜啊,你看看你,要是娶咱廠裡的人,你們兩口子現在就是雙職工,雙職工就能申請福利房,兩口子怎麼著,也能一起分到一個單間。運氣好點,說不定還能分到邊戶,前面的陽臺就能封起來自家用。”

姜學軍當然只是笑笑,他也不多說,只說:“我這個人沒什麼大追求,雙職工不雙職工的,能過日子就行啦。”

難聽話,說得再多,都像是拳頭打到棉花上,這些人慢慢也就淡了。姜學軍卻開始加班加點,收拾縣城的新房。

表哥蘇永翰和小舅子婁玉城,反正能拉壯丁的,都被他找了來,技術活有泥瓦匠,可是小工不是也要人幹?他去上班了,場地不是也要人看著?

打傢俱要不要人幫忙?當然要,小姨父姚德業的木工上線。

傢俱設計要不要人幫忙?還用問?從姚萍到姚寧,還有一個從港島來的,見過時髦場面的李軒(裴李軒),都幫著一起出謀劃策。

反正家裡親友能幫忙的都來了。

姚德業因為這次幫著做傢俱,乾脆去找大隊長承包靠海邊那片鹽鹼地。

這片鹽鹼地面積不小,硬邦邦的沙化地,連野草都不愛長,前年批宅基地,大隊長就動過小心思,想給他們批這塊鹽鹼地。

也別怪大隊長動小心思,鹽鹼地種地不行,可是也能蓋房子啊,只不過建了房子,院子裡想種塊菜地,那是別想了。所以當時大隊長的小心思被人知道後,可是沒少背後捱罵。

這片地連成一片,大概有四五十畝地,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要是以批宅基地的理由申請,也對不上號啊,你姚德業家裡不是已經有兩塊宅基地了,這塊鹽鹼地,只能建房子,那得建多少房子?怎麼想怎麼不合理。

拿下這片無人要的鹽鹼地,還是家裡孩子的主意,不是別人,正是老三姚萍,她看家裡西院,幾乎堆滿了做傢俱的舊船板子,便提議把東邊的鹽鹼地全要了。

姚德業一聽,當時就直搖頭:“就算我找大隊長要,大隊長能批,那片地可不小,還不能種地,只能圈在那裡,要麼建房子,要麼當曬場。自家建房子,用不了那麼多,萬一別人眼紅,去上面舉報咋辦?”

姚萍提了建議,除了姚德業覺得有點難辦之外,家裡其他人都覺得好。甭管這麼一片鹽鹼地,即便不能種地,可是那也是自家的地,當然是一樁大好事啊。

姚倩也想到上一世,這些緊挨著海邊的鹽鹼地,不止他們姚家大隊有一片,往南往北,挨著海邊,多多少少都有一大片。在後來,這些鹽鹼地,都變成了各種工廠用地,從育苗場,到紫菜加工廠,海鮮食品加工廠。

反正以前眾人都看不上的鹽鹼地,都變成了香餑餑。可惜,有些人腦子活絡,早就承包到手了。等大家意識到的時候,這些曾經的不毛之地,已經都變成了下金蛋的金雞。

蘇懷蘭說:“你就去找大隊長問問看,一句話的事,成就成,不成就不成,你又不能少塊肉!”

沒想到,這事一問,還真就成了。當然這麼大一片地,大隊長也怕犯錯誤,專門將此事上報到公社,才最後定下來。

當然,這對姚德業來說是意外之喜,他非常開心。

回到家後,他對孩子們露出憨厚的笑容,說道:“咱們家今天這件大喜事,功勞應該算在孩子們身上。當然了,要不是懷蘭堅持讓我去,我也辦不成。要是聽我的,憑我這個榆木腦袋,說不定咱家就錯過了。”

孩子們都很給面子,說:“爹,還是您的功勞最大。咱們只是嘴上說說,把這事辦下來的,還是你啊。”

姚家人歡天喜地地慶祝,喜事盈門自不必說。外面聽說這件事的人多了,那就熱鬧了。大家都覺得姚家人腦子壞掉了,怎麼會去撿一片沒人要的鹽鹼地,甚至還花了錢買那麼大一大片地。要在那片地上建房子,那得建多少房子呀?

反正這件事在別人眼裡,是吃力不討好的事。

甚至連姚老頭也特意跑來,親自問大兒子:“老大,你是咋想的?那麼一大片地可要花不少錢呀,那可是鹽鹼地,不能種地。你要是想把那片地改造成鹽灘曬鹽,地勢又太高,海水怎麼引上來,還是個麻煩事。再說了,就算你有辦法引上來海水,你自已幹,那是犯錯誤啊!”

姚德業連連搖頭:“我就是想要那片地。反正我有用處。”

姚老頭氣道:“你是不是錢多了燒的?家裡那麼多孩子,明天不過了?再說了,你拿那麼大一片地當宅基地,這不是犯錯誤?”

姚德業又解釋了一遍,說:“大隊長已經去公社問過了,黑紙白字的檔案,蓋了大紅章子,一清二楚,哪裡會犯錯誤?爹,您老啊,就把心放肚子裡,不會出事。”

不僅是姚老頭,兄弟們也來問。姚德業只說:“誰讓我們家孩子多,兒子多。撿來的兒子也是兒子,五個兒子我能怎麼辦?”他這話是把李軒也算進去了。

除了自家人,外人心裡也都有賬。四十多畝地,即便一個兒子給一畝地當宅基地,也能劃分四十多戶。那不然就是五個兒子,一家八畝地的宅基地?

誰家給兒子蓋這麼大的房子?過去地主老財家也沒這樣的。

有人跑到大隊長面前問這件事,大隊長卻說:“那麼一片沒用的鹽鹼地,除了堆東西、堆垃圾,姚德業願意花冤枉錢給大隊交錢買宅基地,這還不好?怎麼著,年底分錢的時候你們不願意多分幾塊錢?”

經過這番解釋,問的人就變少了。當然,姚德業也懶得解釋,有人問,他就說:“反正我也沒犯錯誤。”

不管怎麼說,因為給姜學軍小兩口打傢俱,姚家人陰差陽錯撿了個大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