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1章 緣由經過

茅屋家的人早早就開始籌備,他們隱藏了家族的這一支,讓他們瞭解華夏文化,在華夏文化中長大。

關元基——茅屋元基,甚至在華夏出生,他的兒子關子騫,也該叫茅屋子騫,一樣在華國出生長大。

試問,這樣的家族,有誰能意識到他們是帶著家族使命來的?

茅屋元基知道,華國是玄門的發源地,也是陰陽數術的發源地,有任何事情發生都不足為奇。所以他擔心那些老傢伙進山是假,有什麼障眼法來再次試探是真。

於是他就讓招待所裡的人,去外面的郵電局發電報,看看是不是能離開招待所,是不是能將電報發出去。如此一來,萬一有人施行什麼障眼法,他就能識破,從而不輕舉妄動。

可他沒想到的是,有人能將幻境做的如此完美,整個幻境不只是招待所裡,甚至到了招待所外面,連郵電局也進入了幻境。

蘇外公多解釋了兩句:“其實也不怪他放鬆警惕。他以為的空間,並不存在。空間只存在於人心。人心裡認了這個果,就是接受了這個因。”

老爺子說完這話,眾人有人聽得似懂非懂,也有人好像是懂了,轉念一想好像又不懂了,也有人乾脆是一頭霧水。

孫爺爺說道:“蘇哥,你就別說這麼玄乎了。瞧把孩子們給說的。還是我來說吧。”

寧先生和他師傅的幻境,並非是一個空間上的概念,不是安城的幻境,也不是那個招待所的幻境,而是作用於人心的幻境。

當招待所裡的那些人,都被寧先生探查過記憶神識後,就被留下了一個印記,憑藉這個印記,寧先生和他的師傅開始施行幻境的時候,就只用給這些人下一個簡單的暗語,幻境便展開了。

寧先生的第一個暗語是:出發進山。

所有人都以為是真的進山了。

當然了,蘇老爺子這幫人裡,還是有人能意識到不對勁的,只是寧先生的師傅也出手了,他們儘管也意識到不對勁,可還是沒意識到進入了幻境。

後來發生的一切也都順理成章了。

等到眾人真正進山以後,山裡的氣候已經是深秋,比起外面來,氣候更冷了。

寧先生和他請出山的師傅,這次又再一次施行了幻境,他們將整個山裡的季節拖入了夏天。

在夏天,地氣上升,更方便他們觀望出地脈龍穴所在。也正好是夏天,寧先生還能做些手腳,將真正的龍穴的氣掩藏起來,做些真真假假的掩飾。

既然寧先生和他的師傅本事這麼大,蘇老爺子他們這幫人,為啥還要大老遠跑這麼一趟呢?

說起來也很簡單,本事大的人指揮大方向,本事小一點的人,幫著打掃戰場。蘇外公他們這群人,別看也都是玄門中的老前輩了,在寧先生和他的師傅面前,卻只能做些打掃戰場的活計。

既然是打掃戰場的活,就不能找些年輕人來幹嗎?甚至於蘇懷廉這樣的晚輩,難道就幹不了?

蘇懷廉這樣的晚輩當然可以幹,可是幹起來效率太慢了。

就比如,寧先生與其師傅,將大家都拖入夏日幻境裡,讓整個山頭的氣候進去夏天,地表冒出熱氣,方便大家看氣望脈。整條山脈綿延很長,上面有山,下面就有地下河,也就是水,有了水,就有了龍脈風水,儘管結穴之地,只在方寸之間,可是整條龍脈身上,哪裡破損了一些,難道就沒關係了?

一個人的心臟完好,可是其四肢卻受傷了,難道這個人就能好受了?放到龍脈上,也是一個意思。

這麼長的一條山脈,想要探查其是不是有受傷,即便本事大如寧先生的師傅,也只能知道哪裡受了傷,可是要給傷口療傷,讓破損的地脈復原,就要人為的力量。

眾人像聽天書一般,聽了不少故事,姚倩忍不住問:“寧先生的師傅,是老神仙嗎?”

蘇外公:“按照咱們的說法,是的。寧先生本人應該也算是神仙了。”

只不過,因為很久以前的約定,即使修煉得道了,還是選擇留下來,看顧這片土地。

用大白話來說,寧先生的師傅檢視到問題在哪裡了,可是他不在我們這個三維世界,他沒有三維的實體,自然也就無法用一般物質上的力量來做實際修復工作。那麼玄門中人,能接受並很好理解他的訊號,也就能將修復的工作很好完成了。

至於說,那處龍脈寶穴,也就是如同人體心臟一般重要的地方,則是被藏了起來。

蘇外公說道:“前兩年開始,到處都在破四舊。也虧了秦嶺偏僻,上千年的寺廟道觀還沒來得及去拆毀。要不然啊,這回咱們沒這麼輕鬆。”

千年古剎,要是因為破四舊被拆了,那損失真不是一點半點的。

尤其是這些古剎所在的位置,更是有講究的。裡面的一座神像,一塊石頭,都帶著某種使命。

說到破四舊,孫爺爺想到一件事,便講了起來:“在田港前面那個縣,有條河。河也不算寬,發源於揚子江的一條河,河的歷史挺長,河的南岸有一座閣,比起那些天下有名的閣來說,這就是個無名的小閣……”

這座無名閣前面,也就是閣和河的夾角處,有一棵迎客松。這棵迎客松也不知道存在了多少年了,反正沒人記得。

前兩年破四舊運動開始,要破除一切封建迷信,就有人想著去把這閣給拆了,閣樓很老了,經歷了不知道多少年的風吹雨打,竟然完全沒有破敗之態,裡面的地磚條石依然錚亮。

那群膽子很大的年輕人,當然還有些人打著渾水摸魚的旗號,想著將底下的條石拆回家,建房子的時候,還能壘上一層牆基。

他們拆的時候轟轟烈烈的,也很容易。拆完閣以後,真就有人將條石搬回了家,有人沒能搶到條石,就有人想著,閣都不在了,那棵迎客松也沒必要存在了,乾脆一起砍掉算了。

於是有人揮刀砍向那棵迎客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