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晚上,蘇懷禮家的飯桌上多了一道八寶鴨,提起這道菜的來歷,蘇小舅和姚倩舅甥倆都諱莫如深,只說是遇到了,就買了。
眾人對此態度也不一樣。
蘇懷蘭知道他們身上帶了多少錢票,知道一隻八寶鴨可不便宜,裡面那麼多餡料,二哥身上的票絕對不夠。
可是二哥既然選擇不說,她也就沒有拆穿,反正有吃的,就不錯了。
蘇懷禮和章元榮不愧是兩口子,都想到一處去了,二弟在老家,雖然現在工作恢復了,卻下血本買了這樣一隻八寶鴨,實在是太客氣了!他們都在想,等二弟小妹回去,再多給準備些稀罕的錢票,給他們帶上。
蘇永辰沒想那麼多,只覺得小叔叔花錢太大方了,他們家,就算過年的時候,都捨不得買這麼貴的大菜。
眾人雖然心思各異,卻都喜歡這道菜,那可是實實在在的大菜。
飯後等孩子們都睡了,蘇懷禮和章元榮兩口子,又悄悄來到蘇小舅的房間,將好幾張票塞給他。
蘇小舅覺得好笑:“大哥大嫂,我猜,你們倆肯定覺得我破費了吧?”
章元榮:“二弟,你在家裡,雖然現在也回糧站上班了,不過比起我們兩夫妻的日子,你的任務才艱鉅呢!”
章元榮真是將長嫂如母的角色扮演的挺好,她掏心掏肺的給蘇懷廉分析現狀,她跟蘇懷禮兩口子任務已經完成,兩個孩子都結婚成家,也有了孫輩,孩子們也都有工作,不用操心,而他們老兩口也都有工作,待遇還都不錯。
而蘇懷廉情況則不同,兩個兒子都沒成家,這些花費都小不了。
章元榮擺事實講道理,說完這些現狀,最後來一句總結:“二弟,弟妹沒管著你,你也不能這麼大方,花錢沒數啊!這幾張票給你,也不多。多的,我給小妹留著了,她孩子多,孩子們又都小!二弟,你也別說大嫂偏心。”
蘇懷禮也在一旁幫著媳婦說話,用了大哥的口氣,將二弟花錢大手大腳的事,又重點強調了一遍嚴重性!
蘇小舅總算等大哥大嫂歇口氣,這才開口解釋:“大哥大嫂,你們說完啦?說完輪到我來說了。”
於是,蘇懷禮和章元榮又聽了一次故事,有人偏偏相信那些玄而又玄的求財故事,竟然肯大手筆送出一隻八寶鴨!
一時間蘇懷禮和章元榮面面相覷,都不說話了。
章元榮最快反應過來,問:“二弟,你說的這些求財秘法,既然這麼管用,那咱們自己家人能用嗎?”
蘇懷廉卻笑著搖頭:“大哥大嫂,咱們自家的運氣已經足夠好了。家人都平安順遂,這樣就足夠了!”
蘇懷禮一下子想起來頭天晚上的談話內容,想起二弟提醒他們以後要多做善事,才能給老天爺還上老父親的賬——延年益壽的大賬。
蘇懷禮連忙扯扯媳婦的衣角,提醒道:“老章,你忘啦?昨天晚上,二弟跟咱們倆說過的……”
章元榮一拍腦袋,想起來了,連忙道歉:“二弟,你看大嫂這個腦子!儘想著讓自家人發財了。要是自家人能用的秘法,二弟你肯定會主動說的,還用我來問嗎?”
蘇懷廉只搖頭笑笑,說道:“大嫂,沒事,這都是人之常情。要是這樣,玄門之人個個都家財萬貫,想成大人物也能成大人物了!可事情不是這樣的,要先看這個人的原命局,看看有沒有這個命。”
他還有一句話沒說,玄門之人都懂一個道理,一個人一輩子的福報是有數的,提前吃的太好太飽,以後可能就要餓肚子,所以玄門之人清修茹素,幾乎是常有的事,就為了晚景更好一些。
蘇懷廉看看手上的票,也坦然接受了:“謝謝大哥大嫂的心意。這些票我就收下了。至於小妹,她雖然孩子好幾個,看起來日子不好過,不過啊,她的日子不差,你們不用擔心。”
一時他們又提到小妹蘇懷蘭和姚德業的營生,他們不光在大隊裡上工掙工分,這是明面上的。暗地裡,兩口子有力氣,經常在晚上,趁著潮水額外撈上兩網,這些海貨曬乾了,轉手賣給跑長途的司機,也是不少的進項。
蘇懷禮擔心道:“那小妹兩口子,這樣做,不怕被人看到?”
蘇小舅搖頭:“那倒是不用怕。他們家老宅子就在海邊,比別人家都近,出門就是。晚上海浪聲音也大,一般人也聽不到。再說,大家白天上一天工,都累的很,晚上沒人願意再去海邊折騰。”
章元榮:“那畢竟是暗地裡的,也不能一直這麼幹,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我得去跟小妹說說。萬一出點事,拖累了孩子們,身份上有了汙點,以後想幹什麼,都不成了。”
他們說了這麼久,姚繼宗早就醒了,開始沒提到他們家,他也就懶得搭話,免得打斷長輩說話,也不太合適。
聽到大舅媽這麼說,姚繼宗適時開口道:“大舅媽,你們還沒睡啊!我媽心裡清楚,比誰都明白著呢,不會冒大風險的。”
章元榮有些歉意,摸摸他的腦袋:“哎呦,把阿宗給吵醒了!大舅媽擔心你媽,有時候人見了好處,哪有那麼容易收手的!”
姚繼宗繼續解釋:“大舅媽,相信我,我媽真不會有事。就算別人有事,我們家也不會有事。我媽弄的不多,攢夠了,馬上就讓司機叔叔們弄走了。”
蘇懷禮也連忙叮囑:“阿宗,你可要明白,你大姐雖然跟著你小舅學本事,以後也不準備去學校拿文憑,可你和底下三個妹妹,可都要去學校考文憑,以後參軍招工考試,不管哪裡,人家單位都要看這些。”
章元榮覺得丈夫說的不對:“倩丫頭就算跟著二弟學本事,不去公家單位上班,那她還得找物件呢,人家婆家就不看?也看的。不行,我還得找時間,好好說說小妹。”
蘇懷蘭一覺醒來,沒想到卻被大哥大嫂一通耳提面命,又是說孩子以後身份重要,又說女兒找婆家,兒子找媳婦,都要看身份背景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