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6章 辦事之前

姚倩拉著小舅問:“小舅,您是不是看出什麼了?那咱們準備的東西夠嗎?”

蘇小舅點頭又搖頭:“也夠,也不夠。”

蘇小舅解釋,說夠,是說恢復風水寶地氣場的東西足夠了;說不夠,是遇到些波折,為了多種善因,也要順便一起做了。

姚倩:“小舅,那正好應了那個卦象‘無妄’。”

蘇小舅:“對。本來就是事情巧了,湊到了一起,成了一個無妄之災。再加上,既然不是有人故意搗亂,時間一長,這些壞的氣場自己就會散去,也就不會再有事。”

蘇小舅一時不能解釋太多,那趕牛車的老人家還在一旁。

總之一句話,“無妄”,即是“無妄之災”,也就是出了意外,才有如今情形。

蘇懷蘭過來問了二哥,到底是個什麼情形,現在到底要怎麼做,她當媽的一時間惦記兩個孩子。

他們坐牛車,一路到了這裡,現在這裡看起來荒無人煙,只有殘破的舊屋,看樣子連遮風擋雨的功能都沒了,更別提住人了。

除了孩子,蘇懷蘭覺得那婁老叔的身體,估計也有些吃不消。

接下來這麼多人,到底要怎麼安排,讓二哥給個準話。

蘇小舅想了想,又讓婁老叔問問那趕牛車的老人家,最近一處能借住的人家,有多遠。

一問之下還挺近,就在這座山的東側,有幾戶人家的小村落,比從縣城過來的要近多了,起碼不用走上大半天。

那趕牛車的老人家聽說,他們這麼多人要找人家借宿,一時就想到了他們給的糧票,便建議去自家村落去住。

自家村落雖然要翻過一個山頭,比東側村落稍遠一點,可那裡,距離公社更近。

他家條件雖然也不好,但是家裡人擠一擠,也能騰出一間空屋。他們村裡的人家,條件都跟他差不多,一家住不下,還能去住別家的,缺什麼去公社買,也方便。

定好了,眾人也就不再遲疑,跟著趕牛車的大爺又往他家去了。

路上,姚倩問小舅:“小舅,您還需要準備些什麼嗎?”

蘇小舅搖頭:“不用,手上的東西都夠了。你膽子要是夠大,晚上看小舅用樹枝給你表演一個。”

話說,六人小組分了三戶人家,才住下。

鄉下地方,條件也沒得挑,蘇懷蘭卻胸有成竹,從行李包裡,掏出三條舊床單來,雖然一看就是洗過不少水的,可卻帶著硫磺洗衣皂的味道,讓人聞了就覺得心安不少。

姚倩可是認識這些床單,自家的東西嘛:只是,親媽什麼時候,出遠門,連床單都帶出來了?怎麼住招待所的時候,沒見她拿出來?

算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大弟變得戲法。

她全當看不見吧,跟著享受就完事了。

到了晚上吃飯,親媽又拿出二兩紅糖,跟人換了些熱湯飯,囫圇吃了個半飽。

姚倩在心裡直搖頭,她已經不想說什麼了,蘇懷蘭出門的時候,確實背了個超大號的行李袋,還是用結實的勞動布做的,可她絕對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記憶,親媽不曾往裡面裝過紅糖!

這天晚上,蘇小舅避開人,跟眾人說了自己的計劃,他要趁著午夜十二點的時候,去一趟婁家老宅。

婁爺爺一聽,立馬錶示自己也要去。

蘇小舅卻說:“婁老叔,這個事,您去了也幫不上忙。再說,您老年紀也大了,一路奔波,身體也怕吃不消,最好還是休息。”

蘇懷蘭看女兒興致勃勃,又說道:“二哥,晚上我帶倩丫頭,陪你一起去。”

另一邊,姚繼宗和婁玉城一聽,晚上有事情,要是這個熱鬧不看,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了,一時間也堅決表示,一定要去看看。

蘇小舅也就表示,那就先回去休息幾個小時,只等十一點左右出發,畢竟晚上可是要翻過一個小山頭的。

眾人說好,蘇小舅便開始做些準備工作。

他找了個結實的樹枝,這樹枝的形狀有點接近數字“7”的形狀,只是不那麼規矩。

他又大致找了四樣物品,分別是代表西方的金屬硬幣,代表東方的一塊木頭,代表北方的黑色石塊,代表南方的紅色頭繩。

事後,他跟姚倩介紹:“時間倉促,只能準備這麼多。準備的越仔細,問事交流的時候,也越省力,要不然還要解答。”

姚倩一時間也明白了小舅為什麼要準備這些物件。

等到了晚上十一點多,除了婁爺爺,其他人全都準備妥當,開始爬山。

這村落裡的人,都挺樸實,也早就聽說了他們來這裡,是要辦什麼要緊事。

當然了,蘇小舅跟他們語言不通,彼此說話也聽不懂,只用笑著打哈哈,用手指比劃就好了。

出門之前,蘇懷蘭母女倆藉助的這戶人家,看到她們母女倆這麼遲還要往外走,連忙勸說,一看聽不懂,又是做動作,又是比劃的,只表示,山裡晚上去不得。

蘇懷蘭說了幾句,看他們也能聽懂,又怕沒有說服力,正想著做點什麼,就見旁邊閨女遞過來一塊小石頭。

蘇懷蘭不知怎麼的,突然就理解了女兒的想法,用手一捏,那石頭在她手裡就碎成了渣渣……

那家主人一臉的驚訝,隨即點頭,又伸出大拇指比劃了半天,後來又說了幾句什麼,蘇懷蘭猜測,多半是佩服她,還有就是讓他們小心的意思。

路上,姚倩問小舅:“小舅,我們半夜出門爬山,婁爺爺怎麼跟村裡人解釋的?他們怎麼都沒懷疑什麼?”

此時,到處打擊封建迷信行為,他們的事要是被人知道了,定逃不過一個舉報,那樣的話,被帶走問話,也逃不掉。

蘇小舅說:“婁老叔是這裡長大的,他知道這裡的情形。他跟人解釋,咱們是帶著任務來的,進山尋找藥草,要是找到了草藥,下山後,一定跟他們按外面的行情價,用糧票結算。要是找不到,那就算了。”

如此說來,難怪他們也不稀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