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章 還是有點東西的

鄉下日子要是沒什麼事,那真是過的挺很快,轉眼就是一天。

姚蓮花到底離不離,姚倩姐妹仨一天三次在英子家經過,也沒聽到任何的風聲。

姚家大隊也沒有任何的風言風語。

好像白家求子的事,根本沒發生過一般。

申城這裡,姚德業和蘇懷蘭並兩個孩子,已經歸心似箭,實在惦記家裡三個女兒,也就拒絕大哥一家的挽留,收拾行李,準備明天就回家了。

他們來的時候,帶的特產多,行李可不少,這回去的時候,行李更多。

就說兩個孩子吧,兄妹倆就喜歡去回收站。

正好蘇懷蘭第一天辦手續,後面又上了兩天班,他們也就連著去了三天。

人家兄妹倆還回回不落空,每次都帶回些看起來只能燒火的廢物,回頭再一細看,總是有些出乎意料的收穫。

像是第一天得的那些票,還有金片,第二天得的一件匏器,第三天得了一本書和一份報紙。

說到這匏器,不識貨的,還真看不懂這是個什麼物件。當時,姚月就指著一摞套放著的破盆破碗,讓哥哥幫她拿東西。

姚繼宗總覺得,小妹的手像是會點石成金。

他想著,這都是破損的鍋碗瓢盆,讓他看也沒什麼好東西,可小妹既然要,那他一定睜大眼睛,認真挑挑。

最後看到這個匏器,上面帶著“如意”紋,姚繼宗一下子就認出來了。這東西也就巴掌大,極其難得。

為何難得,因為,這匏器要在葫蘆未長大前,在葫蘆外面套上一個帶花紋的模子,並且固定住,等葫蘆慢慢長大,又遇到模子的限制,就長出了相應花紋。

可惜這大小都是估算,有的長得不夠大,那這花紋不能盤滿,就是敗品;要是這葫蘆長得過大,那這花紋又有些擁擠扭曲之意,也是敗品。

而這個匏器,只比他的拳頭大上一點,看大小恐怕是用來飲茶的器皿,這底部正中心一朵四葉花,沿著花瓣向四周散開去,均勻分佈著“如意”紋,特別精緻漂亮。

當時姚繼宗拿了個別的小容器,裡面套著這個匏器,便一起買了回去。

當然了,蘇懷蘭也認識這物件。

至於說,後來得的那本書和一張報紙。書還好說,姚繼宗不覺得特別珍貴,就是早些年間的手抄本,遠遠不及那些名人孤本,既然小妹說要,他也就拿著了。

只是這報紙,就有些奇怪了。

這張報紙是從一個殘破的碗櫃裡發現的,姚繼宗一開始以為小妹想要這碗櫃,他有點發愁:大舅家裡用不上碗櫃,而且這個碗櫃眼看就要倒了,費勁拿回去,還只能劈柴燒火用。

他還特意問:“小妹,你想要這櫃子?”

姚月搖頭,小不點太矮了,小手卻倔強的指著那櫃子。

姚繼宗蹲下來,用小妹的視角,順著小妹的手指去看,原來小妹的手指,指的是抽屜。

他心下一動,果然是小妹,原來是抽屜裡有寶貝。

他拉開那碗櫃的抽屜,卻只看到一張報紙,看樣子是以前人家用來墊抽屜的。

他說:“裡面沒東西啊。”

姚月還是指著那抽屜。

姚繼宗只好將那報紙抽出來,又問她:“小妹,難道,你想要這個?”

姚月這才笑了,說道:“月月要。哥哥要。”

姚繼宗將報紙來回翻看了幾遍,這是幾年前的舊報紙,這沒什麼啊,沒有藏寶圖,沒有藏頭詩,更沒有什麼暗語!

難道這次小妹的手,不靈了?

算了,既然小妹說了,那他就負責收好。

頂著蘇懷蘭的目光,他又順便買了幾份報紙混著一起買了,當然這次他還真挑了幾本小人書。

兩個孩子次次用買小人書的藉口,來挑東西,次次挑些只能燒火的東西……

就算於主任不說,估計人家也在心裡唸叨:這母子三個怕不是缺心眼?盡挑些沒用的破爛回去。

跟兄妹倆的收穫滿滿不一樣,蘇懷蘭這邊的收穫,都是過日子要用的東西。

像是侄媳婦紡織廠裡出來的殘次品毛巾,蘇懷蘭知道後,就請孟安安幫忙,買回來幾十打。

還有侄女蘇永靜,又幫著姚德業買到了雨衣雨靴。這在海邊的人,冬天必須要穿靴子,可靴子要工業票,還很難買。

大嫂章元榮手裡攢著的布,還是結實的勞動布,也弄回來不少。

這行李打包好以後,看那樣子,還真不少。不知道的,還真以為蘇家的鄉下親戚,是上門來打秋風的。

可蘇家人自己清楚,大多數都是蘇懷蘭自己的錢票,他們幫著找人換了些票,幫著花錢買東西而已。

當然了,那些給老人家準備的奶粉麥乳精,還有勞動布,都是章元榮一早就準備好的,這些東西,即使蘇懷蘭他們不來申城,也是要寄回老家的。

這邊蘇家人幫著小妹一家,拉著東西,送上長途汽車,一家四口總算是踏上歸途。

蘇懷禮把人送上車,就馬上給侄子蘇永翰打去電話,告訴他,他小姑一家四口已經坐上車,帶了很多行李,一定要去車站接人接行李。

蘇永翰知道以後,傍晚下班後,便先去縣城北邊候著,找了輛不著急回大隊的牛車,便帶著牛車去了車站。

這輛長途汽車隔天一趟,從縣城發車去申城,在那裡過一個晚上,第二天一早,再從申城發車返回縣城。

所以到站時間,本地人打聽一下就知道,就這一趟車。

正好到站時間也是晚上7點來鍾,蘇懷蘭看到蘇永翰來接,連忙喊人。

她和姚德業力氣都大,抗大包沒問題,關鍵還有兩個孩子,尤其是姚月,她睡著了,還得有人抱才行。

有了牛車,又有侄子幫忙,這行李孩子都上了牛車,姚德業和蘇懷蘭也就鬆了一口氣。

蘇懷蘭又問侄子,要不要一起回家去。

蘇永翰卻說不回去:“小姑,小姑父,我前兩天剛回去一趟。回去一趟,第二天一早回來上班就要遲到,太頻繁,我也不好意思。”

蘇懷蘭只說好,等過兩天,家裡收拾好,就來縣城一趟,順便給他帶好吃的來。

牛車是曲安公社的,這個公社緊挨著縣城,就在縣城北邊,離開縣城往北走,過了曲安公社,再走上十幾裡地,才到姚家大隊。

夏天的晚上七點多,也不算很黑。再說牛車走的是國道公路,瀝青路面平坦,閉著眼睛都能走。

牛車走的雖然慢,等他們回到姚家大隊,也就八點多。

大街上只少數幾個人,還坐在大門口乘涼。

姚德業蘇懷蘭兩口子帶著孩子,拉著一牛車的東西,回家來了,這事當然也就有人看見了。

到了家門口,謝過拉牛車的老漢,又把行李全卸在門口,看著大門上的鐵將軍,姚德業說:“我去岳母家,帶三個丫頭回來,順便把鑰匙拿回來。”

折騰這一路,蘇懷蘭雖然不累,可心累,就讓他去了。

分開五六天後,一家人終於在這個晚上又團聚了。

姚月小姑娘可能路上睡飽了,此時見到三個姐姐也高興,竟然完全清醒了過來,不肯去睡覺了。

一家人其實分開不到一星期,可原本天天在一起的人,一下子好幾天沒見,感覺上就覺得,很久沒見了。

正好爹媽從申城帶回來那麼多的好東西,一家人也都乾脆不睡覺,慢慢收拾整理。

平時都捨不得用的小煤油燈點上了,不光如此,為了儘快清點物品,蘇懷蘭還大手一揮,連蠟燭都掏出了一根點上了。

這屋子一下子就亮堂了。

當然了,蘇懷蘭開始問姐妹仨這幾天在家裡的吃喝,有沒有什麼事。

姐妹仨說了這幾天的事,又提到一開始住在家裡,後來幾天,只是白天回來,晚上直接住在外婆家。

說到這樣做的原因,自然而然的,隔壁錢英華的所作所為,也要說清楚。

只是姚萍說到蘇小舅罵上門,說二嬸有血光之災,這話還沒說完,就被當媽的打斷了。

蘇懷蘭都沒聽完女兒後面說什麼,她不光後怕,還特別生氣,手上的東西一摔:“怪不得呢,我們到家才八點多,西院老宅的人不可能沒聽見,可竟然沒一個人過來,原來是沒臉來了!”

她的意思,當然不是想要得到兄弟妯娌的問候,只是按照慣例,那些愛佔便宜的人,竟然沒有出現,這就奇怪了。

比如像是姚老太太,姚老二,還有一個經常悶聲幹大事的老五媳婦!

這幾個可是佔便宜的高手。

沒分家住一個院裡時,蘇懷蘭從孃家帶回來的東西,姚老太太明著要,姚老二舔著臉要,老五媳婦經常“借”——有借無還的“借”。

姚德業也皺眉生氣:“這老二家的,怎麼越來越不像話!上次想用開水燙大丫,這次竟然還找了孃家侄子!我非去打斷他的腿不可!”

蘇懷蘭:“她爹,你先別說話。對了,你們幾個接著說,後來怎麼樣了。”

於是姚倩補充,姚萍和姚寧主講,後面發生的那些事,都講了一遍。

聽到壞人被抓,錢英華也付出了代價,兩口子的氣平復了一點,可還是越想越生氣。

姚繼宗一直很沉默,過了一陣子,他看看大姐,才跟蘇懷蘭說道:“媽,我怎麼覺得二嬸,還憋著壞呢?壞人做了壞事,付出的代價也就那樣,她會認為自己錯了?”

蘇懷蘭點頭:“不用你說,我知道。倩丫頭,你以後注意著點,我得想個法子,把這姓錢的,給徹底收拾了!”

姚倩連忙點頭:“媽,我知道。自從那天晚上過後,我們三個回家來收拾海貨,小表哥也陪著一起來的。”

蘇懷蘭還是很生氣,卻又無法出氣,看到一旁坐著的姚德業,拍了他肩膀一下:“看看你家的人,都怪你!”

姚德業這是被遷怒了,孩子們都去收拾東西,都當做沒看見。

那邊姚繼宗將行李中那些撿漏回來的寶貝,單獨翻了出來。

外間堂屋被爹媽用了,姚繼宗就想把自己的床鋪用上。

可他得在草蓆上墊點東西,這些外面撿來的,再是寶貝,那也不知過了多少人的手,髒著呢。

可家裡就這麼些東西,哪有東西給他墊床。

看他那轉悠糾結的樣子,姚倩找出一個麵粉布口袋:“阿宗,墊這個吧?洗過的,今天剛曬乾,還沒用過。”

這下好了,姐弟幾個又多了個道場,姚繼宗又將手電筒開啟,放在高處,正對面前的物品,開始一一解說。

只是最後輪到那張報紙,姚繼宗摸頭:“這個小妹一定要,可這報紙有什麼用,我實在沒看出來。大姐,大妹,二妹,你們也來看看。”

姐妹仨都沒上過學,只姚倩跟著小舅整天背誦一些古文口訣,認識不少字,至於姚萍姚寧兩個,論理是不該識字的。

這報紙給她們看,能看出什麼花頭來?

可姚倩和姚繼宗竟然都沒覺得違和……

姚倩在心裡嘆氣,主角有光環,不合理的地方多著呢!關鍵是沒人覺得奇怪!這才是最奇怪的地方!

不過更奇怪的地方來了——

姚萍姚寧裝模作樣翻看了兩遍,也沒看出什麼花頭,這時候,姚月小朋友出手了!

她用手“啪”一下,拍了報紙一下,將報紙從姐姐的手上按了下來,接著就將小手,又拍到了一個地方!

姚月的小動作,看起來隨意,沒有任何規律,像是小搗蛋鬼!

可姐弟幾個之間,都心照不宣:這小妹的手是有點東西的。

姚倩看了一眼那小手拍下的地方——

好傢伙,《通緝XXX》!

下面配著一段簡介,還有一張照片。

至於這照片,那是極其模糊,只能看清是個男人,短髮,臉型介於三角臉和長臉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