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英華的事情看似是過去了。可對於一個偏執的人來說,她真的會反思自己的錯誤,而不是將錯誤怪到別人身上嗎?
比如沒有老老實實配合的姚倩……
當然了,一段時間內,她暫時掀不起什麼風浪罷了。
姚倩沒想到,第二天一大早,還能見到胥志良。
胥志良敲門的時候,也就七點多。
除了出海下網還沒回來的蘇永樂,其他人都在院子裡。
蘇小舅抬頭看了看樹枝,笑了,又跟老爺子說:“爹,有客上門了。”
他說完,也不著急去開門,反而對姚倩說道:“倩丫頭,這麼好的例子,好好看著點。”
別人不知道他們爺幾個在打什麼啞謎,只看到大門開啟,蘇小舅請了一個人進來,此人正是胥志良。
胥志良的氣色看起來是憔悴的,在蘇小舅眼裡,卻跟前些日子不一樣了。
胥志良手裡拎著一大袋東西,進門問了眾人好。
蘇外婆可憐他的遭遇,又覺得這麼早就來家裡,又是一路從縣城趕來的,這得多早出門啊,便說道:“這孩子,這是天不亮就出門了吧,正好留下來,一起吃早飯吧。”
胥志良卻忙說不用。
他也不肯坐下,只站起來,又認真給蘇小舅鞠躬,眼睛也紅紅的:“蘇先生,您對我有救命之恩!我一輩子不敢忘。”
蘇小舅卻明知故問:“胥同志,你這說的什麼話?哪裡就是救命之恩了?沒那麼嚴重!你不過一時受矇蔽罷了,我不說,你早晚也能發現。這紙能包住火嗎?”
蘇外公也勸說他,讓他坐下說話。
胥志良這才坐下,又說道:“公安來家裡辦案,還搜出老鼠藥!分量還不少。”
從他的話裡,蘇家人才知道,這胥志良的生死劫在哪裡。
要是此時蘇永翰在家,也會意識到,他之前的判斷多半有誤。
原來那葛老三對於這種偷偷摸摸的行為,已經多有不滿。
再加上,五歲的孩子已經大了,有些事不好再糊弄,葛老三便起了別的心思。
要是能給胥志良隨身攜帶的乾糧里加點料,那等他開車走在路上,就是個“有去無回”!
這個“有去無回”能換回兩個結果,一個是司機的工作,另一個就是一大筆撫卹金。
這司機是鐵飯碗,論理來說,人沒了,工作還在啊,讓五歲的兒子頂班,合理吧?
這五歲小子當然無法開車,遺孀適時出面,親口跟貨運站談條件,讓他這個“親舅舅”先頂著班,也合理吧?當然了,他暫時領著這個工作,一定會照顧好娘仨!
這第二個結果,就是一大筆撫卹金。這人是在崗位上沒的,給一筆撫卹金,合情合理吧?
葛老三就是這麼跟葛紅妮商量的,也是這麼做的。
胥志良那天要不是碰到了蘇小舅,當天下午他就要帶上葛紅妮親手準備的一些乾糧,開上貨車出遠門。
可因為聽了蘇小舅的話,他越想心裡越不得勁,特意跟運輸隊請了假,第二天又一路問到蘇小舅的家裡。
這一耽擱,那打包的乾糧,就被他暫時忘在一邊,等想起來的時候,旁白正好躺了一隻死老鼠!
他當時心裡一個咯噔,覺得不對勁,就把這些乾糧交給公安,拿去化驗了。
果然在證據面前,葛老三才又交代了這一出!
只是,葛老三說,這都是他一個人的主意,也是他一個人乾的,跟葛紅妮沒關係,她一個婦道人家,膽子小,幹不出這種事。
胥志良說到這裡,眼睛猩紅,還很激動:“婦道人家膽子小,不知道這個事?我看啊,最毒也沒人比她葛紅妮毒!”
他是真傷心了,真心實意,換來的不僅僅是背叛,甚至還想要他的命。
胥志良還提到一件事。
當年他在路上遇到搶劫,帶在外面的錢票都沒了,也幸虧他們當司機的,總喜歡在身上分幾處藏錢票,才有幸留下一處。
也幸虧那次拉的貨都是大件,那幫壞人搶了沒用。
這公家的東西沒丟,他們兩個司機不用被處分,只是損失了大部分個人錢財,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原本這趟出門前,葛紅妮就跟他說好了,到了市裡給她買一雙黑皮鞋回去,帶扣的方口黑皮鞋,縣裡供銷社賣完了。
胥志良僅存的錢財,還要在外面吃飯用,他愣是省吃儉用,最後給葛紅妮買了一雙皮鞋,回家也沒說被搶的事,怕母親和媳婦擔心。
聽到胥志良講的這些事,蘇家院裡的眾人也都唏噓不已。
這胥同志,不光是個老實人,還是的會疼媳婦的老實人。
能做到這個份上的老實人,實在不多見。
估計也就是因為如此,連老天爺都看不下去了,讓他正好遇到蘇小舅,才意外獲得生機。
蘇小舅也開導他:“胥同志,你為這種人難過不值得。當然了,曾經那麼重要的人,竟然是這麼個情形,這事擱誰身上,都受不了。不過啊,你這是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胥志良:“還是要感謝蘇先生的救命之恩。要沒有蘇先生,我現在恐怕已經丟下我老孃……”
蘇小舅打斷他:“別說不吉利的話。這是你自己修來的福氣。我啊,不過算是機緣巧合罷了。你也不用放在心上。”
小舅媽又多做了些飯菜,人家帶了那麼多的禮物,大清早的哪能不招待人家。
這胥同志拎來的袋子裡,除了點心,甚至還有兩罐奶粉,他還拿出來特意解釋:“這不是從家裡拿的,是我用奶粉票現買的。家裡那些能入口的東西,全都交給公安,請他們拿去化驗了。”
小舅媽便說:“胥同志,你要想讓我們收下這東西,你得留下來吃頓飯!一大早,餓著肚子,天不亮就出門,不是這個道理。”
反正兩邊相讓一番,胥同志留了下來,跟蘇家人一起吃早飯。
正好蘇永樂出海也回來了,看到陌生人在,也沒有表現出意外。
胥志良看到蘇永樂,帶著一身海水腥味回來,便知道這是漁民,吃飯時,有心想要報答蘇家,便主動提起:“這小兄弟,長得魁梧,一看就有把子力氣,不然跟著我去學開車吧。”
蘇永樂連忙拒絕。
蘇小舅也拒絕:“這個事不是小事。不好麻煩胥同志。”
胥志良:“蘇先生,我雖然是個普通的司機,也不是什麼隊長,可要是帶自家子侄當學徒,也不要車隊開錢,沒人會管。小兄弟只要願意去,就跟著我。我一定把自己會的,都教給小兄弟。”
蘇小舅也很真誠:“這個啊,還真不是跟你客氣。咱們在家裡說話,也別說出去。這孩子,命帶七殺,是個羊刃駕殺的命格。所以啊,開車這個工作,不是該他乾的,他就算去幹,也幹不出什麼名堂來。”
胥志良這才知道,又連忙表示,自己差點好心辦壞事。
蘇家也沒讓他空著手回去,又拿了些曬乾的海鮮乾貨給他,讓他帶回去。
胥志良不肯要,卻被蘇小舅勸道:“拿著吧。我這也算是借花獻佛了。這都是我這幾個外甥女曬的,他們幾個孩子在海邊撿的,不算稀罕東西。”
胥志良還是搖頭:“可這些海鮮乾貨,在外面賣的很貴。我不能白拿。”
姚倩拉拉外婆的手,在外婆耳邊說了幾句話,又讓外婆幫忙開口。
蘇外婆便說道:“胥同志,你就別客氣了。你先拿回去。他們幾個孩子,撿到的東西多,正發愁沒有門路,想著換些東西呢。要是胥同志方便,順便看看,有沒有什麼門路。就當給幾個孩子換點零嘴錢。”
胥志良一聽這個話,也不再推辭,連忙答應下來,又說好,等他回去問一下同事,海鮮乾貨的行情,有合適的機會,就來這裡幫著帶走。
送走胥志良,姚倩跟蘇小舅說道:“小舅,那胥志良的臉色真的變了,有點油氣了。”
蘇小舅也點頭:“他子孫宮的位置,那暗色也不見了,看來兩個孩子都送走了。”
姚萍好奇道:“剛才也沒好意思問,也不知道現在兩個孩子誰養著,那兩人都被抓了。”
蘇外婆還是老派思想,覺得外孫女年紀太小,聽這些髒事不合適,嗔怪她道:“小孩子家家的,瞎操心!”
三姐妹又被蘇外婆指使著回家一趟:“人家胥同志答應來收乾貨,你們三趕緊回家去整理一下。”
蘇永樂主動幫忙:“我也去幫忙吧。奶奶肯定也不想讓我聽。”
四個孩子走了以後,小舅媽好奇,問丈夫:“他爹,那兩個孩子是個什麼情形啊?”
蘇小舅嫌棄媳婦八卦,不過看到蘇外婆也一臉好奇,便說了:“很顯然,這兩個孩子要跟著葛家,至於以後……算了,跟著爺奶,這隔代寵,還不知是個什麼造化。我沒親眼見到兩個孩子,不好多說。”
姚倩姐妹仨,帶著小表哥蘇永樂,一起回了自家小院。
他們家的院子,自從跟老宅隔開以後,更方便了,院子裡搭著幾個木架子,架子上鋪著竹簾,這竹簾不如竹蓆織的密,特意留著空隙,這樣晾曬的時候,一天翻曬一次就夠了。
表兄妹四人,又從林子裡收回來不少東西,魚類收拾好,用鹽巴醃了,直接拿去晾曬,帶殼的就要先下鍋煮熟,去掉殼,再把肉拿去晾曬。
因著姚德業和蘇懷蘭兩口子都不在家,他們弄這些也都避著人,進了家門,也就把大門一關,並不想讓外人見到。
畢竟爹不在家,這男人不在船上掙工分,論理當天隊裡的捕魚所得,是不能去分的,除非用賬上的工分換,或者直接拿錢換。
可三個小姑娘,又不曾去大隊換過東西,所以家裡這些東西,就有些太過惹眼,單憑在沙灘上撿,撿不出來這麼多。
四人一起動手,收拾起來也快,等他們拿著密眼網子,將竹簾上的東西全都蓋住,算是一切收拾利索。
三姐妹又從家裡裝了些乾糧,帶上織網用的尼龍線,一併都讓蘇永樂提在手上。
他們剛走出大門,鎖門時,就聽有人在沙灘那邊喊她們。
姚倩抬頭去看,好像是后街的英子:“是英子。咱們還是鎖門吧。”
英子一個小姑娘,比姚倩大兩三歲,平時並不會湊到一起玩,所以找她們,不會有什麼大事。
等英子跑到跟前,看到三姐妹旁邊還站著她們的表哥,喊了人之後,就有些吞吞吐吐。
姚倩拉著她:“英子姐,你有事就說。幹嘛這麼吞吞吐吐的?”
英子扯著她走到了一邊,小聲說道:“倩丫頭,我聽人說,你小舅特別厲害!”
姚倩連忙搖頭,小舅都是黑五類了,哪裡還敢厲害?!
英子不死心:“可那天在你奶家院子裡,你小舅指著你二嬸的鼻子,說她必有血光之災!西院永果他們都聽到了!我也聽說了。”
姚倩鬆了一口氣,原來是這個事:“我小舅被氣的。我爹媽不在家,我奶偏心,我爺又不能一直盯著家裡。我們家差點被點了火,小舅當然要為我們出頭啊!”
英子拉著姚倩的手更用力了,聲音也越小了點:“可我聽別人說了,你小舅知道很多別人不懂的。”
姚倩看著英子的表情,她的表情充滿著一種急切,便試著問:“英子,你就說,你想幹嘛吧?我小舅隔幾天,就要去公社一趟,去那邊掛牌子開會,你也知道的。”
她的言外之意,反正蘇小舅已經這樣了,還能更糟糕?你們就算抓到他什麼把柄,想去邀功,那也是多此一舉。
英子哎呀了一聲:“倩丫頭,你誤會我了。我是替我姐問事的。可我不敢直接去找你小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