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四夕心中早有準備,敵未至身先動。
一個拳架子擺出,正是十三丹經殺招之一,“蟠龍戲珠凝神丹”。
他日夜鑽研十三丹經,在遇敵的關鍵時刻,本能地使用這門至高武法應敵,身後十三獸形一一顯化。
真龍具有呼風喚雨之神通,閻四夕感悟的獸形自然比不上遠古真龍。
然而此刻大雨滂沱,水汽盈野,蛟龍獸形在他身上盤旋而現,凝實的程度也大大增加。
隨著閻四夕一拳打出,蛟龍獸形在滔天雨幕的增幅下,威力更增三分。
身後十二道獸形或是展翅騰空,或是龍盤虎踞,各自以最強的姿態爆發。
不僅如此,十八道修羅武影一一顯化,手持強弓勁弩、刀槍劍戟,宛如地獄中走出的魔王,施展出十八地獄圖錄的最強殺招。
天下間,沒有人比閻四夕更清楚眼前男子的恐怖。
他知道即便自己手段盡出,也不可能傷到閻飍一分一毫,但還是爆發了最強一擊。
面對閻四夕全力施展的攻勢,閻飍眉毛微揚,縱使雨水密不透風,身上仍是滴水未沾。
左手捏住一道卍字印,一步跨過數十丈,身後一尊丈高的佛陀虛影顯化,五指豎掌當頭轟向閻四夕。
他的拳印撕裂空氣,火光乍現的瞬間,佛陀武影張口怒吼,恍若獅子怒嘯山林,一吼之下震懾魂魄。
閻四夕眼神渙散,只覺心神搖動,須彌宮中魂魄震動,竟在雙拳交擊的剎那間微微分神。
砰!!!
閻四夕手捏蛟龍拳印,與閻飍發出的卍字印交擊,十三獸形、十八修羅武影各施手段,各種武法轟擊在佛陀身上。
雙方這一拳都爆發出全力,兩相交擊下,閻四夕頓時被轟出數丈遠。
三十一尊武影的手段也如入泥沼,被佛陀身後的寶光盡數吞沒。
佛陀武影微微震動,頃刻間所有攻擊化於無形,沒有受到絲毫損傷。
閻飍原地未動,並沒有趁著閻四夕立足不穩趁勢追擊,只是眼底流露出一絲驚訝。
閻四夕在空中翻了一個跟頭,龍吟虎嘯、猿啼獅吼齊齊爆發,凝聚成獸形在須彌宮中鎮壓,穩住三魂七魄,安穩落地。
“凝聚出佛道武影,這門武法莫非是閻飍自創的佛魔一念間?據說這門至高武法佛魔一體,善惡一念間、正邪一念間、佛魔一念間、生死一念間,可與五通神相提並論,是奪魄、吞魂二境的當世最強武法。”
“何必手下留情,一拳打殺了我便是,就像你當年滅族一樣!”閻四夕心念電轉,憤怒吼道。
閻飍收回拳印,仍是負手而立,“為兄痴長你許多年,不會仗著修為高深恃強凌弱,讓我好好看看你的成色。”
他方才橫跨數十丈,展示的武道修為與閻四夕相差無幾,卻能穩穩壓過閻四夕一頭。
要知道閻四夕掌握兩大肉身極境,一身巨力堪堪有九千三百斤,施展八門燃身法後,更是能在短時間邁入至尊境界。
然而同為至尊境界,天下修者亦有高低上下。
肉身極境者,體魄身負一象之力,修煉至高武法,內炁可再增一象之力。
再配合武意、氣勢、道心、戰法殺招等,據說最強者甚至能達到十象之力,也就是一龍之力,堪比遠古神獸。
百萬年來,天下修者如恆河沙數,至尊天驕雖數量稀少,但每一世都會誕生不少。
然而即便至尊天驕如過江之鯽,魚龍境發揮出五象之力才是常態,少有人能達到一龍之力。
據閻四夕所知,閻飍在魚龍境時一心一意,走的是千錘百煉的剛猛路子。
他方才使出的不知名拳印,給閻四夕帶來的壓迫感,竟然比在摘星臺上周止、凌雲二人加起來還要大。
閻四夕內炁湧動,血液奔騰如大江大河,者字秘在須彌宮中熠熠發光,逐漸隱入混沌深處,不為人見。
這門秘術是武魁首傳授給他的,天下間舉世難尋,絕不能被閻飍發現,否則必會引起他的殺心。
“嗯?”閻飍察覺到閻四夕心有雜念,皺了皺眉頭,神色十分不滿。
青衫飄動間,又是一股不知名的武意上身。
滂沱雨勢受他拳意激發,斷江分浪般破開一道口子,似乎連天地都在主動為其讓路。
閻飍手中拳印再變,空氣中傳來戰場殺伐之音,刀槍劍戟等武器在掌間顯化而出,紛紛脫手而出,朝著閻四夕鋪天蓋地殺來。
與此同時,閻飍身後冒出另一尊丈高的將帥武影,手執霸王槍、腳跨烏騅馬。
一吼之下,血海中振翅高飛的金雞一族泣血哀鳴,如雨點般墜落血海之中,竟是被吼聲餘波生生震殺。
靡靡殺伐之音化作實質,閻四夕對魂魄守禦之法並不擅長,殺伐之音化作千軍萬馬,如入無人之境般殺入須彌宮中,企圖動搖他的三魂七魄。
方才閻飍施展卍字拳印時,閻四夕就感受到拳法對魂魄的攻殺,心中早有戒備。
可這本應是神通境才能施展的力量,端得恐怖無比,他至今修煉的手段還停留在肉身攻伐,只能硬著頭皮在須彌宮內作戰。
閻四夕尚未將內炁、法力與魂魄相結合,並未修出元神之力,在魂魄一道的造詣上近乎白紙。
但須彌宮是他的主場,憑藉地利對己身的增幅、對敵方的削弱,可以爆發出數倍力量。
尤其是他這次有了防備,魂魄早已轉移到武道須彌宮中,實力能夠得到完全發揮。
須彌宮中,上有十三獸形坐鎮,下有十八地獄顯化,顯化出遠古時代天庭地府的巍峨氣勢。
祝融真靈周身火焰升騰,化作富麗堂皇的車輦,前有真龍拉車,後有瑞鳳隨行,左右兩側還有祥魚躍戲,皆是赤焰所化,宛如人間君王。
祝融真靈一手執韁繩,一手執三尺青鋒,嚴陣以待,長劍所向,正是百兵衍化的鐵血戰場。
鏗鏘!鏗鏘!
十三獸形率先出擊,十八修羅緊隨其後,交擊之聲不絕於耳,企圖將百兵分而擊之。
百兵化作戰場士卒,進退凜然有序,深諳兵法之道。
此處是閻四夕的須彌宮,本應占據地利,可三十一道武影奮勇拼殺,一時間居然拿與百兵打得不相上下。
“槍乃百兵之王,這道百兵戰陣,當是以陣中霸王槍為主。”閻四夕注意到,百兵之中有一柄霸王槍坐鎮中樞,散發出無比的霸道氣息。
其長有一丈三尺七寸,不時傳出嗡鳴聲,統率各類刀槍劍戟、斧鉞鉤叉。
狂風席捲,須彌宮中捲起驚濤駭浪,三十一重天地震動不休,有驚天動地的殺氣悄然爆發。
不周風在閻四夕驅使下,化作一縷無物不破的殺伐之風,遊蕩潛伏在三十一座天地當中,伺機而動。
百兵運轉之時,不可避免出現滯礙。
須彌宮是閻四夕的主場,他敏銳的捕捉到了這一破綻,怒吼道:“不周風!”
“嘿!老夫曉得!”不周風凝重的聲音傳出,陡然從寒冰地獄中殺出,以勢如破竹的神威,將轟入須彌宮的諸般兵器一一破碎。
霸王槍震動不休,破碎的諸多兵器乃是魂魄之力所化,在霸王槍的號召下,紛紛融入槍身之中。
數息之間,霸王槍再次噴吐出刀槍劍戟,避開不周風的殺伐,轉而逐漸靠近閻四夕真靈、魂魄所在。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破陣先破槍!”
閻四夕眼中厲光一閃,當機立斷,以十三重天、十八地獄層層疊加,將百兵團團圍困。
百兵威力卓絕,連連擊破十八地獄,但卻始終在其中輪轉,一時間脫困不得。
十三獸形齊齊出動,圍繞著霸王槍各施手段,水淹火燒、雷霆錘擊。
霸王槍是這道拳印殺法的核心,本身戰力極其驚人,但在十三獸形圍攻之下,亦是獨木難支,逐漸出現崩潰的跡象。
槍身現出道道裂紋,隨著一聲鏗鏘鳳鳴,鳳凰獸形大顯神威,如風似電略過長空,鳳喙與霸王槍尖重重一擊!
霸王槍登時寸寸碎裂,鳳凰獸形也發出一聲哀鳴,隨即寸寸消散,化為齏粉。
身為殺招核心的霸王槍被破,百兵便不足為懼。
“給老夫消散罷!”不周風放聲長笑,所過之處霜白冰冷,將百兵道道凍殺,但這幾日好不容易積蓄的力量也耗費乾淨。
“小子,老夫已然力竭,生死全靠你自己了。”
閻四夕沒時間理會,須彌宮內的魂魄廝殺兇險無比,但終究不是兩人的主戰場。
須彌宮的攻伐雖是化險為夷,但肉身之戰卻是舉步維艱。
閻飍看起來氣質文雅,仿若翩翩君子,動起手來卻是霸絕天地。
相比起閻四夕的武法多變,演化出十三獸形和十八修羅,他始終以一式兵家印訣對戰。
任憑閻四夕變化多端,他卻是一招鮮吃遍天,演化出無數奇思妙想的兵器,將閻四夕的攻勢化解於無形。
須彌宮中百兵戰陣被破,閻飍當即生出感應,損失的魂魄之力,對一名絕世武徒來說聊勝於無。
他冷笑一聲,手中印訣終於再變,施展出現身以來的第三種武法印訣。
“佛家卍字印、百兵列軍印你都試過了,那就再試試蔣子文的儒家明心印。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
閻飍開口長吟,身後浮現一道聖人武影,雙手作揖行禮,周身有四書五經環繞。
閻飍伸指點出,聖人發出輕叱,閻四夕頓覺周身處處受限,如陷泥沼,一身實力難以發揮。
閻四夕彷彿立身天地棋盤之中,受到拳印影響,只能在其規矩內行事,拳法威力大受影響。
十三獸形、十八修羅一時間動彈不得,環繞閻四夕周身,發出掙扎的嘶吼聲。
砰!砰!砰!
面對閻飍的攻勢,閻四夕出拳的速度大大減緩,多次被其攻破防禦,如同沙包一般,肉身硬生生捱了數十拳,爆開一個個血洞,鮮血汩汩而流。
若非有兩大極境加身,配合“綵鳳朝陽展翅丹”,不停運轉氣機恢復傷勢,閻四夕怕是連站都站不穩,更遑論與閻飍激戰不休。
閻飍雙手掐訣,佛、儒、兵三重印訣不斷施展,其繁雜程度一點不比閻四夕的十三丹經、十八地獄圖錄差,甚至要超出一籌。
尤其是他動手時,每每卡在最合適的時機,以最合適的印訣來應敵。
明明只是簡單的一次殺招轉變,卻往往打得閻四夕應接不暇。
並不是說閻四夕修行的至高武法比他弱,而是二人境界相差甚遠。
閻四夕也沒有領悟到兩門武法的精髓,無法發揮出至高武法的真正奧義。
閻飍急攻之中忽然收拳,一個後撤步飄出數丈距離,雙手負後,冷眼相看,哼聲道:“看來子文並未傳授你五通神,否則你不會是這般姿態。”
“五通神?你施展的是大師父的武法?”閻四夕死死盯著閻飍,特別是他身後浮現出的五尊丈高武影。
閻飍淡淡地掃視著閻四夕,輕笑道:“他是父親最器重的閻羅軍主,昔年與我情同手足。五通神武法雖是當世最強的神通境武法,但他對我閻氏一族忠心耿耿,早就傳授與我,有何稀奇?”
閻四夕緩緩點頭,大師父是父親從小養在身邊的義子,對閻氏一族忠心耿耿,連十八地獄圖錄都是傾囊相授。
投之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將開創的五通神上交閻氏一族,此事不足為奇。
“你的佛魔一念間呢?”閻四夕臉色蒼白,從泥濘中緩緩站起身來,身上殺勢越發強盛。
閻飍對他爆發的殺氣毫無所覺,搖頭笑道:“百兵列軍印、佛家卍字印、儒家明心印,這是為兄剛才施展的三大殺招。
五通神武法中還有道家八卦印、法家九刑印。儒為皮,佛為肉,道為筋,法為骨,兵為血,五道殺招合一之後,才是五通神武法的至尊殺招。
你連釋儒兵三大殺招都無法應付,更遑論五通神齊出,還有什麼臉面,妄想窺探為兄的佛魔一念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