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押班在趙擴身側,聽了趙擴詔令,快步走到看臺前沿,高聲叫道:“聖上有旨,傳樸不侗、陳源到近前覲見!”
比武臺上的“宣贊舍人”聽了,即引著柳馬苑和樸不侗下比武臺,樸不侗明白朝廷的禮儀,不得已,也只有跟著下來,一路上卻盤算著如何在趙擴等人面前,爭取再比一場弓箭。
臨安居民見比武臺上的兩國代表下來,以為比試結束,陸陸續續也就回去了不少,但仍有很多極喜歡看熱鬧的,賴在原地不走,他們還想看看當今皇帝擺駕回宮的盛況呢!
樸不侗、柳馬苑在“宣贊舍人”的引導下,叩拜完趙擴後,坐一側韓侂冑擔心趙擴主動提及再比武之事,搶著先發話了:“兩位英雄今日在比武臺上精彩絕倫的比武,聖上甚為滿意,軍民漲了見識,開了眼界,為兩日後聖上的‘瑞慶節’增色添彩,回宮後,聖上對兩位英雄必有重賞!真是可喜可賀!”
韓侂冑說這話,其實是想堵住樸不侗的口,讓他不要再提什麼比弓箭的事了!柳馬苑聽了,當即再次跪下說:“小臣叩謝陛下隆恩!”
趙擴也知韓侂冑之意了,就是讓樸不侗和柳馬苑,不必要再比什麼弓箭了,早點回去,大家都舒爽。
於是趙擴微笑對柳馬苑說:“你起來說話吧,不必跪著了!”
柳馬苑謝過站起身來。一邊的樸不侗卻杵在原地沒動靜,金國正使完顏圖努著急,在一旁好心提醒說:“樸將軍,太師代大宋陛下問候你呢!”
誰知,完顏圖努不說這話還好,完顏圖努一說完,眾人都熱切的望著樸不侗,眾目睽睽之下,樸不侗心中的逆反心境便出來了,他暗罵完顏圖努:“老子在比武臺吃苦,你在旁邊看熱鬧,回去撈現成功勞,如今又來充什麼好人麼?老子不知道要回話麼?老子回什麼話?老子偏要說再打一場!”
樸不侗單腿跪下緩緩說:“謝大宋陛下厚愛!”說完回了一個金國的禮儀,眾人不約而同露出笑臉來,看臺上壓抑的陰霾一掃而空。
完顏圖努尤其高興:“這頭犟驢,總算是轉過彎來了!”
眾人還來不及高興完,樸不侗又說話了:“大宋陛下,我還有一個請求!”
趙擴聽得老大不快,礙於對方是金國副使的身份,強忍著脾氣問:“樸將軍有何要求,儘管說出來!”
樸不侗一說還有請求,完顏圖努如同五雷轟頂,臉色煞白,這真是惹事的孽障啊!非要惹出禍事來,你才幹休啊?完顏圖努氣得假裝連連咳嗽。
樸不侗哪會理會完顏圖努的善意?不管不顧地說:“剛才我和貴國代表,比試了拳腳和武器,各有勝負!我對貴國代表拳腳武藝,很是佩服,可是自古以來,弓馬騎射才是決定戰場勝負的主要因素,我想再向貴國代表學習一下弓馬武藝,才不枉出使貴國一趟!回國正可以指導本部人馬,使其武藝獲得提高,不知大宋陛下恩准麼?”
樸不侗字斟句酌,比以前的話文雅得多。這是他一路絞盡腦汁編了許久,才想出來的,為的是博得大宋君臣好感,准許他再比一場。
果然,樸不侗難得的文縐縐,在場大宋君臣均感意外,韓侂冑看趙擴臉色緩和不少,擔心他心軟立即答應了,忙介面說:“樸將軍武藝超群,還如此好學,令老夫敬佩不已!難怪貴國軍隊,勇不可擋!”
韓侂冑吹捧一陣後,接著笑著說:“只是這兩丈見方的比武臺,如何容得下戰馬?”
樸不侗說:“不必騎馬,比試射箭即可!”
韓侂冑還是說:“比武臺巴掌大地方,如何能比試射箭?”
樸不侗說:“在比武臺前方空地設靶心,我和貴國代表在比武臺上對著它射箭,不是一目瞭然麼?”
趙擴朝前方遙望了一陣,此時介面說:“臺下臨安居民還沒散盡,射箭恐怕傷到旁觀者!”
完顏圖努及時回話說:“大宋陛下對子民之仁義厚愛,感天動地!”話裡話外,有責怪樸不侗不顧他人死活之意。
樸不侗對完顏圖努瞪眼說:“完顏正使舞文弄墨是一把好手,不曉得我們武將,箭頭想射東就射東,想射西就射西,如果射箭傷及旁觀者,還能上馬為將?”
樸不侗只想著痛快地懟完顏圖努,沒想到自已的話,大大冒犯了趙擴。趙擴氣得七竅生煙,做聲不得。
韓侂冑心中也大怒,暗罵:不知死活的東西!大宋朝廷顧及你的臉面,委婉勸你罷手,你不知死活,冒犯我大宋皇帝,不給你一點厲害瞧瞧,你還真以為我大宋無人耶?
韓侂冑登時改變了主意,含笑對趙擴說:“陛下,樸將軍盛情相邀,我朝若不接受,豈非無理?不如讓陳源陪他再比一局!”
趙擴對樸不侗厭惡已極,當下對陳源說:“陳源,對樸將軍的邀請,你有什麼想法嗎?”
趙擴的口氣好像是徵詢柳馬苑意見,其實這哪是垂詢,分明是下命令,但地位越高的人,講話越有水準,柳馬苑哪能不明白這個道理?
趙擴問完話,按理,柳馬苑應該跪下回答“小底遵旨才是!”
可柳馬苑跪下回答的是:“陛下,小底不能射箭!”
柳馬苑的話一說出口,在場所有人都大吃一驚。
原來,柳馬苑自附有靈性開始,致力於修煉,從未涉及過武藝,更沒有練過什麼騎射功夫。樸不侗在比武臺叫嚷著還要比射箭,柳馬苑就暗叫不好,可此事他不能明說,否則一位大宋禁軍士卒,不會射箭,不是當眾打大宋君臣的臉面,傳出去讓人笑掉大牙!柳馬苑是多麼希望趙擴、韓侂冑他們推脫掉樸不侗的要求!可如果推不掉怎麼辦?從比武臺下來到看臺上來,柳馬苑一直在努力盤算著解決方法。剛剛思慮妥當,趙擴就對他當面提出了問題!柳馬苑只得按照自已的計劃,順勢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