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昂著小腦袋,嘴掛油壺似的反駁道:“二姐姐比我大,所以她不饞這個糖塊兒吃。”
“但我還小呀,所以得多吃一塊兒,這樣以後我也就不饞吃的了。”
聽的小兒子這麼一番辯解,苗採荷都一時不禁懷疑起來。
這小兒子的腦袋,何時變得這般靈光了。
竟然講出來的理由,都讓人找不出錯處來。
真當是小嘴變得厲害了。
不過可能也只是對吃的這樣而已。
苗採荷心裡覺得好笑,但還是想了一個法子,拒絕了小兒子這般饞吃的渾樣。
畢竟這糖塊兒吃多了,確實對牙齒不好。
偏偏這小崽子,又獨愛這樣甜膩的東西。
要是一個沒看住,還真能被他全偷吃了去。
所以為了小崽子好,苗採荷只能這般對他說:“還記得你大哥哥和你爹前幾日說的話嗎?”
林知秋哪還記得那麼久遠的事呀。
畢竟對於他來說,只要過了今天那就是過去的事了。
不過既然娘提起這個,林知秋還是垂著腦袋細下的想了又想。
隨後才緩緩的吐出:“就是那兩日,大哥哥和爹故意用我嘴裡要長蟲子的事,來嚇我的那次。”
“娘,你說的是不是這個呀?”
苗採荷見小兒子想起了,這才點著頭,把兩件事聯合在了一起。
同他說道:“那你覺不覺得他們沒故意嚇你呢?”
“就是故意嚇唬我的,當時我都哭了,娘你明明有看著的。”林知秋氣哼哼的,撅著小嘴反駁道。
隨後就聽到他娘說:“嚇唬你,也只是為了讓你長記性而已。”
“誰叫你不是在纏著討糖吃,就是在吃了糖之後不潔牙漱洗。”
“所以這樣的孩子,嘴裡長出蟲子來是遲早的事,你想變成這樣嗎?”
林知秋當然不想了。
而且聽他娘這樣篤定的說,他自己都有些被嚇得哆嗦了起來。
心裡也產生了害怕。
因著有這種情緒干擾著,所以林知秋也忘記了,前頭向他娘再討要一塊兒糖吃的事。
轉而是掛著淚珠子,有些怕怕的撲進了苗採荷的懷裡。
等小兒子那綿軟的小身子,撲進自己懷裡埋好後。
這躲藏在上頭不易被察覺的地方,苗採荷終是露出了一抹深邃且得逞的笑。
不僅是為了自己哄騙小兒子成功,感到高興。
更多的是慶幸,阻止了這小傢伙貪吃糖的興奮勁。
不然真耐不住他的撒嬌賣萌,讓他造作下去的話。
怕是不肖幾日功夫,就會哭著跑來喊牙疼了。
所以這事完美解決後,苗採荷自當是語氣軟和的,抱著小兒子哄了又哄。
過了好一會子,懷裡的啜泣聲才漸漸小了。
剛巧這時,屋外也響起了兩道腳步聲。
一前一後的進了灶屋來。
苗採荷不用抬頭,便也知道兩人是誰。
所以直接提了笑的問道:“這去菜地看的咋樣了?是不是我說的沒唬人。”
一聽媳婦兒這樣說,為先前在飯桌上懷疑人的林榮生。
也不由得,生出了些許的不好意思來。
但他還是撓了撓後腦勺。
坦白的說出了,自己剛才在菜地裡所看到的場景:“確實如你所說的那般。”
“咱家菜地裡的菜苗子都已經拔芽了,而且個個兒長得鮮嫩愈發,瞧著就是好吃的樣子。”
“而且也比你前頭跟我們說的,還要高了那麼一小茬兒。”
聽著又長了一小茬子。
正坐在灶膛前抱著孩子哄的苗採荷,也不由的露出笑來。
她輕輕的勾了勾唇,這才道:“長著就是好事。”
“反正對於咱家來說,能在冬日之前吃上自己種的蔬菜,沒的比這個更好的了。”
一旁聽著爹孃談話的林嬌嬌,心裡卻道:
要是等明兒早了,說不定還有更大的驚喜在等著你們呢。
只不過這事她暫且不說。
畢竟深藏功與名的人,是不會把這樣的功勞,主動往自個兒身上貼的。
再說林嬌嬌也不缺別人的誇談,而且她也不是那等子個愛慕虛榮的人。
主要是這個驚喜吧,她也沒法子說出去。
不然到時候要是引得家裡人對她產生了懷疑,那就不好了。
解釋也解釋不通的。
為了避免節外生枝,所以林嬌嬌就不打算說出來了,讓他們自個兒去發現。
這樣的驚喜,比得人主動說出來的更讓人欣喜萬分。
是以此,當幾人再次圍繞著菜苗子拔芽又長高的事說起來時。
林嬌嬌也適宜的,湊了幾句熱鬧話。
一家人樂呵呵的,擠在這燃著溫度的灶屋裡頭,聊了許久。
只把這茬兒事的熱鬧話,給聊的差不多了。
苗採荷才催著林榮生,趕緊逮著這飯後的空閒功夫,去給四鄰把東西送了。
不然等會子,午食都吃完了,還沒給人送去的話。
怕是就要等到下午頭了。
這農家人基本上沒見天歇的,都是早不逢太陽時,就出門幹活。
一直幹到快到晌午吃飯時間了,才趕著回來。
匆匆的刨了幾口飯,便又下地去了。
所以為了不耽擱大家幹活的時間,只能緊著給送了。
在自家漢子拎了東西,走了後。
苗採荷把手裡已經哭著睡了過去的小兒子,給抱進了裡屋的炕鋪上。
又拉過旁的被褥子,給人蓋好後。
她才輕手輕腳的出了屋子,順帶還給關攏了門。
只不過還是淺淺的,留了一道縫隙口子。
這只是為了,方便在院子裡做活兒計的時候,能聽到裡屋的動靜。
剛出了來,苗採荷就看到了正在拾掇板車的大兒子。
她小聲的問了一句:“這套板車是要去哪裡?”
林知延聽聞孃的聲音,手上的動作也沒停。
轉而回答道:“爹不是說要去山上打些柴回來嗎?”
“我想著,趁著爹出門去給四鄰送還東西的這空閒功夫裡,趕緊把這板車給拾弄出來。”
“到時候等人回來了,直接套了板車就能走。”
聽到大兒子這樣說,苗採荷也想起了,昨晚上睡前同自家漢子說的話。
不過人既然都已經把這事兒安排好了,她也就不必再叮囑其他的了。
只需要在他們走後,好好的把家裡拾弄好,把孩子們帶好。
到時候柴火打回來了也足夠了,就不用再去打了。
見大兒子還要忙活收拾板車,苗採荷便轉身進了灶屋。
想著給兩人燒一壺茶水,到時候好灌進長竹筒子裡。
讓他們帶上山去,渴了也能及時喝。
即便是不夠了,回來送柴的功夫,還能再給打上一筒子的熱水。
反正人是渴不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