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8章 施粥

再往南便已經是劍山山脈,倘若這批大寧皇朝的流民得不到救助,恐怕就再也沒有活下去的機會了。

畢竟,饒是聞堅這樣的引氣修士,想要翻越劍山,也不算輕鬆,更遑論這群飢腸轆轆的凡夫俗子。

但在這批市民眼中,混亂嘈雜的流民令人恐慌、厭惡。

隨著一匹快馬飛奔入縣衙,一官員模樣的人頭戴頂烏紗帽,身披硃紅色官袍,自人群中出來。

聞堅瞅著這官員焦頭爛額的y樣子便知道此人事前根本沒有什麼關於流民的訊息,乃至於如今毫無準備。

這人乃是此處的縣官,身高八尺,面上白淨少鬍鬚,身穿一件黃色麻花,看起來也頗有些威望。

按照常理,朝廷必然是要告知地方,某處有流民,吩咐安置。

並且要大開倉癝,賑濟災民。

如今瞅這模樣,估計是出現了不少不甚清明的吏治。

除了這名縣令外,再有一名像是看起來是農村的代表。胼手胼足,只是年過花甲,看來許是幹了大半輩子的農活。

“諸位且安靜……安靜一下。”

那縣令咳嗽著,身旁那老鄉紳眼中一點油煙似的精光,死死的盯著這群流民。

要知道,若是真允許他們放下來,受傷最大的自然就變成他們這些本地的農民了。

畢竟城鎮裡的衙役、以手工業、商業為生計的小市民主要靠自己這些土老帽提供糧食。

面對這些災民,金銀財寶、綾羅綢緞尚不如一個番薯管用。

此種情況下,真正損失的,只有自己的族人。

自己的糧食沒多少,哪能全給他們?

何況這些糧食是他們一顆一顆種出來的,對糧食的態度自然不像這些城中的闊人閒人老爺一樣視之如泥沙。

老鄉紳的大腦快速的運轉,老年人特有的渾濁瞳孔中微微尋思著什麼。

到時候酒店掌櫃劉潭功和這滅門的縣令未必不會向自己施壓,說著些什麼“苦一苦農民,罵名他們來擔”之類的蠢話。

要知道,並非這位老農夫是鐵石心腸,只是事實上風險往往由他們承擔。

那縣令雖然說到安靜,但卻再憋不出半句話來。

聞堅知道,這官吏也不敢同老鄉紳鬧僵。

在一個社會中地位較高的群體必然是最終掌握生產力的人。

說到底,大寧皇朝是一個農業國,老鄉紳幾乎代表了此地農民的意志。

若果真同他們鬧僵,恐怕到時候是真不好收場。

顯而易見,此時縣令也正在進退維谷之間,不知如何是好。

正當縣令、老鄉紳、劉潭功與流民四方勢力相互對峙之時,宋潭功忽然打破了眾人的沉寂沈靜。

“小可劉潭功,略有薄資,願支援各位遠道而來的鄉親們。願盡地主之誼。”

那一個個流民臉上露出希冀的神采來,彷彿此時這宋潭功便是他們的再生父母一般,這倒也是自然的。

聞堅心中一陣疑惑,這劉潭功莫非是失心病瘋了。

如此看來他便要傾家蕩產,畢竟從這酒店的規模便能猜出其流水,這樣搞,必定關門。

除非,聞堅隱隱約約猜到一些端倪,

唯一說得過去的解釋便是此人並不靠酒店經營生活、以之為生計。

只是如果不以酒店為生計,那他開酒店做甚?

此方亂世,除了少數“何不食肉糜”的膏粱子弟,其他稍有見地的人絕不會為了自己的一些閒情逸致、這等雞毛蒜皮的小事而開一家酒店的。

畢竟那些茶水費、僱傭夥計的費用也不算小數目。

當此亂世,人人自危,多一份積累多一份保障。

誰會有錢閒的沒地方花呀?

如果開設酒店不為了盈利,那麼目的便不多了。

錦衣夜行,飛魚瞻京。

這是聞堅穿越之前所瞭解的明代特務機構的簡要描述。

錦衣衛會開設一些酒肆勾欄,放些人手來監測天下動向。

這劉潭功看起來並不像朝廷的人,因為如果他真是朝廷的人的話,就不會吟誦出方才那一首法是帶有反叛地位的詩句來。

“世事只若一棋譜,誰共高樓此棋賞”。

當真狂妄。

聞堅估摸著此人恐怕是一個綠林強人,走些見不得人的生意。

不過今日此人開倉放糧,這都似乎挺像那些兒時聽的那些演義故事中各個劫富濟貧,仗義疏財的好漢。

不過那些終究是理想化而後的來的。

知道他有沒有作奸犯科,殺人越貨,當然,這肯定是做過的,不然至少連這座酒店的流水他們也維持不起。

聞堅在人群中看著,卻仍不清楚此人發糧食的用意。

莫非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聞堅盤算著,此人發糧食絕計沒有切身的利益可以得到,反而會給自己帶來麻煩。

那一個個視人命如草芥的匪徒,和那些替天行道的好漢的身影在聞堅腦海中交相輝映,一時分不出。

也罷,我且先看著。

隨著劉潭功一聲令下,那縣令、鄉紳面面相覷,心中慶幸。

幸好有個冤大頭替自己付費。

二人又隱隱覺得,不是很對味兒。

你個破開酒店的,憑啥這麼多東西?

難道說,咱城裡面就你一個好鳥?

不過他們大概也曉得這劉潭功跟腳強大不好惹,更何況說到底是劉潭功幫他們解圍,是一項不可多得的一舉。

若是自己還想著劉潭功可能有什麼齟齬,就顯得不識抬舉、氣量忒狹窄了些。

所以也樂得見到這種麻煩事被劉潭功解決,便雙雙拱手,讚了一聲:

“劉兄高義!”

便下令大開城門,流民如同蝗蟲過境一般湧入城中。

聞堅在一旁看著那酒店中走出七八個店小二,個個身強體壯。

去分發建設施粥涼棚,放置食物,一通操作井井有條。

這絕不是尋常店小二、傢伙計所能做到的。

聞堅暗自思慮在古典時代,讓一隻1000人的部隊能夠走齊正步,那麼這支部隊就會是一支精銳中的精銳,訓練他們的人可稱為當世名將。

而現在劉譚工所組織的確實讓一群被僱傭的人能夠在這種突發情況下有條不紊的組織這種類似於賑濟災民的活動,的確令人驚訝。

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