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7章 取捨

聞堅聞聲過去,但見這群人各個面黃肌瘦,彷彿地獄裡的餓死鬼投胎,尖聲細語,眸子裡帶著些淒涼哀慼的神色混著道道血絲,別提有多可憐了。

“大爺,行行好吧,我們已經好久沒吃上一頓飽飯了。”

“孩兒他娘快餓死了,天可憐見。”

“……”

這烏央烏央一片人,約莫萬餘。

說實在的,這樣的人數已經不是小數目了。

要知道這可是在封建時代,人口並沒有現代社會那麼密集。

比如像漢朝時期一個縣,一個大縣境內全部的人口也不過1萬人左右。

而東漢十三州中的雍涼二州,合起來也不過數10萬之眾。

更何況這些人並不像本地的人,這一路上這些人必然會有一些損耗。

或饑饉,或盜賊,或酷吏,或佞官。

更兼荒年大疫,野獸炎涼,恐怕死了不少。

這批人以前可能會有兩萬人吧。

這批人不遠千里,行至此處。

想必是家鄉有災年,附加課稅繁重,只能背井離鄉四處遊蕩,乞討存活。

歷史上也很常見,每逢災年便會有一批人跑到他鄉的尋求生計。

清末的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便是如此。

本來鎮子上的那一眾市民個個面色悠閒,自在愉悅。

但一見這批人衝入鎮子大門便紛紛驚慌失措起來。

要知道這些災年來這傢伙根本就是一群過境的人形蝗蟲。

恐怕這些個鎮民要大出血一番。

甚至會帶來本地治安的極大動亂,造成流血事件。

若是他們中少些婦孺,也很容易成為一批流寇。

或許是出於趨利避害的本性,這些人臉上露出一副嫌惡外加厭倦的神色。

大概是這些災民察覺到了本地人臉上的嫌惡,他們的面孔間浮現的是那些窮苦人最常見的表情,那種既悲苦又無可奈何的神色。

這些人讓聞堅想到以前他看過的非洲紀錄片兒,一個個人形生物皮包骨頭,只有一個腦袋。

因為頭骨的很大配合他們的身子,看起來奇大無比,不甚協調。

現在想不到竟然也算見到真人了,雖然是機械聞堅幫自己傳傳過來的畫面。

卻看那宋潭功、諸葛名莊如何處理了。

這也是顯示他們手段或者性格的重要時刻。

這批災民可不是本地的居民,他們吃飽之後便會走了。

畢竟安土重遷是小農最常見的思想,他們不會留下來成為宋潭功的爪牙。

即便他餵飽他們,或許可能會有少數人留下來,但這遠遠彌補不了宋潭功所付出的糧食。

這樣的思考方式似乎是非常功利的,因為這是在衡量人的價值,用有形之物。

只可惜不同於現代社會生產力高度發達,人的權利得不到全面的保障,應然與必然的矛盾在這種情況下顯得極為隔離。

那麼現在宋潭功會如何處理呢?是將他們隔絕在外,保衛自己的家園;還是說仗義疏財寧願自己失去很多財帛也要救活他們。

按道理講,這位宋財主、宋老闆的的錢也不見得全然是正當取得的。

手上也可能留著長工們的血汗,可能是不合道理的。

只是聞堅有他的道理,宋財主自然也有自己的道理,卻也不見得誰的道理又比誰更高貴一些呢。

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