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章 武舉

大漢四年三月,鄴城外熱鬧起來,馳道上來來往往大都是騎馬掛箭的武人。城裡的客棧早已住滿了人。還是有許多人沒有地方住,陳燦命曹雲將禁衛軍團的營地騰出一部分安排這些舉子住進去。

這次武舉採用先武比再文試,只有比武進入複賽才能夠參加文試。最先考核的是力量,是初步的篩選。陳燦命人做了許多個不同重量的石鎖。舉起一百斤以上的可以晉級下一輪。任何人都可以挑戰最重的石鎖,五百斤。挑戰成功後直接進入複賽。現在漢國的軍隊中,也就陳燦可以舉起。這種熱鬧的場面永遠不會缺少紀嫣然。陳燦陪著紀嫣然坐在校場的高臺上。看著下面舉子測試的情況。舉起一百斤的石鎖並靜三息還是難倒了不少舉子。許多人因為沒有舉起而頓足捶胸,還有一些人感到不服,認為武藝是依靠技巧而不是力量,但是參加過生死搏殺的陳燦深知,在上萬人的戰場上,所有的技巧其實用處並不大,主要依靠的是力量,經驗。騎兵是槍沉馬急。在絕對的力量面前所有的招式都不管用。上午,陳燦並沒有發現讓自己眼前一亮的人。並沒有人挑戰五百斤的石鎖。

下午陳燦繼續在校場的高臺上坐著。忽然聽到一陣喧譁之聲,陳燦回頭對小賢子說道:“去看看”。不大一會兒,小賢子回來向陳燦回稟道:“有一名舉子,沒有舉起一百斤的石鎖被淘汰,心中不服,就與監考的軍士理論,說什麼為將者用謀略智慧讓敵人屈服而不是憑武力與敵廝殺,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其實是兩敗俱傷,比不能稱之為勝利”。陳燦聽完後,覺得這名舉子有點意思,就命身邊的紀城去會會這名舉子。

這時,有軍士來報,有一舉子挑戰舉五百斤石鎖。陳燦頓時來了興趣,帶著紀嫣然來到挑戰的場地。看到一個身高近兩米豹頭環眼,虎背熊腰的大漢正在坐著準備。陳燦問身邊計程車兵道:“有沒有此人的資料”。士兵回到:“稟陛下,此人名叫牛二虎,是汝州的一名獵戶,其他的就沒有了”。陳燦轉頭看去,只見大漢單手握住石鎖,單膀一用力,將石鎖舉過頭頂,踉蹌了一下沒有堅持住,將石鎖丟了下來。然後不好意思的撓撓頭,甕聲甕氣的說道:“俺從昨天到現在都沒有吃飯,所以沒舉好”。陳燦也來了興趣,對牛二虎說道:“你要是吃飽了飯能舉多重的”。牛二虎道:“俺也不知道,俺只抬過大石頭,這玩意是第一次舉,俺舉的大石頭可比這大多了”。陳燦吩咐士兵道:“帶他去後面軍營,拿些大餅和肉食給他”。隨後陳燦又坐回到高臺上。不一會,剛才計程車兵過來稟報:“陛下,您過去看看吧,這個大漢太能吃了,已經吃了二十張大餅、五隻肥雞,說還沒有吃飽”。陳燦還沒有反應,旁邊紀嫣然來了興趣,說道:“快帶我去看看”。陳燦來到營帳後,看到牛二虎左手一張餅,右手一隻雞,吃的是津津有味,陳燦見狀問道:“二虎,你一頓到底能吃多少”。牛二虎放下手中的大餅和燒雞,擦了擦手說道:“俺也不知道,俺從沒有吃飽過,就是因為從小太能吃了,父母養不起我,將我丟棄,我是吃百家飯長大的”。紀嫣然母愛氾濫,又命人端來一盆餅和五隻肥雞。這些都吃完後。牛二虎說道:“總算嚐到吃飽的滋味了,多謝二位大人”。然後又說道:“讓我歇一會,我還要再去舉那個石頭”。待了一會,牛二虎又來到五百斤石鎖的場地,這時場地邊已圍滿了人。這回牛二虎沒有單手去舉石鎖,而是一手一個,雙膀一較力,大喝一聲,穩穩的將石鎖舉過頭頂,又穩穩的走了幾步。這時四周爆發出巨大的喝彩聲。放下石鎖後,陳燦問道:“你平時打獵都用什麼武器”牛二虎道:“石頭,大樹,有什麼用什麼”。陳燦接著問道:“你願不願意到我手下做事”。牛二虎道:“管飽嗎”。陳燦道:“想吃多少吃多少”。牛二虎道:“成,以後我的命就是你的了”。陳燦召來陳十一,讓他先帶牛二虎回羽林軍大營。

回去又呆了一會兒,紀城回來對陳燦說道:“陛下,發現了一個奇葩名叫孫軍,武力很弱可是精通兵法戰策,剛剛比試了一番戰爭推演,差點輸了個全軍覆沒,人才啊”。陳燦想了想說道:“讓他不用參加武比,直接參加文試”。看完第一天的武試後,陳燦回到軍機堂,看到幾位將軍正臉紅脖子粗的爭著什麼,陳燦問道:“爭什麼呢”。陳一道:“臣看中了一個武舉,曹騰將軍也頗為欣賞,說什麼要將其要到自己麾下,臣不服,因此正在理論”。曹騰道:“這就各看本事了”。其他將軍也紛紛說道:“總不能這優秀的都被你們選走,總得給我們留幾個”。陳燦道:“都先不要爭,把你們看上的舉子名字記下來,到武舉結束後再統一分配”。

從軍機堂出來,陳燦準備到羽林軍看望牛二虎,一進營帳,就看到圍了一圈人,牛二虎在中間正大快朵頤,田壯看到陳燦後連忙施禮說道:“陛下,從哪兒找的這麼一個壯漢,一個人趕上我一什人的飯量”。陳燦道:“先留在你這兒,別虧待他,將來朕有大用”。隨後幾天,又有幾個人舉起五百斤的石鎖,陳燦都直接將其留下。

氣力比拼後,所有的舉子就要捉對廝殺,最終武比落下來帷幕。第一名是來自撫州的名叫伍成鋒的舉子。第二名是來自陳州的曲陽侯吳昭最小的兒子吳化文,第三名是戰死湧塘關的榮國公楊天霸的孫子楊興。

武比後是弓箭騎射,來自汝州的獵戶薛子華,也是舉起五百斤石鎖的力士。將軍中最硬的六石弓拉斷,最後陳燦將自己的十石弓借給他,以一手七星連珠箭法獲得了冠軍,伍成鋒排名第二,定州人士趙成名列第三。

舉子休息兩日後,就要進行最後一項文試,首先考校的是兵書戰策,然後是諸將通舉子進行的戰爭推演。孫軍在戰爭推演中連克漢軍多員大將,最後陳燦親自下場,利用比他多出的上千年的知識,才贏得來勝利。最終孫軍獲得了文試第一名。楊興獲得第二名,潮州一名農戶子弟周旭獲得第三。最終經過綜合評定。武舉狀元是楊興,榜眼是伍成鋒,探花是薛子華。

武舉結束後,陳燦在皇宮大殿接見了武舉前五十名,這些人要成為低階軍官分派到各個隊伍。狀元楊興分到曹騰麾下,榜眼伍成鋒分到陳一手下,薛子華陳燦留給自己,同時留下的還有孫軍和其餘幾個舉起五百斤石鎖的舉子。剩下的舉子都到下面的部隊做了低階軍官。陳燦對他們說過漢國的軍隊升遷都是靠立軍功得到的,漢國的軍隊沒有論資排輩這一說,只要有本事,連升三級都有可能。

把孫軍留在身邊,陳燦看重他對戰場形勢有敏銳的判斷力,具有成為儒將的潛力,他和王猛可以成為陳燦在軍事上的智囊,待到他們逐漸成熟後,會讓他們去軍中歷練。現在陳燦手下帶兵衝鋒的將領有很多,能做為統帥,運籌帷幄,從戰略的角度進行指揮的只有紀城。陳燦希望將此二人也能培養成一方統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