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1章 來自御史大夫的示好

與魏秉文結盟,看中的就是皇太后在後宮中一支獨大,若真出了兩宮皇太后的事情,結盟是作用相對也會減弱。

江景辰不希望這樣的事情發生,卻又無力阻止,只能將希望寄託在皇太后的身上。

今日若非呂恆無意間提起這件事,他根本就不知道宮裡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經此一事後也讓他意識到了宮裡宮外的差別,同時更加堅定了要幫白芊禾上位的決心。

帝王的一言之堂,能幹只是要素之一,並非是上位的關鍵,重要的是把握住聖上的動向,以此來揣摩聖心,從而替聖上分憂,做一些讓聖上心喜之事。

只有得了聖心,官才能夠升得快,否則單是靠埋頭苦幹熬資歷,等到鬚髮皆白都不一定能身居高位。

無論身處何地,不懂溜鬚拍馬曲意逢迎的下屬,都不會得上官喜歡,更不會有太高的成就。

想到此處,江景辰不由得長嘆道:“要不是事先與魏秉文結盟,眼下倒是可以向聖上提出兩宮皇太后的建議......哎,天意弄人,當真是計劃趕不上變化!”

萬金想了一會,開口道:“公子若有意,待聖上回宮後再去說也不算遲吧?”

江景辰搖頭道:“有些事情可以兩頭討好,有些事則不行,貴太妃與皇太后之間只能選一個,我既然先選了皇太后,那就不能再去選貴太妃,否則極有可能兩邊都撈不到好處。”

萬金回應道:“既然如此,要派人去盯著沈家嗎?”

江景辰搖頭道:“不必了,但凡有個風吹草動都去盯著,多少人也不夠用。眼下是貴太妃和皇太后兩尊大佛過招,無論結果怎樣火都燒不過來,咱們這樣的小魚小蝦就別去摻和了。”

宮裡發生的事情能夠影響到宮外,而宮外發生的事情影響不到宮裡。

江景辰為了不暴露事先得知訊息,與往日一樣照常起來進宮早朝,得知休朝後也是裝出一副才知曉的模樣。

一次休朝,讓文武百官嗅到了不同尋常的味道。

各主官、主將在得知休朝之後,急匆匆趕回到衙門,緊急喊來得力的下屬,鄭重交待了一番,以至於使得各個衙門官吏有種山雨欲來風滿樓之感。

因著遇上了貴太妃一事,吳王世子的死也最終也只不過是雷聲大雨點小,除了吳王依舊日以繼夜的追捕這兇手的蹤跡之外,其他衙門都在休朝這日恢復了以往的常態。

御史臺。

御史大夫孫敬遠在交待了一些事項之後,單獨把江景辰留了下來,寒暄道:“在御史臺當差這些日子可有覺得不適之處?”

江景辰拱手道:“多謝大人關切,下官並無不適之處。”

孫敬遠捋著短鬚,笑吟吟說道:“除了瑜兒之外,你便是御史臺最年輕的御史,既不是出自國子監,也非正經科舉入仕途,初入官場,若有不懂之處,儘管來尋老夫。”

聽到“老夫”這般自稱,江景辰下意識望了他一眼,心中詫異之餘,當即回應道:“多謝大人厚愛,下官若有不懂之事,定來向大人請教。”

孫敬遠滿意點頭,緊跟著道:“你是個好孩子,當初退婚之事想必也曾聽你父親說過了,心裡可曾怨恨過老夫?”

江景辰回了句“不敢”,緊跟著說道:“當年之事父親並未多說,下官也只是知道兩家婚約已經解除,具體緣由卻是不瞭解。”

當年孫家上門退親時,他遠在錢塘縣,一心所想全是如何保命,以及保命之後該如何復仇,對於所謂的親事根本就不曾在意過。

反倒是孫敬遠突然舊事重提,讓他莫名有種不安的情緒。

孫敬遠聞言,輕嘆一聲,解釋道:“當年的親事老夫是極為願意的,哪怕初聞你病重,老夫也未曾想過要上門退親,直到一年之後,你父親私下來找老夫,說是你在錢塘縣病入膏肓命不久矣,並以擔心影響雅兒名聲為由,勸老夫前去退親。”

有個病死的未婚夫對於女兒家來說不是什麼好名聲,更何況當時雅兒也只幾歲之齡,背上這麼個名聲,指不定就會傳出剋夫的流言,影響不可謂不大。

作為父母,哪裡忍心讓孩子背上這麼個名聲,於是在經過全家商議之後,次日便上門提了退親之事。

“哎!現在想來,當初老夫也是中了你父親的計,才會做出那樣有失體統之事。”

“大人所言中計,是指?”

江景辰有些疑惑,這跟他從父親口中所瞭解到的事情並不一樣。

怎麼聽著,像是父親在算計著什麼?

孫敬遠氣憤道:“當初即便要退親,也該是你父親來孫家與老夫商議,若不是因你父親依仗老夫對他的信任,拿話狠狠戳老夫的心窩子,老夫也不至於在思慮不夠之下上門退親,雅兒也不會背上不好的名聲,那時候她才七歲,能懂些什麼......”

當年孫家退親之後,坊間說什麼樣話的都有,無一不是指責之語,就連年僅七歲的孩童拿來編排,說是:孫家嫡女出身尊貴,但命格不好,沒成親只是影響未婚夫一人,真要是娶過門,怕是會影響到威遠侯一家。

“老夫反應過來後為時已晚,退親之後老夫便背上了趁人之危落井下石的名聲,雅兒也被傳成了命格不好、禍害門庭的女子......自那之後老夫便與你父親割袍斷義、劃清界限恥與為伍,倒是對你,老夫還是十分滿意的。”

流言猛於虎,鋒於刀劍,這是江景辰一早就知道的事情,但他沒想到當年的退親之事竟會有這樣的隱情。

也難怪當初孫懷瑜會說是他害了孫雅,這事兒要是從一個哥哥的角度去看,倒也不是不能夠理解。

只不過,現在說這些,是想幹嘛?

“不知大人與下官說這些話,是有何深意?”

“景辰啊,你未免也想得太多了些,老夫能有何意?不過就是與你閒話家常,望你知曉當年之事後能夠明辨是非,無論是你,又或者是雅兒,都是苦命的孩子。”

孫敬遠唏噓不已,想到常年待在家中足不出戶的女兒,心中更是一陣陣的抽疼。

江景辰在腦海中回憶著,孫家是在他回到錢塘縣一年之後才上門退親,而在那時他的身體雖不曾好轉,但無論是外祖父還是舅舅,都不曾想父親提起過他的病況。

所以,病入膏肓命不久矣之言,是從何處傳到父親的耳中?

又或者說,父親為什麼要用這樣的理由誘逼孫敬遠主動上門退親?

能夠定下娃娃親,足以說明兩家之間的情誼,看似處處在為孫家考慮,可實際上為的是什麼,那就只有父親自己知道了。

“大人教誨,下官必定銘記在心。”

“如此甚好。”

頓了頓,孫敬遠接著說道:“此地非是閒話之處,你先去忙吧,改日老夫邀你上門,到時再與你秉燭長談。”

剛才還說閒話家常,這會又非是閒話之處,說什麼邀請上門秉燭長談,這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這是在示好?

還是說另有目的?

江景辰想不出個頭緒,暫時壓下心頭疑惑,應聲道:“是,下官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