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渺渺確定自己手裡那套才是真的,所以看著二皇女就和看跳樑小醜一樣。
茶具呈了上來,在場的人都看著二皇女手上的茶具,讚歎道:“這茶具光澤明亮,做工精細,真乃世間極品。”
鳳後眯起眼睛看著二皇女手中的茶具,他怎麼記得渺渺也送了他一模一樣的?
二皇女讓人把茶具給鳳後拿了過去,鳳後淡淡地說:“放到旁邊吧。”
二皇女得意道:“這套茶具可是我讓人從梁城買回來的,世間只有一套,在我手中也是浪費,不如獻給鳳後。”
凌渺渺:“咳咳。”
你是真的,我是假的?
二皇女又問道:“太女殿下給鳳後準備了什麼禮物?不妨拿出來讓我們大家瞧瞧。”
凌渺渺看了看自家父上旁邊的茶具,又看了看二皇女,既然她非要看,那就別怪自己不給她留面子了。
凌渺渺說道:“來人,去把本太女為父上準備的禮物帶過來。”
鳳後宮中的人連忙出去拿,沒一會兒就帶著那套和二皇女送的一模一樣的茶具過來了。
二皇女眉心一跳,有種不祥的預感。
不過她還是說道:“快把紅布拿開讓我們看看。”
宮人跪下,把托盤高高舉起,另一個宮人拿去了蓋在茶具上的紅布。
“什麼?太女殿下和二皇女送的茶具居然是一模一樣的。”
“方才二皇女說這茶具只有一套,太女殿下莫不是送了一套假的給鳳後?”
“噓,誰是真的誰是假的還不一定。”
托盤下面還有一張疊的整整齊齊的宣紙,二皇女看見凌渺渺送鳳後的和自己送的一模一樣嘲諷道:“太女殿下,雖說這世間僅有一套的茶具被我買走了,你也不用買一套假的送給鳳後吧?”
凌渺渺笑眯眯的:“二皇姐莫急,誰手裡那套是假的還不一定呢。”
二皇女心中慌的厲害,她讓人去梁城買茶具卻被得知那套世間僅有一套的茶具早就被人買走了。
無奈,她只能花大價錢讓人仿製了一套出來,從外觀來看她手中這套就是真的,可若是懂行的人來看,一眼就能看出是假的。
她只能祈禱宮中的人不識茶具,這樣她就能說凌渺渺手裡那套是假的。
但偏偏怕什麼來什麼。
凌渺渺朝著女皇和鳳後的方向說道:“母皇,父上。前些天兒臣聽說梁城出了一套能自動控制茶溫的陶製茶具。”
“這茶具倒入熱水蓋上蓋子過幾個時辰再喝還是熱的。”
二皇女死死盯著她,心漸漸沉到了谷底。
莫不是凌渺渺就是那個買走這套茶具的神秘人?
那她這番行為在其他人看來豈不是很可笑。
“兒臣想起父上尤愛品茶,所以託人去買了這套茶具回來。”
鳳上看著凌渺渺一臉欣慰:“吾女有心了。”
二皇女臉色唰的一下就白了,但還是嘴硬道:“哦?原來太女殿下也聽說了這套茶具,只是誰手中是真,誰手中是假還需試一下才能知曉。”
她朝著女皇說道:“母皇,不如就讓人把熱水倒入裡面,看看茶具是否如太女殿下所說過幾個時辰再喝茶時茶還是熱的。”
她只能賭了,賭凌渺渺手中那套也是假的,這樣兩個人一起被戳穿也不至於太尷尬。
上面的人思考著,底下的其他人也在議論紛紛。
“不如就按二皇姐提議的,將熱水倒入其中,一個時辰以後就能見分曉了。”
女皇和鳳後對視一眼,把凌渺渺的那套茶具也拿了上去,接著讓人端了一壺熱水過來倒入其中。
左邊女皇旁邊的是二皇女所送的茶具,右邊是凌渺渺送的。
宴會接著進行,但是眾人卻都盯著女皇和鳳後前面的兩套茶具,他們也好奇太女殿下和二皇女兩人誰送的是真的,誰送的是假的。
托盤上還有一張宣紙,二皇女藉機道:“這托盤上還有宣紙,不妨開啟看看上面都寫了什麼。”
雲錦俢默默往旁邊坐了坐,太女在宣紙上寫對聯的時候他看過,上面還畫了烏龜,那上面的字也是一言難盡。
凌渺渺無比開心地跑上前把宣紙展開,上面寫著:“四時調玉燭,千算祝瑤觴。”
眾人扶額,又聽凌渺渺開心地說:“父上,生辰快樂。兒臣祝您像烏龜一樣長壽!”
鳳後嘴角抽了抽,又看凌渺渺一臉期待地等他誇獎,昧著良心說道:“渺渺這字和畫功有進步啊!”
眾人:你就寵她吧。
凌渺渺看旁邊的人一副難以言喻的表情,隨機拉了一個人問道:“尚書大人,你覺得本太女寫的對聯如何?”
尚書回答道:“寫得很不錯,尤其上面的烏龜更是點睛之筆。”
凌渺渺更開心了。
接著凌渺渺又提議道:“父上,不如把兒臣寫的這副對聯掛在父上的寢宮裡,這樣父上回去休息的時候看見兒臣的對聯就能想到兒臣。”
宣紙從中間撕開,凌渺渺一手拿著一句對聯,中間可憐的烏龜也是頭和殼分離開來。
看她一副熱情滿滿的模樣,鳳後實在不忍心說這醜陋的字貼在他寢宮門前丟人,只能點頭道:“好。”
凌渺渺嘿嘿一笑,讓宮人把對聯送了上去,然後回到位置上坐下。
她發現雲錦俢離自己有些遠,又把他拉了回來,“你坐那麼遠幹嘛,回來接著餵我吃東西。”
二皇女也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一個時辰後,凌渺渺站起來說道:“時間已到,還請母皇和父上給我們看看茶具的保溫情況吧。”
眾人這也才想起來剛才的事情,一時間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上面的兩套一模一樣的茶具。
女皇掀開蓋子,此時上面並沒有白煙飄出。
而鳳後掀開蓋子的一瞬間,茶的熱氣就差點灼傷他的手,縷縷白煙也逐漸飄出。
一時之間,謎底已經揭曉了。
凌渺渺故作驚訝道:“原來二皇姐拿贗品糊弄我父上呀。”
二皇女臉色難看地站起身。
“兒臣……兒臣並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