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1章 稱讚不絕

\"鄭王他...\"王端低聲報道,但是看到寧霄的眼神,他又縮回了言語,

\"鄭王,他在大街上很受百姓的歡迎,每個人都對他稱讚不絕。”

寧霄手指敲擊著手中的玉環,冷笑道:“鄭王這麼做,不過是想在百姓心中留下一個好印象,以防日後他有什麼異心時不被百姓唾棄罷了。”

王端心裡一顫,卻也沒有再說話,他知道,在這種事上,與寧霄唱反調是很危險的。

第二天的早朝上,殿內眾多的文武大臣都已列隊而立,一片寂靜,只有寧霄的聲音迴盪在殿內。

“西夏與白慕現正與越國交戰,戰火頻頻波及我大乾的邊境,邊境的百姓遭受了許多不應有的痛苦。”寧霄的眼神銳利,彷彿能洞穿一切,“我已經接到了多次的求助上奏,說邊境的百姓希望朝廷能出兵鎮壓,以防戰火繼續蔓延。”

眾大臣面面相覷,都知道這是一個大事,但誰都不敢輕易開口,畢竟這意味著大乾可能要插手這場戰爭。

“我想聽聽,各位大臣有何建議?”寧霄目光如刀,從一位大臣劃過到另一位。

寧霄看著殿內的文武大臣,知道在這群人中有很多人是在等待機會推薦自己。但每當有武將站起身自薦,寧霄總是能找到一個合理的理由將其打回原形。

“陛下,臣願前往邊境,確保我大乾百姓的安全。”將軍王越恭敬地說道。

“王將軍,你現在守衛的城池是南方的要衝,不能輕易撤離。”寧霄斬釘截鐵地說。

接著是其他幾位將領,寧霄都以不同的理由拒絕了。

趙安北站起身,他知道自己身為寧霄的心腹,此刻是他展現忠誠的時候。“陛下,臣推薦將領李成前往,他不僅武藝高強,而且也有很高的戰略眼光。”

寧霄看了一眼趙安北,後者點了點頭,似乎在示意某種事情。

李成是鄭王的親密盟友,他與鄭王有過多次的暗中交往,這一點,寧霄早已透過趙安北掌握。他此舉,明顯是想將鄭王的勢力分散,這樣一來,鄭王在大乾朝中的地位就會受到很大的壓制。

鄭王的臉色微變,他原以為自己的行動都是秘密的,沒想到連與李成的聯絡都被寧霄發現了。他明白,這是寧霄的一次大膽的下棋,自己雖然已經猜到寧霄的意圖,但卻很難反駁。

寧霄淡淡地看了鄭王一眼,冷笑道:“鄭王,李將軍是你的朋友,你覺得他去邊境鎮壓,合適嗎?”

鄭王知道自己這次已經輸了一局,但他不能再輸。深吸了口氣,他道:“既然趙大人推薦李將軍,那我也相信他一定能夠完成任務。”

寧霄微微點頭,“那麼,就讓李成將軍前往。”

會後,鄭王快步離開大殿,他知道自己必須儘快聯絡李成,告訴他一切。但他更擔憂的是自己的北涼軍,寧霄果然是一步步的在策反,那個人...他心中默默想著,只要那個人還在,自己就還有一線生機。

御書房中,沉浸在寂靜之中,彷彿能聽到時針在石壁的鐘上“滴答”跳動。微微透入的一抹陽光從窗欞上照進來,打在了華貴的紅木書桌上。這是大乾皇宮中最為私密的地方,也是寧霄經常思考國事的地方。

湛王被召至此地,他的腳步明顯帶著些許的遲疑。一襲寬大的青色官袍,鑲嵌著金色的邊,顯得尊貴而又權威。他知道,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召見。

“湛王。”寧霄沒有起身,只是從書桌後抬起了頭,雙眼直視他,似乎想要洞察他的內心。

“臣參見陛下。”湛王行了一個完美的大禮。

寧霄沒有回應,沉默了片刻,然後說:“朕聽說,你與鄭王最近聯絡似乎特別緊密?”

這突如其來的問題使湛王略微有些措手不及,但他是大乾皇家的王子,眼光和智慧都不是普通人所能比擬的。他很快回過神來,面無表情地說:“陛下,這是何人胡說?臣與鄭王只是常有一些日常交往,畢竟皇宮中我們都是親兄弟。”

寧霄微微一笑,手指敲打著桌面,聲音緩緩:“真的也好,假的也好,其實朕對此並不真的關心。但是,如果你願意站在朕這邊,之前所有的事情,朕都可以一筆勾銷。”

湛王心跳加速,他沒想到寧霄會給他這樣的機會。他知道,寧霄這是在給他一個重新證明自己的機會。他腦中迅速地過濾了所有的選擇,最後決定跟隨寧霄,因為在大乾的朝政局勢中,與寧霄為敵基本上就是死路一條。

“陛下,臣願意效忠於您,臣之前的所作所為,全是為了大乾的穩定和繁榮,絕無他意。”湛王跪下,深深地叩了三個響頭。

在大乾皇宮的廣場上,正進行著一場盛大的祭祖儀式。紅色的旗幟在微風中飄揚,映襯著那高大的祭壇,散發出古老的氣息。金黃色的瓊樓,玉瓦鑲金,宮牆之上插滿了威武的旗幟,每一個旗幟都代表了大乾皇家的榮耀。

祭祖儀式過後,藩王們在廣場上相互寒暄,各自準備返回自己的封地。對他們來說,封地是他們真正的權利之地,能夠自由施展,與朝廷的紛繁和政治爭鬥保持距離。

然而,在眾王中,湛王和鄭王卻是表情沉痛。他們站在一起,不時地低聲交談,眼中都流露出一絲憂慮。

“這次的祭祖儀式雖然結束了,但我總感覺事情並未那麼簡單。”湛王低聲說,目光掃向遠方,那裡是北涼的方向。

鄭王點了點頭,他的情報網已經覆蓋了整個大乾,“我已經聽說,北涼的軍隊對寧霄極為崇敬,他們已經視寧霄為心中的英雄,只等著他一聲令下。”

湛王冷笑一聲,“我原以為,我的北涼軍是最為忠誠的,但現在看來,我錯了。”

鄭王嘆息:“我們之前對寧霄低估了,他不僅政治手腕高明,連軍隊的心也掌握得很穩。我們現在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