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章 當昏君太難了

寧霄本以為可以退朝了,誰知道兵部尚書高玉堂又站了出來。

還有完沒完?

老子就想做個昏君,你們天天給我找事!

“啟稟陛下,如今國庫空虛,戶部久久無法下撥錢糧,邊軍欠餉已超過三個月。”

“目前,邊軍士兵已滋生怨氣,對朝堂頗有不滿,如果再不下撥錢糧,恐怕邊軍會引起一些兵變之事。”

“微臣絕不是危言聳聽,如今邊關來報,已經發生了十幾起鬧餉之事。”

“只是目前,這些鬧餉計程車兵參與不多,規模較小,還能夠進行鎮壓,並且加以控制。若是繼續拖延下去,恐怕會釀成大禍。”

高玉堂唉聲嘆氣,愁眉不展。

“此事是由戶部王尚書負責,王尚書,這戶部之前有沒有下撥餉銀?”

寧霄看向了王如林。

“我真的就想老老實實做個逍遙的昏君,可是這個事咋就這麼難呢?”

他心裡,人都快麻了!

目前,邊軍還跟北方蠻夷開戰,一旦出現變故,可後果無法想象。

王如文走出班列,答道:

“稟告陛下,上半年戶部向邊軍都督府轉運紋銀一百二十萬,糧食一百萬石。”

“以邊軍都督府三十萬的兵力規模來算,共需紋銀兩百萬,糧食一百八十萬石。目前尚缺紋銀八十萬,糧食八十萬石。”

“而這幾年來,中原年年大旱,江南又年年爆發瘟疫,所收賦稅,都無法應付目前的開支。”

“不過,馬上便是秋收了,只需要再等一個月左右,秋收的賦稅能夠填補上半年的缺漏。”

高玉堂卻搖了搖頭,苦笑道:

“王尚書,還要讓我等一個月?我這根本等不了啊!目前,邊軍很多底層士兵都斷炊了。”

“很多底層士兵也要養家餬口的,只指著朝廷發放錢糧救命呢。”

“您老給我想想辦法,看看能不能從什麼地方挪用一點出來,以解燃眉之急!”

王如文焦頭爛額的道:“可是朝廷的情況,高大人也知道,這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我能有什麼辦法?”

“實在不行就加派吧。”寧霄道。

王如文聞言,立馬反對,道:“陛下千萬不可,此前戶部財政緊張,連朝臣的月俸都發不出來,已經加派三次了。若是再次加派賦稅,豈不是激起民變?”

其他大臣也跳出來反對。

看到群臣反對聲這麼激烈,寧霄只好作罷。

畢竟,官逼民反,很容易出事。

“難道徵收商稅、手工業稅、鹽稅、鐵稅、茶稅、海關稅不行?不過,我還先是瞭解一下戶部的賦稅結構再說。”

寧霄心裡一琢磨,想起了以前歷史書上看到的古代徵稅。

“王尚書,你把戶部最近幾年的收支賬冊搬到御書房,朕要看看。”

寧霄道。

“陛下,這賬冊數目巨大,您真的要看?”王如文一臉震驚。

其他臣子都很驚訝。

“你廢什麼話?另外給朕安排幾個精明能幹的官吏,幫我一起整理。朕要挑燈夜戰,將戶部的情況摸清楚。”

寧霄皺著眉頭,露出認真的模樣。

眾人都一臉驚愕。

皇帝怎麼時候這麼勤奮了?

這還是皇帝?

“老臣遵旨。”王如文誠惶誠恐的道。

高玉堂拱手一禮,道:“陛下,那我們兵部的欠餉,該如何解決?”

“給朕三天時間,朕一定給你一個滿意的答覆。”寧霄淡淡的道。

“那多謝陛下了。”

高玉堂眼神一黯,嘆了聲。

只怕陛下只是說說而已。

欠餉問題,存在好幾年了,一直都是丁吃卯糧,拆東牆補西牆。

朝堂一直都拿不出什麼辦法來。

皇帝又能拿出什麼辦法?

……

總算是退朝了。

寧霄鬆了一口氣,這特麼的上個朝跟打仗一樣,累得精疲力盡。

這些大臣各個都伸手找他要錢,好像債主一樣。

錢啊錢!

這一切的源頭都是朝廷沒錢!

朝廷的錢都被上層的利益階級拿走了大部分。

剩下來的這點錢,根本不夠朝廷開支用度。

要是有錢,寧霄早就選妃了!

也不用天天面對那個醜妃了!

“不行,得趕緊將這個財政危機解決,不然老子遲早要成為亡國之君!”

“老子寧願當一個遺臭萬年的昏君,也不想成為亡國之君,這亡國之君,多半是要被殺頭的。”

寧霄一想到這裡,脖頸不禁地冒出一陣寒氣。

看著寧霄離開的背影,秦太后的臉色有幾分陰沉。

一開始,寧霄說要勤政,秦太后覺得寧霄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一定會半途而廢。

可是,她沒想到寧霄居然真的開始勤政了。

甚至還查閱戶部的賬冊。

“本來哀家想讓你好好的做一個昏君,沒想到你卻要勤政愛民。”

秦太后沉吟道。

……

御書房。

王如文的辦事效率還是很高的。

一個時辰後,戶部的官吏將賬冊搬運過來了。

戶部的賬冊實在太多了,竟然用了十幾輛馬車,都快堆滿了半個御書房。

“你們戶部竟然有這麼多賬冊?”

寧霄驚訝的道。

“稟告陛下,這還只是戶部三年來的收支賬冊而已。這上面記錄了各省轉運進入京城的錢糧、布匹、絲棉、鹽茶、鐵炭等物。”

“這支出方面的賬冊就更多了,各府衙門每年的吃穿用度、人馬供給等等,還有各地藩王的吃穿用度,也要向戶部索要。”

一位戶部的曹主事介紹道。

“各地的藩王有封地和貢田,怎麼也向戶部索要?”

寧霄眉頭一皺,眸光如刀。

“雖然大乾的祖制如此,但是幾代先皇對藩王賞賜過厚,將很多官田的賦稅也賞賜給一些藩王,所以這些藩王便向戶部索要。”

曹主事埋頭苦笑道。

“他們每年向戶部索要多少銀錢?”寧霄問道。

“大概二百一十萬兩紋銀左右,還有糧食、布匹、絲棉、鹽茶等物,摺合紋銀一共是三百九十萬兩左右,佔了戶部收支的三分之一左右。”

曹主事介紹道。

“那你們戶部一年的收入是多少?”

寧霄眉頭一挑,微微一驚。

話音剛落,只見御書房門口探出一個“魁梧”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