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遙遠的鄉村,有一個古老而神秘的傳說。傳說中,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也就是傳說中的鬼節,鬼門關會開啟,惡鬼們會從陰間來到陽間,遊蕩在人間。而這個鄉村,就位於通往鬼門關的必經之路旁。。。。。。
故事發生在一個年近八十的老婦人身上。她名叫李婆婆,是那個鄉村裡唯一的獨居老人。李婆婆雖然年紀大了,但身體還算硬朗,平時裡就靠種些菜、養些雞為生。她的生活雖然單調,但卻很平靜。
然而,在鬼節的前一天,李婆婆的生活被徹底打破。她發現自己的雞籠裡少了一隻雞,而且周圍還散落著一些雞毛。這讓她感到非常奇怪,因為雞籠很堅固,不可能有野獸闖入。。。。。。。。。。。
李婆婆開始懷疑是村裡的小偷所為,於是她開始在村裡四處尋找線索。然而,在尋找的過程中,她卻發現了一些令人不寒而慄的跡象。村裡的幾個年輕人神秘失蹤,而且連他們的家人都不知道他們的下落。。。。。。
李婆婆開始意識到,這可能和鬼節有關。她想起小時候聽老人們說過,鬼節時,惡鬼會出來遊蕩,尋找替身,以保持平衡。而那幾個失蹤的年輕人,可能就是被惡鬼抓走了。
李婆婆決定去找村裡的長老求助。長老是一個很有智慧的人,他告訴李婆婆:“想要救回那些年輕人,就必須在鬼節當晚,拿著一隻活雞,在雞鳴第一聲時,把雞血滴入村口的石碑上。”
李婆婆深知這個任務艱鉅,但她為了村裡的安寧,還是決定試一試。於是,她用自己的養老金買了一隻活雞,並且準備好了刀具和火盆。
鬼節當晚,李婆婆按照長老的指示,來到了村口的石碑前。她緊張地握著手中的刀具,等待著雞鳴的第一聲。突然,遠處傳來了一聲淒厲的慘叫,彷彿有人正在遭受極大的痛苦。
李婆婆不敢耽誤,立即用刀割開了雞的喉嚨。鮮血噴湧而出,滴在了石碑上。就在這時,雞鳴聲響起,而那幾個失蹤的年輕人也奇蹟般地出現在了村口。
他們看起來有些驚魂未定,但好歹平安無事。李婆婆鬆了一口氣,同時也感到一種莫名的欣慰。從那以後,每年的鬼節,李婆婆都會在村口的石碑前舉行儀式,用雞血滴在石碑上,以保佑村裡的安寧。
這個故事傳遍了整個鄉村,人們都對李婆婆的勇氣和智慧表示敬佩。然而,也有一些人開始對鬼節產生了恐懼和敬畏之心,他們害怕惡鬼會找上自己,但又無可奈何。
無論如何,這個古老的傳說和李婆婆的故事一直流傳至今。人們會在每年的鬼節前夜講述這個故事,以提醒自己和身邊的人要時刻保持警覺和尊重。而對於李婆婆來說,雖然歲月流轉,但她始終堅守著自己的信念和責任,成為了那個守護鄉村安寧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