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2章 李翠翠發動了

這個時候的吳剛先是禮貌的對著那些向他打聽的大娘們行了一禮,然後笑著回答道:“各位大娘,我們都是北河村的,就是在北荒河邊上,與北軍村是鄰居的那個村子。”

“北河村?不就是與北軍村的年輕人們一起外出砌火炕,並去西北城將砌火炕的技術教給了西北邊疆的那個村子嗎?”

那些大娘一聽是北河村的後生們,個個更來興趣了。

“大娘的記性真好,這說的就是我們村!”

吳剛很是奉承的回答道,邊說還邊伸出手向大媽們介紹了他身後那些還沒成婚的後生們。

這些大媽們當場就看中了北河村的小夥子,幾天後,她們就迅速託了柳媒婆主動上門說媒,這且是後話不提。

呂蠻子與葉青青的成親的事兒在慕老爺子和王氏的操持下辦的很是成功。

呂蠻子和葉青青兩人對慕老爺子和王氏也是感激不已。

這不,到了第二日一早見公婆的環節,呂蠻子和葉青青特意帶著一罈酒和一條五斤的豬肉到了慕家感謝慕老爺子和王氏。

“你這孩子,直接帶著親親來串門就行了,還帶什麼東西啊!”

王氏看著站在呂蠻子旁邊,一臉嬌羞的葉青青,忙拉著她的手,故作嚴肅的對呂蠻子說道。

這鄉下人家,成個親的花費可不低,且這孩子又沒有父母幫襯,王氏這是真心替他們小夫妻倆著想。

不過看到這對小夫妻懂得感恩,慕老爺子和王氏的心裡還是挺高興的。

正起床洗漱好進入廳堂的慕玖看到正向阿爺和阿奶行禮的蠻子叔和他剛娶的媳婦葉青青。

今天的葉青青發型已作婦人妝扮,上身穿著水紅色的棉襖,配了一條青色的棉儒裙,身量比一般姑娘略微高挑一些,但卻與身材高大的呂蠻子看起來是格外的般配。

“蠻子叔好,葉嬸子好!”

呂蠻子與葉青青是長輩,作為晚輩,慕玖主動與他們倆打了招呼。

呂蠻子回應了慕玖後,也立即向葉青青介紹了慕玖,然後葉青青也笑著回應了她。

等與家裡人都見過面,打過招呼之後,王氏熱情拉著呂蠻子夫妻道:“蠻子,青青,你們倆就留在這吃早飯吧!”

呂蠻子抬頭與葉青青相互看了一眼,就見葉青青禮貌的出聲回絕道:“這次就不打攪嬸子了,家裡還有兩個弟弟等著我們回家吃飯呢!”

王氏聽了,只好作罷。

呂蠻子夫妻離開後,這慕家一家子的早飯最終還是吃到嘴。

因為前腳他們走後,後腳靠坐在火炕邊上的李翠翠突然感覺整個肚子一抽一抽的疼了起來。

“娘,大嫂,我肚子好疼?”說著,她伸手扶著腰,心裡頓時害怕了起來。

正端著盆,已經將陶盆裡的大白米下鍋了一半的王氏一聽小兒媳的話,將盆往炕灶上一擱,忙對著在院子裡為騾子的慕衝大聲喊到:“老二,快來將你媳婦抱到房間去躺著,你媳婦要生了!”

吩咐完了老二後,王氏忙對著胡大強道:“大強,你趕緊去北軍村一趟,將他們村的劉穩婆請過來!”

“大猛,你也去何大夫家將何大夫請來!”

胡大強和胡大猛聽了王氏的吩咐,抬腳就往大門外衝。

而慕衝,一聽到說他媳婦要生了,心裡就慌了。

他將裝草料的筐一扔,趕緊衝到廳堂,將突然疼的滿頭大汗的媳婦給打橫抱到了他們倆的房間。

王氏也忙跟著去了二兒媳的房間。

許柔生了兩胎三個孩子,已經有了經驗,她知道一般頭胎的產程都要長一些。

於是連忙吩咐小姑子慕元香燒火,她利落的將下了鍋準備煮白米粥的米趕緊盛到了陶盆裡,然後洗鍋,再往裡面上了一大鍋乾淨的水。

然後又去拿了六個雞蛋和紅糖,在另外一口小鍋裡做了一碗紅糖雞蛋,並將紅糖雞蛋端到了弟媳婦的房間。

慕玖趁著這個功夫,身形一閃,就進入了空間。

她急忙去空間倉庫將一根大人手指粗的人參拿了一根出來放進袖兜裡,然後出了空間。

萬一一會兒有什麼不測,這人參也好能救命!

“弟妹,趁著現在宮縮的還不是很厲害,趕緊將這碗紅糖雞蛋吃了,一會兒才有力氣生孩子!”

說著,許柔親自用勺子舀了個荷包蛋遞到了李翠翠的嘴邊。

“大嫂,我現在吃不下!”

李翠翠這是第一次生產,這肚子一疼,她就緊張的不行,哪裡還有心情吃東西?

已經將生孩子要用到的東西拿到跟前的王氏一聽小兒媳的話,她連忙出聲勸道:“翠翠,你大嫂說得對,今天一早你還沒吃早飯,再不吃一點東西,一會兒生孩子可就沒力氣的!”

“是啊,翠翠,好歹吃一些吧!”

慕衝雙手緊緊的握住妻子的手,都說生孩子對於女人來說是走了一趟鬼門關,他不斷的在內心祈禱,希望妻子和孩子平安。

李翠翠一想到肚子裡的孩子,還是乖乖張開了嘴,一口一口的將這一碗紅糖雞蛋給吃了。

一碗糖水雞蛋吃到一半時,胡大猛一邊揹著醫藥箱,一邊扶著距離近的何大夫急匆匆的趕來了。

何大夫一到,房間裡的人那顆緊張的心都鬆了半口氣了。

何大夫先是走到床邊的椅子上坐下,替李翠翠把了把脈:“你們放心,這胎像都正常,這第一胎生孩子產程都有些長,大家都不要慌!”

何大夫說沒事兒,大家吊著的一顆心也稍稍放平穩了些。

何大夫把了脈後,就自覺的去了廳堂候著,他雖然是大夫,但畢竟是個外男,醫者仁心,他怕產婦有顧忌,就抬腳去了慕家的廳堂等著。

一刻鐘後,北軍村的劉穩婆在胡大強的攙扶下,急匆匆的來了。

“你這小子,一路拉著我老婆子直跑,把我老婆子都快跑散架了!”

進了房間的劉穩婆雖然不會把脈,不過她伸出凍的冰冷的雙手用熱水洗了洗,然後走到床邊,將李翠翠肚子上的媳婦給解開後,用雙手在她肚子上摸了摸,然後對大家說道:“這胎兒胎像是正的,大家都放鬆心情!”

李翠翠上午的時候,痛一陣的同時還能稍微歇息一會兒,等吃了午飯後,疼痛的頻率更加的頻繁。

“救命,好痛,我不生了!”

痛的滿頭大汗的李翠翠伸手緊緊的抓住了許柔的手。

“弟妹,再堅持一會兒就好了,你想想肚子裡的孩子……”

許柔一邊拿著帕子替李翠翠擦臉上的汗水,一邊不斷的說著鼓勵她的話。

李翠翠聲嘶力竭的喊叫聲傳到了房間外面,讓冒著寒氣候在房門口的慕家一家子也緊張的不行。

特別是王氏,雙手合十,不斷的向菩薩祈求保佑小兒媳和肚子裡的孩子平安。

慕衝更是急的恨不得衝進房間去。

“好了,看到孩子的頭了,開始吸氣、呼氣,用力……”

劉穩婆也擦了擦額頭的汗,不斷的教著床上的產婦跟著她的節奏用力。

中午,在三月十八的凌晨,李翠翠生下了一個七斤重的小子,一家人這才放下心來。

孩子洗三之後,慕老爺子給這小孫子取名慕蘭景。

三月二十,兩村負責孵蛋的負責人鄭氏和朱臘梅都先後來給慕玖報了喜,小雞仔已經慢慢在出殼了。

三月二十二,孫大林給他二兒子孫江也辦了個十分熱鬧的婚禮。

三月二十七八,十二位負責孵蛋的人家,小鴨仔也開始逐漸破殼。

四月初,小鵝仔也逐漸開始咬破了蛋殼,毛茸茸的小鵝仔開始從蛋殼中出來。

連著快一個月的好天氣,四月初,整個西北邊疆的積雪也已經被融化。

四月初一,慕老爺子和王氏、許柔以及慕玖三姐弟一早起床都穿戴一新後,吃了早飯就帶著兩個雙胞胎去了鎮上的官學報名入學。

鎮上的官學叫百川書院,山長是一位年近五十的舉人,名叫杜朔。

六人坐著自家的騾車趕到百川書院大門口時,就看到不少家長帶著自家孩子來報名。

慕老爺子將騾子存放到不遠處的車馬行回來後,就從書院裡出來了一位執事。

他面露微笑,和藹的對大家說道:“帶孩童入學報名的家長請隨我來!”說著,就轉身在前面開始帶路。

這百川書院也是鎮上規模最大的學校,這西北偏遠地區的學院的建築風格跟鎮上的房子一樣,外面院牆高大,雙開大硃紅色大木門上有一塊牌匾,上面寫著“百川書院”四個大字,字型蒼勁有力、清新飄逸。

走近書院大門,是一個大大的院子。

院子裡的地面皆被青石鋪路,看起來很是乾淨清爽,院子的一角有幾排直衝雲霄的大白楊,此時樹上帶著點點綠意——已經在發芽抽葉。

院子的另外一邊有座涼亭,亭子下有石桌石凳。

院子最裡面有三棟呈“山”字形排列的建築。

那位執事直接帶著他們進了正中間的那棟房子。

進入這棟房子的大門後,裡面也是一塊麵積很大的空地,地面平整,應該是學子們平日裡課間活動的地方。

院子的後面有一棟並排有好多個房子的青磚房舍,此時還從裡面傳出了朗朗的讀書聲。

穿過院子,那人就直接帶著他們走進了一間屋子:“杜山長,這是今日帶孩子來報名的家長!”

正坐在書案後提筆寫字的杜院長聞聲,連忙放下了手中的毛筆,笑著對排在最前面的家長說道:“請將孩子帶過來吧!”

慕玖他們這一家子排在隊伍的第五位,他們都能隱隱約約聽到杜山長的話。

這杜山長聲音溫和、面容慈祥,對於那些害羞膽怯的小孩子也十分的有耐心。

慕家一家子看到這裡,也是鬆了一大口氣,有這樣的山長,他們將兩個雙胞胎放在這裡上學,也能放下心了。

輪到慕蘭修和慕蘭庭兩個小傢伙時,杜山長看著兩個個頭一樣,長相有七八分像的慕蘭修和慕蘭庭主動問慕老爺子道:“這是一對雙胞胎?”

慕老爺子見杜山長主動與他說話,他有些驚喜的回答道:“是的,杜山長,這是我的兩個雙胞胎孫子,蘭修蘭庭,快來見見你們杜山長!”

慕蘭修和慕蘭庭聽到阿爺的話,兩個小傢伙連忙走到杜山長的身邊,恭敬的對著杜山長彎腰作揖行了個大禮:“杜山長好!”

杜山長開辦這書院幾十年來,這還是第一次收雙胞胎學生呢。

他見兩個小傢伙一言一舉都彬彬有禮,很是開心的伸手將慕蘭修和慕蘭庭給扶了起來。

“你們當中誰是哥哥,誰是弟弟啊?”

杜山長伸手摸了摸他的山羊鬍,開始對著這兩個長的玉雪可愛的雙胞胎提問了。

“回杜山長,小子是哥哥慕蘭修!”

“回杜山長,小子是弟弟慕蘭庭!”

哥哥慕蘭修性格內斂穩重,弟弟慕蘭庭雖然平日裡比較活潑好動,不過也知曉今日是見官學山長的重要日子,所以他也是乖乖的挨著哥哥站著。

“你們識字嗎?”

慕老爺子帶著家人進來與杜山長聊了幾句,就對杜山長說了是來意北河村的。

但在杜山長看來,這一家子雖然是來自鄉下,穿衣打扮上面也只僅僅比一般的鄉下人家要好一些,但他們身上散發出來的氣質,卻是與普通農戶家裡是不一樣的。

“回杜山長,小子和弟弟在家裡跟著孃親和姐姐學過三字經、弟子規,識得一些字!”

慕蘭修聽到山長的問話,上前一步,不慌不忙的回答道。

杜山長看了一眼兩個孩子身後的中年婦人和一位十來歲的小姑娘,這母女兩人看起來內斂沉靜,確實有一股讀書人的文雅之氣。

“既然學過三字經和弟子規這些啟蒙書籍,那老夫就考考你們兄弟倆……”

杜山長對著兩兄弟各出了五道題,慕蘭修全部回答正確,而慕蘭庭磕磕跘跘的回答對了三道。

“不錯,不錯,你們兄弟倆我就收下了,明辰氏之前就要過來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