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陳燦命人將雲中嶽,範仲,鄭經召入宮中。三人一到,陳燦就說道:“京國的朱明揚老夫子帶來了一個訊息,唐國的九皇子李旭東秘密進入京都”。雲中嶽道:“開始了嗎”。陳燦道:“鄭經命秘諜司加強京都和長安的監控,明日朕會提出三大戰區的一些調動,藉口可以說是防止統兵大將呆在一支部隊容易結黨營私”。三位大臣皆認為可行。
第二日,陳燦來到上書房。對七位輔政大臣說道:“朕準備對三個戰區進行一些調動”。孟令偉道:“陛下這是何意”。陳燦道:“一支部隊的統兵大將若待得太長久,就很有可能提拔親信,讓軍隊變成自己的私軍,因此要防止這種現象發生,就不能讓統兵大將在一支部隊呆的時間太長久,今後統兵大將對調會成為一種常態”。除了雲中嶽,範仲,鄭經三人,其餘幾人心中都咯噔一下。因為陳燦這麼說,就說明陳燦變得多疑起來。眾臣也沒有多說什麼。於是,第二日陳燦命所有統兵大將回鄴城議事,每人率護衛不得超過三十人。上書房的諸臣看到這條軍令,都知道,要是軟的不行,這位陛下準備硬來了。回到後宮,陳燦召來鄭經,命秘諜司選派可靠之人拿著陳燦親筆手諭交給這些大將,命他們先秘密到禁衛軍團大營再回鄴城。隨後,又召來曹雲,說道:“唐國有可能聯合京國對漢國動手,朕召集所有領軍大將回鄴城議事,名義上是統軍大將的調動,實際上是要做一些戰略部署,朝中大臣朕不敢完全相信,因此朕又下了道手諭,這些將軍到來後會秘密進入禁衛軍團大營,明日朕會宣旨,命你為上將軍,統領鄴城守衛,接到旨意後,你就命禁衛大營封營,將士只進不出,你親自率羽林軍,狼騎軍巡視鄴城”。曹雲施禮道:“遵命”。
隨著陳燦宣旨曹雲總領鄴城防衛,許多人嗅出了一絲異樣的味道。幾日後,鄭經秘密前來稟報:“陛下下旨後,朝中大臣紛紛打探訊息,上書房除了孟令偉外都是大門緊閉,閉門謝客,只有孟府人員出入頻繁,已經有一些世家之人秘密出城,秘諜司的人還在跟蹤”。陳燦道:“也好,省的再放出風聲了”。又過了一段時間,曹雲進宮稟報:“各部領兵大將已盡數進入禁衛軍大營”。於是陳燦下午藉故來到禁衛軍大營。來到大帳,看著帳中的諸將,陳燦道:“接到密報,唐國可能聯合京國進攻漢國”。這下,帳中諸將頓時炸開了鍋。陳燦掃了一眼眾將,眾將急忙噤聲。陳燦道:“召諸位回來,是要諸位配合朕演出戲,朕會在軍機堂宣佈諸位的調動,這估計這個訊息會很快傳到唐皇和京皇耳中”。紀城道:“陛下是想用將領的調動行瞞天過海,李代桃僵之計”。陳燦道:“還是紀將軍知朕,朕準備命田文雄將軍為第三戰區統帥,曹騰將軍為第二戰區統帥,孫軍為第一戰區統帥,紀城將軍迴歸軍機堂。下面的軍團長也會有相應的調動,如果唐國,京國真的來犯,紀城將軍會由水路回到第三戰區接替指揮權,第二戰區由朕親自指揮,曹騰將軍將會指揮水軍,山地軍團做為總預備隊。作戰的方向是對於唐國予以重創,京國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這件事任何人不能外傳,眾位將軍再在禁衛軍大營中呆上幾日,擬定一個作戰計劃,然後分批分時回鄴城”。陳燦並沒有在禁衛軍大營中多待,天還沒有黑就回到皇宮。
幾日後,陳燦在軍機堂召開會議,上書房七位大臣盡皆出席。陳燦並沒有多說什麼,直接讓曹騰宣讀將令:“第一戰區統帥孫軍,第二戰區統帥曹騰,第三戰區統帥田文雄,除了陳一外,青龍,玄武,朱雀軍團的統帥也都換人,換上一些陳燦大力培養的年輕將領,紀城,程斌,葉開回歸軍機堂,紀伯裕任水軍大統領,兵部尚書由範仲兼任”。許多將領都露出不虞的表情,但是並沒有提出異議。
漢國軍隊調整的情報很快就傳到了唐國,唐皇也召集眾臣商議。李旭東問道:“父皇,為何在這個時候漢皇做此調整”。唐皇道:“漢皇日趨權重,疑心的毛病犯了,漢軍中威信可以比肩漢皇的只有紀城,因而放在身邊最好控制,田文雄是漢皇的母家勢力,曹騰是漢皇的師傅,其子又是漢皇的結拜兄弟,以此這兩人算是漢皇的心腹,至於孫軍在軍隊中沒有根基,比較好控制,玄武,朱雀軍團長是漢皇起勢的老臣,在軍隊中根深蒂固,還是放在身邊安全些,紀伯裕是由於紀家在漢軍中勢力太大命他掌管沒有實力的水軍,就是留些臉面罷了,還真是飛鳥盡,良工藏,狡兔死,走狗烹”。一旁有大臣說道:“現在漢軍軍心不穩,正適合我們出兵”。唐皇道:“估計京皇也收到這些訊息,明日派使臣前往京國,儘快安排朕與京皇的會面”。
漢國皇宮。鄭經也在向陳燦稟報:“陛下,孟大人也有可能被這些世家利用了,現在這些世家奉孟大人為主,因而孟大人有些事情會向他們通報,可是這些人卻狼子野心,勾結京唐兩國,已將這些訊息傳遞到兩國了”。陳燦道:“這些人的名單都掌握了嗎”。鄭經道:“名單和證據已經悉數掌握”。陳燦又問道:“孟祥生老夫子知道這事嗎”。鄭經道:“不知道,孟大人除了固定的時間去請安,很少回孟老夫子府上,說句大不敬的話,孟大人是為皇長子軒入主東宮在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