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8章 開闔(二)

送走唐、京兩國的使臣後。陳燦在上書房也和七位大臣議事。鄭經問道:“陛下,把京國先皇遭遇刺殺與唐國有關係的訊息告訴京皇,京皇會不會一衝動發兵唐國呀”。陳燦道:“京國小皇帝年幼無知,可是那幾個託孤大臣又不是傻子,京國的實力與唐國還是有差距,就算舉全國之兵都佔不到好處”。孟令偉道:“陛下強硬的對待唐國的責罰,唐國是否會出兵攻漢”。陳燦道:“唐皇不是不想,而是不敢,除非能夠與京國聯盟共同攻漢”。說完這句話,陳燦忽然想到了什麼,停頓了一下說道:“如果唐皇將京國的四王爺,六王爺送回去為條件聯合京國攻漢,不知道京皇和幾位託孤大臣會不會答應”。範仲道:“京國的託孤大臣應該不會這麼短視吧”。鄭經道:“還有一個可能就是京國四公主嫁與陛下後,京國會與漢國商議聯合攻唐”。陳燦道:“如若這樣,京國朕就不會將他們再視為威脅了,區區一個公主就讓漢國出兵,且不說京漢聯合攻唐本就不太可能取得勝利,最多也是兩敗俱傷。這仗打完漢國能得到什麼,這種虧本的買賣我大漢是不會做的”。

從上書房出來後,陳燦吩咐小賢子道:“你一會悄悄通知雲中嶽,範仲,鄭經晚上到雲中嶽的小院議事”。小賢子領命而去。到了晚上,陳燦悄悄的從皇宮的側門來到雲中嶽的小院,範仲,鄭經已經等候在此。陳燦道:“今日在上書房朕忽然想到了一個問題,本想提出但是害怕人多嘴雜,因而沒有說出”。雲中嶽道:“陛下想到的可是唐京兩國聯合攻漢的問題”。陳燦道:“正是,朕已經講到唐國可能會送四王爺,六王爺回京國”。範仲道:“可是陛下也說了這個條件不足以打動京國”。陳燦道:“可是如果再加一個條件,就是將土豆也贈予京國呢”。雲中嶽道:“京國正遭受饑荒,如果加上這個條件,京皇沒有理由不動心”。範仲道:“京國不會如此背信棄義吧”。陳燦道:“在國家的利益面前,其餘的都是小道”。於是又對鄭經道:“你命秘諜司將唐國擁有土豆的訊息放出去,一定要從唐國將訊息傳出去,並將土豆的種植條件和產量一併傳出去”。鄭經道:“陛下這是意欲何為”。陳燦道:“一是給唐國提個醒,土豆是可以做為談判的條件,就看唐國選擇哪個國家了,二是,看看京國是否能抵禦住這個誘惑,以道義為先抵禦誘惑,否則朕不介意先滅了京國”。鄭經答應去著手準備。回到後宮,陳燦來到朱韻的殿中。說道:“韻兒,你給家中去一封信,邀請全家來漢國做客”。敏銳的朱韻察覺到一定有什麼事情發生,就問道:“陛下,漢國與京國有什麼事情發生嗎”。陳燦道:“朕現在也不清楚,但是要防患於未然”。朱韻道:“臣妾明日就寫信邀請他們過來”。

一個月後,從唐國傳出訊息,唐國得到原宋國的祥瑞,一種畝產五十擔的作物,可以作為糧食也可以作為菜,並且乾旱的土地也可耕種。唐皇為此大發雷霆,命令徹查秘密是怎麼洩露出去的。唐國的丞相就說道:“陛下,訊息已然洩露,現在追查也也於事無補,現在最重要的是這件事怎麼能給唐國帶來最大的利益”。唐皇道:“唐國現在需要什麼”。李旭東道:“父皇,這次在京境內的慘敗,兒臣看到漢國將軍的厲害、軍隊的強悍,如果再讓漢國這樣發展下去,將來漢國就是唐國最大的勁敵”。唐皇道:“皇兒想說什麼儘管說”。李旭東道:“聯京滅漢”。唐皇道:“可是滅漢後京國怎麼辦”。李旭東道:“這次和京國的戰爭,兒臣發現京國盡是一些酒囊飯袋之徒,要是漢國不出兵,現在兒臣可能正在京國皇宮之中”。唐國丞相道:“殿下的意思是用土豆換取京國出兵”。李旭東道:“這還不夠,再加上京國的兩個廢物王爺”。唐國丞相道:“要是這樣京國還不出兵呢”。李旭東道:“京國現在內憂外困,內憂是旱災引起的糧荒,導致各地百姓暴動,京國兩位王爺的叛亂也是因此而起。外患就是夾在唐漢兩個比之強大的國家之間,京皇現在最好的選擇是先平定內憂,只要百姓不餓肚子了,內憂自然平定了,外患嗎,漢國如果被滅,就可使京國少了一個強大的對手,就可以專心對付我大唐,何樂而不為呢”。唐皇道:“皇兒說得也有道理,可是派誰秘密去京國呢”。李旭東道:“這個計策既然是兒臣提出來的,自然兒臣去最為合適”。唐皇道:“可是”。李旭東道:“兒臣知道父皇擔心什麼。兒臣此去並不會有任何危險,兩國交兵還不斬來使呢”。唐皇道:“你帶一百大內侍衛前去,朕在命天機在京都接應你,以防萬一”。

遠在京國的朱明揚接到朱韻的來信後,就將全家召集起來。朱明揚道:“現在京國局勢比較飄搖,我們朱家不能全都呆在京國,老夫準備在漢國建立一個朱家的分支,一旦形勢有變,朱家還有一個退路,俗話說狡兔三窟,唐國實在沒有護得住朱家之人,剛好朱韻來信,以朱韻在宮中的地位,朱家在漢國應該不會受到打壓”。這是朱家的一位在朝堂為官的族人道:“昨日我看到唐國的九皇子秘密來到京都,據說九皇子在唐國極為受寵,朱家是否可以與之攀上關係”。朱明揚道:“現在京唐兩國之間形勢不明,最好不要貿然行事,否則可能會適得其反,族中沒有入仕的子弟挑選一些機靈些的,老夫這次去漢國帶上,另外朱韻的父母也一同前去,明日老夫會拿著朱韻的信件可請陛下允許前往漢國”。第二日,朱明揚拿著朱韻的信件求見京皇。京皇看罷後道:“子女思念親人也是人之常情,朱父子帶家人前去探望朕允了,回去後將探親之人名單交於禮部備案”。朱明揚拜謝了京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