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3章 V先生的到來(5k)

肯尼迪要被殺,林登·約翰遜確實知道。

甚至故意隱藏訊息,不讓訊息傳遞到肯尼迪兄弟和愛爾蘭幫手裡,也有他的手筆在。

畢竟肯尼迪死了,自己可就是總統。

有誰會想一直當副總統呢。

可問題是,他確定這些事情他都做的非常隱秘。

而且即便是他指示,那也是白宮的辦事員去做的,他們沒有任何證據能夠指控是自己指示的。

可說這話的是胡佛,是華盛頓常青樹,在這個位置上紮根有數十年之久的胡佛。

實在不得不防。

哪怕再想讓胡佛滾蛋,林登·約翰遜也按捺住了這種想法,而是笑道:“胡佛局長,你放心,我會立刻打消這樣的謠言!”

胡佛眼睛眯起:“什麼時候,怎麼做?”

林登·約翰遜內心不滿,什麼時候總統做事輪得到你來指點了。

不過他還是裝作一副好商量的樣子:“明天,我明天就會簽署總統令,成立沃倫調查委員會,由首席大法官厄爾·沃倫擔任主席。”

胡佛點頭,然後說:“不夠,需要由bi全程參與。

總統先生,我可是知道你做了什麼。”

胡佛的威脅讓林登·約翰遜不得不妥協。

次日,約翰遜簽署第11130號行政命令,成立沃倫委員會,授權其調查肯尼迪遇刺及相關事件。

因沃倫作為首席大法官享有廣泛尊重,民眾認為他能夠代表公正。

胡佛提交的稱奧斯瓦爾德單獨行動的初步報告成為廢紙。

華盛頓特區,一間寬敞而又正式的會議室裡,長方形的會議桌上坐滿了人。

周圍是深色木椅,牆上掛著星條旗和肯尼迪總統的肖像。

窗外陰沉的冬日天空,象徵著這次會議從一開始就不對勁。

厄爾·沃倫輕敲桌子以示開始:“先生們,讓我們開始吧。今天,我們要討論彈道證據以及它與證人證詞的吻合程度。蘭金先生,您能簡要介紹一下最新的調查結果嗎?”

李·蘭金開啟資料夾,他是法律顧問:“謝謝,主席先生。調查局的彈道分析表明,李·哈維·奧斯瓦爾德從德克薩斯教科書倉庫大樓的六樓發射了三發子彈。兩發擊中了肯尼迪總統,一發可能擊中了康納利州長。然而,證人對槍聲的數量和方向的描述不一致。”

理查德·拉塞爾是佐治亞州的參議員,他皺眉,身體前傾道:“蘭金先生,我對這個‘單發子彈理論’持保留態度。一顆子彈怎麼可能以如此奇怪的軌跡同時擊中肯尼迪和康納利?”

助理法律顧問阿倫·斯佩克特翻了翻筆記本之後解釋道:“拉塞爾參議員,請允許我解釋,我們的分析考慮了他們在車中的位置和子彈的穿透力。子彈穿過了肯尼迪的頸部,然後擊中了康納利的背部、胸部和手腕。目前的證據足夠支援這一點。”

“斯佩克特,這聽起來牽強。證人報告有四聲槍響,有些人還看到草丘上有一個身影。

我們是不是太輕易地忽略了這些?”另一位眾議員黑爾·博格斯顯然不認可這一結論。

“博格斯議員,目擊者在混亂時刻的證詞是出了名的不可靠。聯邦調查局的彈道專家是專業人士,他們的調查結果值得我們信賴。”艾倫·杜勒斯,他是前ia局長,有著豐富的調查經驗。

眾議員傑拉爾德·福特點頭道:“我同意杜勒斯先生的觀點。調查局投入了大量資源。他們的報告是基於科學的。”

“你們難道不覺得不對勁?調查結論和證人的證詞明顯不符!”黑爾忍不住了,“bbc傳給我們的錄音,所有認識奧斯瓦爾德的人都說這聲音和他的聲音相似。

要麼說相似,要麼說一樣,可調查局得出來的結論卻是,這份錄音有人偽造。

明明我們做了聲音和錄影的比對,bbc的錄音和錄影在時間上是匹配的。

從槍響,到民眾驚慌失措。”

目前關於胡佛是背後真相的傳聞愈演愈烈。

都快要成為共識了。

來自華盛頓和bi的壓力,希望讓他們儘快得出一個結論。

而聯邦和胡佛本人希望的結論就是,奧斯瓦爾德是孤狼,而後續他被槍殺也同樣是意外。

但不是所有人都願意接受這樣的結果。

黑爾就不願意。

這裡的錄影是指亞伯拉罕·扎普魯德用8毫米彩色膠片攝影機拍攝的26秒影片,被稱為“扎普魯德影片”。

扎普魯德就站在草丘上,拍攝了肯尼迪車隊的行進。

影片捕捉了槍擊的關鍵時刻,包括肯尼迪頭部中彈的致命一擊和車隊加速離開。

影片還顯示了得克薩斯州州長約翰·康納利的受傷反應及第一夫人傑奎琳·肯尼迪的驚慌動作。

沒有安保人員或者司機向肯尼迪開槍的畫面。

整段錄影全程無聲,幀率為每秒18.3幀,總計486幀。

扎普魯德在槍擊後迅速將膠片交給當局,並製作了副本。《生活》雜誌以15萬美元購買了出版權,並在同年的11月刊登了部分靜態幀。

這裡雖然沒有聲音,但是他們拿錄影和錄音做了比對,錄影和錄音是能夠匹配上的。

而調查局的報告,屬於是把所有證據都擺在明面上,但最後的結論卻和證據截然相反。

就好像非要說一加一等於三一樣古怪。

“抱歉,我想提醒一句,那就是奧斯瓦爾德和蘇俄有著密切關係。

很有可能當時kgb也在現場,全程進行了錄影。

克里姆林宮用這則錄影,對照著偽造了我們現在所聽到的這段錄音。

不是說現場有一位拿著相機的面具人嗎?他很有可能就是蘇俄派來的。

為的就是造成我們內部的混亂、不安和撕裂。”艾倫·杜勒斯辯解道。

“那奧斯瓦爾德又是為什麼被魯比槍殺的?”黑爾·博格斯不滿道。

阿倫·斯佩克特迅速回答道:“參議員,魯比聲稱他這麼做是為了讓肯尼迪夫人免受審判的折磨。我們儘管發現他與有組織犯罪有聯絡,但沒有證據表明他參與了陰謀。”

又是證據齊全,結論一塌糊塗。

阿美莉卡大把類似的調查。

但凡有點邏輯思維能力的人,根據這些證據都能給一個正常的結論,但他們最終的結論就是南轅北轍。

類似的調查在聯邦貪腐中最為常見。

以至於史密斯專員們一點都不掩飾了。

黑爾·博格斯的聲音提高:“這太巧合了!魯比在警察局槍殺奧斯瓦爾德,我們卻要相信沒有更大的陰謀?”

傑拉爾德·福特平靜地說道:“博格斯議員,我們不能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妄下結論。這是我們的使命。”

約翰·謝爾曼·庫珀嘆氣:“我擔心的是調查局是否隱瞞了什麼。胡佛局長對這項調查的控制非常嚴密。”

艾倫·杜勒斯為胡佛辯護道:“參議員,調查局是一個稱職的機構。胡佛先生優先考慮的是國家安全。”

約翰·麥克洛伊則說:“但我們不能忽視調查局在保護總統方面的失敗,以及特勤的疏忽。”

厄爾·沃倫最後總結道:“先生們,時間緊迫。讓我們集中精力。蘭金先生,請安排下週與彈道專家和證人的聽證會。”

蘭金點頭道:“好的,主席先生。我會立即安排。”

理查德·拉塞爾在站起來時悄悄對福特說:“傑瑞,有些不對勁。我希望我們沒有錯過什麼。”

傑拉爾德·福特低聲回答:“這裡面的壓力太大了。我們必須小心行事。”

11月25日的國葬,羅伯特·肯尼迪全程參與國葬,從國會大廈的送葬遊行到聖馬修大教堂的安魂彌撒,再到阿靈頓國家公墓的下葬。

他走在靈車後,緊隨傑奎琳,步伐沉重。

在阿靈頓,他站在“永恆之火”旁,低頭默哀,陪伴傑奎琳和侄子侄女。

侄子小約翰敬禮時,羅伯特更是淚流滿面。

他後來回憶說這是他人生中最漫長的一天。

不過在這個時空可不一樣。

還有更漫長的一天。

因為肯尼迪之死,所以他與傑奎琳還有肯尼迪的子女更加親近,他時常前往肯尼迪家。

這天,傑奎琳將孩子們交給保姆,將羅伯特帶到書房。

傑奎琳將手指放在自己的嘴唇上,作保持安靜的手勢。

隨後她走到書桌邊,從胡桃木的書桌抽屜裡拿出一封信遞給羅伯特。

上面只有短短几句話:“德克薩斯教科書倉庫大樓六樓奧斯瓦爾德開槍的那個房間裡,尼迪之死背後的真相嗎?

我將於三天後的十二點,在那裡等你,你只有一個人來才能知道真相,麻煩傑奎琳夫人轉交給羅伯特·肯尼迪。”

落款同樣只有一個大大的v字。羅伯特感覺自己的心臟一下就被抓緊了。

v先生,這段時間隨著bbc的報道,在全球範圍內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有人說他是兇手,有人是他是知情人,也有人說他是譁眾取寵的小丑。

可哪怕只有一點點機會,羅伯特也想要知道真相。

v好歹拿出過錄音。

雖然沒有證據證明那就是奧斯瓦爾德的錄音,但羅伯特天然就相信這是真的。

因為他很早就知道了胡佛掌握肯尼迪和自己的私生活資訊。

他希望透過司法部渠道獲得bi關於肯尼迪之死的詳細報道,也遭到了胡佛的阻撓。他是司法部長。

同樣,作為華盛頓的高官,羅伯特還知道胡佛希望儘快結案。

種種,讓他不得不認為,v的錄音很大可能是真的。

現在出現的來信,讓他又緊張又興奮。

傑奎琳眼眶紅了,沒有多說什麼,羅伯特默默點了點頭,按捺住內心的困惑。

傑奎琳認識v?

v到底是誰?

他們是怎麼認識的?太多疑惑出現在他心頭。

傑奎琳接著從書櫃裡掏出一封她手寫的信遞給羅伯特:“我今天早上起來,發現書房的門是開著的。

保姆沒有我的吩咐是不可能會開啟書房的,加上jfk的去世,我特意給書房上鎖了。

結果鑰匙沒丟,書房門莫名其妙開了,這封來著v的信就放在書桌上,用jfk的印章壓著。

要不要去見他,這取決於你。”

羅伯特點了點頭,湊到傑奎琳耳邊低聲道:“我一定會去。”

他很清楚,他們之所以這麼謹慎,是因為胡佛給的壓力。

毫無疑問,胡佛是前所未有的大boss。

哪怕肯尼迪沒死,胡佛也是他們對付不了的大boss。

但肯尼迪用自己的死,給他們撬開了一條生機。

還有這位,不知道來歷的神秘v先生在其中。

雖然羅伯特從未公開支援陰謀論,但他私下委託過親信調查肯尼迪之死。

在1967年的時候,他與新奧爾良檢察官吉姆·加里森會面,這位檢察官認為肯尼迪之死是ia的陰謀。

而現在錄音把羅伯特指向了bi。

“肯尼迪先生,這裡是肯尼迪之死最重要的現場,你不能進去。”

乘坐專機重回達拉斯的羅伯特,發現自己遇到的第一個困難就是,連倉庫大樓都進不去。

這裡已經被達拉斯當地的bi給圍起來了。

正當他想往裡面闖的時候,匆匆趕來的詹姆斯·戈登·尚克林擋住了他。

尚克林是bi達拉斯辦公室的主管,負責達拉斯的現場調查。

沃倫調查委員會的現場證據,包括彈道報告、指紋分析、目擊者證詞全部都依賴尚克林所帶團隊提供。

這麼說吧,他雖然沒有直接在沃倫委員會的聽證會上作證,但他的報告是委員會討論此事的基礎。

“我現在命令你滾開!”

身為司法部長,羅伯特帶來的人和本地警察和bi的人對峙。

“好吧,好吧。”尚克林伸手裝作不想發生衝突。

等到羅伯特和他擦身而過的時候,羅伯特隱約聽見對方說了句:“我們早就知道了。”

知道什麼?尚克林沒有說。

其實達拉斯本地的bi還真是早就知道有人要暗殺肯尼迪。

甚至奧斯瓦爾德他們都知道。

詹姆士·霍斯蒂就是負責直接跟蹤奧斯瓦爾德的達拉斯bi辦公室的工作人員,也就是尚克林的下屬。

他們在1963年10月就知道奧斯瓦爾德在教科書倉庫工作。

槍擊發生後,詹姆士·霍斯蒂銷燬了一份奧斯瓦爾德的威脅信。

可以這麼說,達拉斯本地的這幫bi工作人員,知道的可能比胡佛還更多一點。

羅伯特帶來的人和達拉斯當地的警察把教科書倉庫大樓圍的水洩不通。

他特意囑託他帶來的心腹,遇到面具人就放對方上來。

羅伯特看過比爾和邦妮的證詞,比爾是達拉斯本地警察負責審問的。

他很清楚v就是面具人。

羅伯特已經反反覆覆將奧斯瓦爾德開槍的房間找了個遍,也沒有什麼新的發現。

一直等到零點。

門噠的一聲開啟。

“羅伯特。”面具人走了進來。

“v?”羅伯特遲疑道,對方的形象和他看過的報告一樣,神秘、詭異而又強大。

他連忙道:“先生,你有新的錄音或者直接的錄影嗎?”

v搖頭道:“不急,靠這些可沒有辦法扳倒胡佛。”

羅伯特思索片刻從對方的話中讀出了兩個資訊,第一個胡佛就是幕後真相,第二個,對方手裡還真的有更多的猛料:“我該怎麼辦?”

羅伯特早就被複仇的火焰衝昏了頭腦,他腦子裡只有復仇。

什麼v是誰,有沒有可能是蘇俄人,這背後有沒有蘇俄的陰謀。

羅伯特一概不管。

他要的僅僅只是找到真兇,為死去的兄長肯尼迪復仇。

面具下的林燃內心嘆氣。

他自然認識羅伯特,和過去在白宮見到的羅伯特比起來,現在的羅伯特感覺離徹底瘋狂可能只有一步之遙了。

“你需要做的是不斷給胡佛施壓。

只有給胡佛施壓,他才有可能犯錯,他犯錯,你才有機會扳倒他。”林燃說。

“我要怎麼做?”羅伯特問。

林燃說:“聯絡馬丁路德金,讓他們的抗議活動在賓夕法尼亞州舉行。

賓夕法尼亞州米迪亞的辦公室,有bi過去長期採取不正當手段收集各種人士資料,並且對他們實施jiantin的證據。

他們內部管這叫cointelpro計劃。”

cointelpro計劃原本一直要到1971年才被曝光。

羅伯特再被仇恨衝昏頭腦,也感覺到了不對勁。

你怎麼連他們內部這計劃叫什麼都知道。

知道具體位置也就算了,居然連計劃都知道。

這有點太不正常了。

“v,你到底是誰?”羅伯特問道。

v回答道:“我不過是一個受過肯尼迪總統幫助的阿美莉卡人罷了。”

說完在地上留下一盤錄影帶就轉身離開,“這是更完整的錄影,你可以自己看,最好等沃倫調查委員會的調查結果出來之後再公佈。

總之你看了之後會非常震驚的。”

羅伯特起身將錄影帶收到自己的衣服內袋裡,隨後衝出門,還想再多問幾句,只見教科書倉庫大樓六樓的走廊上空無一人。

“剛才你們有看到人進這棟大樓,或者離開這棟大樓嗎?”羅伯特一層一層確認沒人後,走到樓下,問在場的工作人員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