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三順介紹的非常詳細,可以看得出來他的確是心裡隨時裝著這些東西的,要不然絕對不可能隨口就來。
只是在提到教育問題的時候,他選擇了敷衍過去。
顧陽立即就意識到了問題,目光在周圍掃視了一圈,果然在不少田邊地頭看了一群群小孩正在嬉笑打鬧。
而且其中還有不少就是適齡的孩童,也有大一些的孩子正在幫著家長幹活。
眉頭微皺,顧陽的語氣變得有些冷了下來。
“查書記,樑子村到底有多少適齡兒童沒有上學,或者換個說法,到底有多少孩子上學了?”
查三順或許是知道躲不過去,只好低著頭小聲嘆道:“誒!鄉長,我們村一共只有六個孩子在上學,其中有兩個還是我家的孫子和孫女,至於自然村那邊更是一個上學的都沒有。”
六個?
顧陽眼珠子差點瞪了出來,剛才查三順介紹的基本情況,整個樑子村可是有差不多兩百名適齡兒童的。
如此大的基數,竟然只有區區六個孩子在上學,未免有些出乎顧陽的預料了。
他本以為至少也應該有一半的孩子能夠上學,沒想到……
“誒!查書記,能說說原因嗎?”顧陽也是不由得嘆氣。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啊!
這可是第一代領導人定下的基本國策,也是需要後代子孫不斷貫徹落實的根本方針,怎麼到了瑤山鄉就推行不下去呢?
孩子不上學也就意味著將來會成為文盲,不管是出去打工還是在家裡發展農業、養殖業都將是非常大的阻礙,這樣下去瑤山鄉還能富裕起來嗎?
這並不是毫無意義的擔心,而是將來或許會真實發生的事情。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顧陽不想自已許多年後再回到瑤山鄉的時候,看到的這裡依舊是文盲遍地的情況。
“問題很多,也很複雜!鄉長,要不咱們還是別談這個了。”查三順明顯也有些頭疼這件事情,不過他卻是不願意面對,更加不願意去解決。
顧陽也沒有怪他的意思,畢竟他或許也就是個半文盲而已,淡笑著說道:“查書記!問題多就一個個解決,複雜就一點點理清楚。咱們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啊!我相信你也不想看到自已村子裡的孩子將來長大了,走出社會被人說成是文盲,到工廠去工作都被別人嫌棄吧?”
這話雖然很扎心,可卻是能夠真正觸動到人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沒有人願意讓自已的子孫後代被別人嫌棄,更沒有人願意讓自已孩子一輩子呆在大山裡面面朝黃土背朝天過一輩子。
查三順果然也被觸動到了,輕輕搖頭道:“鄉長,真不是我不願意解決,只是以我的能力真解決不了,先不說其他的,僅僅是那些自然村就根本就沒辦法。
我們村子裡的百姓也有各種各樣的原因,或許是因為家裡窮,或許是因為不想讓孩子上學,總之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我已經勸過很多次了。”
“自然村那邊你暫時不管,我到時候會想辦法的,先說說你們村子裡最普遍的情況吧!”顧陽平淡道。
自然村的確是個大問題,那些以民族而居的少數民族百姓,要讓他們意識到讀書的作用很難,至少目前沒有辦法解決。
查三順道:“我們村子最普遍的問題就是窮,大家連飯都吃不飽,就更別說送孩子去讀書了。還有就是孩子上學太遠了,走路到鄉里最少要兩個小時的時間,這些孩子才多大,哪裡經得起每天四個小時走路?”
就兩個原因,很樸實也很現實。
顧陽不由得問道:“樑子村沒有自已的小學嗎?”
國家在70年代中後期就開始在各個中心村建立小學,開始普及初小教育。
為此國家花費了很大的代價,按道理來說即便是瑤山鄉處在邊境地帶也不可能沒有普及才對,可是聽查三順的意思,樑子村的孩子上學卻是要去鄉里才行。
這每天四個多小時的來回路程確實不是一般孩子能夠承受的,早上至少六點鐘就得出門,下午回家估計都得天黑,這還是沒有下雨的時候。
要知道熱帶季風氣候地帶可是經常下雨的,一下雨孩子們的通勤時間就會成倍的增加。
“沒有!村子裡要是有學校的話,我們村裡的孩子最少也應該有一半在上學的。”查三順說起這個就有些惆悵的感覺。
顧陽眼睛微微一眯,看來這裡面應該是有問題,不過他卻是沒有直接挑明,而是繼續問道:“那咱們瑤山鄉五個行政村,有哪個村子有中心小學的?”
“沒有!大家情況都差不多。”查三順繼續搖頭。
都沒有。
顧陽終於是忍不住心中的疑問,轉頭看向一直跟在身邊的尤奉問道:“知道為什麼嗎?”
“大概聽說過一些。”尤奉點頭,隨即想了想解釋道:“我聽同事們聊起過這件事情,他們的說法是咱們瑤山鄉太偏遠了,根本找不到老師,所以以前就沒有這方面的計劃,久而久之大家也就聽之任之了。”
沒有計劃?
聽之任之?
這還是作為國家一級政府部門的幹部應該說的話,做的事情嗎?
顧陽心裡難免有些不快起來,甚至很想立刻轉身回到鄉黨委政府,直接去齊麓山的辦公室好好質問一下他這個黨委書記是怎麼想的。
西南省的教育貪腐案已經讓人咬牙切齒了,但眼下瑤山鄉的情況則是更加讓顧陽心裡憤怒。
教育貪腐只是讓一些本來上不了大學或者只能上差學校的人去了好的學校,由於波及範圍不是很廣的原因,影響還不是很大,將來這些人出了社會也會因為沒有工作能力自然被淘汰掉一些。
但基礎教育卻是完全不一樣,沒有上過學那可就是真正的文盲,將來出了社會哪個企業敢要你?
沒辦法出去打工,那就只能窩在山溝溝裡刨食,一代又一代人這樣下去,瑤山鄉還能有什麼希望?
別說是顧陽了,就是聖人來了也沒有辦法讓這裡致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