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梁對蘇可是一等一的好,是真正的捧在手心裡,放在心尖上,關鍵是他還並不限制蘇可的行動,讓蘇可可以更多地去探索,去享受自己的童年。
到了蘇可十二歲,文化解禁,各地又恢復上學,蘇梁也就想著送蘇可去城裡讀書,他當時讀了幾年小學就沒讀了,也就勉強會認字,沒什麼文化。
但蘇可不能步他的路,他有遠見,比一般人更能嗅到風向的轉變。
村裡也有好幾戶人家想送孩子去上學,但討論一番後,最終還是決定留在家種田好了,一方面是要供讀書的錢難掙,另一方面則是看不到未來的路,還不如老老實實在家種田來得實在。
蘇梁卻不這麼想,他看著老實本分,野心卻很大,他早晚是要進城的,只有城裡的那些才能給小可更好的生活。
而且像他這種吃體力活的,等他以後老了,或是萬一哪天出事了,沒了收入,那小可怎麼辦?難道要跟著他受苦嗎?不可能。他絕不容許有那一天。
晚上吃著飯,蘇梁突然問道:“小可想去上學嗎?”
“嗯?”蘇可抬起頭,對上哥哥的眼。
“我想讓小可去城裡上學。”這還是第一次蘇梁對蘇可說出“想讓”。
“但是上學的錢…”
“小可,不要擔心錢的事。”蘇梁捧住蘇可的臉,“只需要相信哥哥,然後做自己想做的事就好。”
蘇可沉默片刻點點頭,她是有上帝視角,所以知道未來的發展,去拿個文憑還是有必要的。
蘇可答應後,蘇梁第二天就把家裡的牲畜都賣了,把家裡的田也承包出去,揹著大包小包的行李帶著蘇可入城。
蘇可想讓他把小時候的衣服也賣了,畢竟也是牌子貨,能賣好幾十,但蘇梁搖搖頭,說都是小可的東西,不捨得賣。
他怎麼會賣?一想到小可曾經穿過的,要賣去給別的小孩穿,他就總覺得彆扭,一點都受不了。
蘇可倒覺得她哥怪得很,她的東西她都叫賣了,他還不捨得,但反正是蘇梁管家,他要不賣就不賣吧。
他們是坐綠皮火車進城,火車上人很多擠成一團,他們買的軟臥,但進去裡面還是站了人,那些人在裡面專門守著,見哪兒沒位就躺上去睡一會兒,等人來了再讓開,有些更賴皮的,直接躺在那兒裝睡,人來了就假裝打呼,怎麼趕都趕不走。
剛好蘇可位子上就有一個,蘇梁根本不慣他,掐著他的手,稍一用力,那人就大叫著爬起來,對上蘇梁的視線,猛地噎住,小聲嘀咕著火速讓開了。
蘇梁望著被那人睡過的地方一臉嫌棄,來回擦了好幾遍還是不滿意,坐在上面將蘇可抱著,讓她頭靠在自己懷裡,“困的話這樣睡吧。”
蘇可點點頭,他們進城要好幾個小時呢,就躺在哥哥懷裡,聽著哥哥節奏有力的心跳聲,慢慢陷入沉睡。
睡醒剛好到了,蘇可睜開眼就對上蘇梁的眼睛,也不知道他看了她多久,見蘇可醒了就揉揉她的腦袋,發自內心地說道:“妹妹好看。”
蘇可“哦”一聲移開視線,從他身上爬下來。
他們的錢在城裡租了一個一居室,他和蘇可在鄉下也是睡一張床所以沒覺得什麼,利落地把東西收拾好後,帶著蘇可出去吃。
城裡和鄉下就是不一樣,路上跑著他也很少見的汽車,路邊還有很多拉黃包車的,不過看見他就橫眉,看見蘇可倒是樂呵呵的。
不是什麼性別歧視,也不是什麼見色眼開,只是單純的勢利眼。
蘇梁穿著樸素的白大褂,露出健碩的胳膊,一看就是鄉下來的,沒什麼錢,而蘇可則穿得精緻漂亮,面板又白又嫩,沒受過什麼風雨,是有錢人家才能養出來的。
在路邊朝蘇可吆喝著,問她小姐要去哪兒,要不要坐車。
蘇可拉著蘇梁連忙走開,最後找了家看起來不錯的飯館坐下。
開啟菜譜上面的錢就讓蘇可沉默了,一道菜夠在鎮上買好幾斤肉了,蘇可看向服務員,服務員還滿臉笑容耐心地等著。
蘇可湊到蘇梁耳邊,小聲道:“要不買點菜回去吃吧?想吃哥哥做的。”
蘇梁直接拿過菜譜,點了幾個他們這裡的招牌菜,也是最貴的菜,“各來一份。”
“好嘞。”服務員收起選單去了後廚。
蘇可癟嘴,“花錢在這裡幹嘛。”
蘇梁只是摸摸蘇可的頭,“嗯,哥哥想吃。”
結果上來的菜,雖然裝盤更精緻,但味道也就一般,蘇可在蘇梁耳邊悶悶道:“還沒哥哥做得好吃,哥哥亂花錢。”
被妹妹說了蘇梁反而高興,不過這家的味道確實一般,沒請到妹妹吃好吃的,蘇梁心情有些低落。
在妹妹面前完全是透明性格,好像頭髮都耷拉下去,蘇可抱住他,他才明亮些。
吃了飯該去辦入學手續,蘇可沒讀過書按理應該去讀小學,但蘇可拍著胸脯說報初中,蘇梁不疑有他,直接帶著蘇可去了初中校。
是初高並辦的學校,剛恢復招新,初高中來報名的人都有,有個兩三百人。
都是大人帶著小孩,穿得都很體面,蘇梁反而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登記的老師看了他們一眼,“要帶家長來才行。”
“我就是家長。”蘇梁說道。
登記老師又看了他一眼,“名字。”
蘇可報了自己的名。
登記老師把紙撕下遞給蘇梁,指了指旁邊,“去那邊繳費。”
蘇可想跟著蘇梁走,卻被她叫住,“蘇可對吧,你留下,還要填資料。”
“哦,好。”蘇可接過資料,蘇梁一個人去繳錢了。
蘇可在旁邊寫著資料,登記老師突然問道:“他是你家長?”
“嗯,他是我哥。”
“你們農村來的?”
“嗯,我哥對我很好。”
沒頭沒尾的一句,登記老師卻點點頭,“看出來了。”說完拿出另一張紙遞給她,“把這個也填了吧。”
蘇可拿過來一看,是困難生接受資助資訊表,“老師,這是什麼意思?”
登記老師解釋道,“我們學校有補助計劃,有些社會上的人想資助家裡困難的同學,每個月不多,但也有個十來塊,你放心,是單方面的,不需要回報。”
“這個…我得和我哥商量。”
登記老師點點頭,“行,那你明天再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