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些張家長李家短之類嚼舌頭的事,李為民不大感興趣。
吃完飯後又躺床上,聽了會收音機,又拿起枕邊的《紅樓夢》隨意翻看起來。
休息到3點多,打算回家看看。
給父母弟妹買點吃的,補充補充營養。
就在“商城”裡翻看搜尋起來,感覺罐頭不錯,儲存時間長,也不顯眼。
就買了四聽罐頭,一罐午餐肉的,一罐紅燒肉的。
剩下兩罐都是水果的,一個黃桃,一個桔子。
都是經久不衰,廣受讚譽的種類。
又買了三罐“福牌”樂口福。
其實就是麥乳精,我國三十年代就有藥廠製作成功了,可惜53年就徹底停產了。
直到去年,上海咖啡廠才又重新生產,取名為“樂口福”。
等到八九十年代,麥乳精更是徹底走進了千家萬戶,甚至還一度成為了請客送禮的首要之選,以至於家家戶戶多多少少都有一些。
也正因如此,趁著大人不注意,偷偷撬開蓋子,悄咪咪拿勺子挖一勺麥乳精放入嘴裡,感受那滿嘴的乳香味,也就成為了一代人的回憶。
這種裝在粗笨的鐵罐子裡感冒沖劑模樣的其貌不揚的固體飲料,卻是承載了李為民童年的許多美好記憶。
反正自己記得,只要生病了,喝點麥乳精或吃個水果罐頭病馬上就好了!就是這麼神奇!當然了,這價格嘛也不便宜,每罐3塊零5分。
頂普通工人三天工資了,一般人真心喝不起。
自己留一罐,倒不是自己多喜歡喝,一是好多年沒喝過了,回味一下童年的美好記憶,二是留待客用吧。
想起待客,父親李淑文很喜歡喝茶,可現在茶葉自1959年起被劃為“國家二類物資”。
每月只有1兩茶葉沫供應,好一點的茶葉市場上非常罕見,基本都用於出口創匯了。
好幾次回家見父親喝茶時,碎高沫要泡好遍都捨不得倒掉,那也買半斤吧。
又買了點糖和蘋果、桔子,把旅行包裝的滿滿的扔“商城”裡。
就起身穿上中山裝,差點忘了,打靶時,自己可撿了不少各種子彈殼,有半挎包,這可是之前答應老四的。
也扔“商城“裡,就準備回甘井衚衕。
剛進院,就見家門口擺的滿滿當當的。
母親張淑芹左手拿著拿一隻還沒做好的棉鞋,右手拿著錐子正指揮老二為東和老四為軍二個刷水缸和菜虎子。
老三蔚華在切菜,這是在準備醃鹹菜。
還是小孩子眼尖,老四第一個看見大哥推著腳踏車進院,關鍵是車後座有個大黑包,大哥一回家了,準會帶好吃的。
“大哥,回來嘍”說完就扔下水瓢,三步並兩步跑向李為民跑來。
“老大回來了”“哥回來了”為東也站起身打招呼,“呀,大哥回來啦”老三蔚華也扔下菜刀,高興地迎了上來。
李為民微笑回應,沒見父親李淑文,就隨口問一句。
“媽,我爸呢?”
“你爸呀,去煤店了,唉?老大你的腳怎麼了,我看你走路怎麼有點不得勁”“媽,這不是昨天民兵拉練嘛!跑到那個和平公社,來回8,90裡,腳上磨幾個泡,咋晚挑了,沒事,過兩天就好了”,李為民停好腳踏車解釋道。
“我說怎麼臉也黑了,那你今天怎麼不在床上躺著,還出來”,“媽,沒事了,今天休息了一上午了”,說完摸了摸小軍的頭,把挎包塞到小軍懷裡。
又順手拿過蔚華放下的菜刀,幫著切起菜來。
“哎呀,二哥,快看這麼多子彈殼,”老四抓出一把子彈殼興奮地對二哥李為東喊道。
說完就把玩起來。
哥倆玩了好一會兒,老四才抱著子彈殼回房間打算存起來。
存好以後又想起,大哥的包還沒看呢。
又一陣風跑到李為民的腳踏車旁,開始解起了後座上繩子……“大哥,這是什麼呀?”
老四已經把旅行包解下放桌上,並把裡面東西都拿了出來。
罐頭什麼都見過,這個和罐頭差不多的不認識?就問拿著問起了李為民。
“這個呀,是麥乳精”“麥乳精?”
兄妹仨都不認識,張淑芹也不認識。
“老四,去找個一字螺絲刀或剪子來.”
老四聽完馬上跑回房間翻箱倒櫃找了個螺絲刀來,李為民用螺絲刀把麥乳晶的蓋子撬開。
剛開啟,一股麥芽和奶油混合的香味瞬時撲鼻而來。
“真好聞”,老三老四異口同聲的喊道。
“好聞吧,小華,去拿幾個茶杯來,再拿個勺子來.”
“媽,家裡有開水吧?”
“爐子上有”“我去拿”老二為東主動站起身去拿茶壺……李為民給每個碗裡都舀了兩勺麥乳精,倒上開水,黃褐色的晶體迅速溶化,散發出濃濃的奶香味,有點像加了牛奶的咖啡。
又用勺子使勁攪了攪。
麥芽的清香、牛奶的濃香味交集在一起,充溢著整個房間。
“媽,小東、小華、小軍你們都喝呀,”見他們都只顧著聞也不上手,李為民勸道。
倒是小華第一個捧起了杯子,放鼻子下聞了聞。
又小心抿一口,好甜好香,接著就開始大口喝起來了。
喝的眼晴都快眯成月牙了……“老大,這麥乳精不便宜吧”張淑芹喝了一口問了起來。
“是不便宜,一罐3塊零5分”“呀,這麼貴,那以後可別買了!”
張淑芹有點心疼錢。
“媽,你就別心疼錢了,小東要考大學,小華和小軍也都是長身體的時候,得好好補充營養.”
自己的工資還可以,讓弟妹吃好點也應該,畢竟這年代基本個個都是營養不良,得多補補。
“你可別亂花錢,你也畢業了,得攢錢準備娶媳婦了.”
“知道了媽,以後我肯定給您帶回一個漂亮姑娘”……晚上又在家裡混了頓晚飯,臨走時張淑芹又拿出一套新做好的中山裝和棉鞋,讓李為民試試。
“老大,上回你去四川帶回來的布,我到裁縫鋪找人給你做了件衣服,你快穿上試試合不合身,不行我再拿去改”李為民將天藍色的中山裝和黑棉鞋穿上,大小長短都合適。
“媽,衣服大小正合適,棉鞋也合腳。
你們做了嗎?別光給我一個人做.”
“還好,你帶回來的布夠全家都做一套新衣服了,家裡還有些布票和棉花票加起來還夠給你做件新棉襖了.”
“媽,我就不用了,我那裡還有點票,到時拿給你,給蔚華和小軍做件新棉襖吧……”……穿上新衣服蹬著腳踏車才朝鑼鼓巷騎去,剛到運河閘的地方,見路邊圍了不少人,有什麼熱鬧看嗎?李為民也停下腳踏車,單腳支地,伸過脖子身子看了起來。
原來是幾個年紀不大,渾身是泥的3,4個小子不知在哪抓了不少魚、黃鱔和泥鍬,還有2個大甲魚。
這在後世是好東西,可現在卻沒人要。
沒看邊上圍觀的閒人,都只是看熱鬧沒有出聲詢價嘛。
看著小盆般大的甲魚,還有那比大拇指都粗的黃鱔,眼淚不爭氣地從嘴角流下。
停好車,就擠了進去。
“賣嗎”李為民主動詢問“你要?”
為首的小子聽到有人想買,連忙抬頭問道,見李為民點了點頭,又追問,“魚、黃鱔、泥鰍、王八你要哪個?”
“除了魚,我都要”,幾個小子都吃驚地睜大眼珠子望著李為民,見他全身穿著嶄新的的中山裝,一看就是不缺錢的主,居然要這沒人吃的玩意。
李為民見幾個小子湊在一起嘀嘀咕咕,看樣子是在商量價格,可能他們以前也沒賣過,不知道怎麼定價,商量半天也沒結果。
李為民瞄了幾眼,黃鱔加泥鰍加起來有10幾斤,兩個甲魚每個都有4、5斤。
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這幾樣基本沒人吃,也就飯店會買一些,於是就主動開了口,“這樣吧,把你那破提籃一起給我,我給你4塊錢,怎麼樣?”
幾個小子聽李為民要花4塊錢買這些沒人要的玩意,都很興奮,這算是白賺4塊錢了。
連忙答應。
李為民從“商城”裡寄存的錢中取出4塊錢,遞給了幾個小子。
幾人高興的接過錢,把黃鱔、泥鰍和王八倒在那提籃裡,還幫忙放李為民的車龍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