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萬達併購美國a的協議簽定,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一起“螞蟻吞大象”的戲碼,因為從實力來講,萬達集團的整體規模並沒有a那麼龐大,但是雄心勃勃的王健林卻認為萬達有這個能力。
事實上,不僅王健林本人,就連a的股東之一凱雷,以及其旗下的中國企業傳訊董事周紅旗也表示,從此次併購案例上來看,儘管截止到目前,雙方只是簽定了一個協議,具體的事情由於a的股東較多,凱雷只不過是其中一個,還要經過很多審批,但很多人都明白,所謂的“審批”不過是走走過場,因為就萬達和a兩家公司而言,如果任何一方有一絲放棄的傾向,這場“螞蟻吞大象”的戲碼也不會上演。
如果從戰略意圖來看,其實萬達早就對a虎視眈眈了。
提起王健林,很多人自然會想到地產,畢竟萬達的主要業務是商業地產,鮮有人會將他和文化產業聯絡起來,這就導致萬達在2005年宣佈進入文化產業時,並未引起人們的太多關注。
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後進行多元化發展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所以,王健林認為,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不斷推進,不僅多元化發展會成為一種趨勢,走出國門更是大勢所趨。
換言之,未來企業的發展要將眼光放在全球,以全球為著眼點去制定企業的戰略目標,如此,企業才能真正做強做大。
正是基於這樣一種理念,王健林開始了他的“文化之旅”——進軍文化產業。
萬達進軍文化產業後,王健林並沒有脫離自己的“長處”,他利用自己多年從事商業地產的經驗及有利條件,最終確定了文化產業的落腳點——萬達電影院。
經過數年的打拼,萬達電影院發展的勢頭十分強勁,不僅成了中國的第一院線,還成為了亞洲排名第一的大院線。
只不過,相對於王健林在商業地產上的成功,萬達電影院線的發展被很多人忽略了。
但是,王健林卻沒有忘記他進軍電影院線的最終目標及發展戰略。
在一次接受媒體採訪時他表示,萬達在不久後將會有一個“震驚世界”的跨國投資行為。
當時,很多媒體紛紛猜測,認為他可能會在西方國家進行某一大手筆的購地行為,成為美國或英國等發達國家的新地王。
當時,美國出於提升經濟的目的一直在到處吸引外資,尤其是中國企業的投資,奧巴馬總統還特別出臺了很多優惠的政策,並且美國的一些州還在此基礎上制定出了許多更大的優惠政策,而不少中國的企業家也都開始了他們的海外之旅。
但事實上,王健林沒有像媒體猜測的那樣,去投資國外的地產或新能源等熱門專案,而是將目標一直對準a。
早在2010年萬達電影院線還在不斷擴張之際,王健林就已經盯上了a,他的想法是:企業要想真正實現多元化發展,齊頭並進得到發展,那麼,無論進軍哪個行業,都要全力以赴,這樣才能夠真正做好這個行業,而不是把多元化當成一種甚至是幾種“副業”去抓。
因此,在王健林向文化產業進軍之後,數年來累積投入到萬達電影院線的資金就超過了100億。
不僅如此,他還早早就產生了併購a的想法,並且很早就開始了與a的收購洽談,所以才有了兩年後的收購行為。
外界都將萬達的這一舉動稱之為“螞蟻吞大象”,而在王健林看來,a並非一頭大象,萬達也不是一隻螞蟻,而是一群螞蟻,就像發生在原始森林裡的事實一樣:數億隻甚至是幾十億上百億隻螞蟻抱成團,所到之處,屍骨無存。
王健林覺得這一點也不誇張,而是自然界包括商界的一種自然現象,商場如戰場,本就是弱肉強食,這是人類生存的法則。
不過,a公司的影響有目共睹,王健林又憑什麼說a不是一頭“大象”呢?俗話說,“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很多人看到的只是a公司那張華麗的外表。
a的連鎖影院分佈十分廣泛,尤其在北美地區,去過美國的人只要在當地影院看電影,那麼必定會進a公司的影院。
但王健林認為,這並不能說a就是一頭大象。
當然,王健林也承認,在a發展的數十年間也曾經有過輝煌,這是毋庸置疑的,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個事實,但就像ib樣,很多美國的老牌公司都存在著另一個不爭的“瑕疵”——如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說的,這些老牌公司在經歷了其漫長的發展過程後,由於管理未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最終都會出現一種業績增長遲緩或倒退的情況。
在王健林眼裡,眼下的a公司就出現了這種“倒退”,也正是這種倒退或滑坡,使得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a雖然一直在努力發展業務、提升業績,可還是隨整個美國經濟下滑。
a的輝煌不僅很難再復甦,並且其公司的經營狀況也出現了持續的不景氣。
因此,連續虧損的a,在王健林看來充其量是一隻即將瘦死的駱駝,而非一頭大象。
相反,王健林認為萬達就像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朝氣蓬勃,這從他執掌萬達集團以來,公司的發展狀況上便可見一斑——萬達自1988年成立,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其資產達到2000億,企業年銷售額已經達到了1200億,規模已經超過很多國內企業。
2012年,王健林的個人資產只有488億元人民幣,到了2013年則快速漲到了860億元人民幣。
由此可見,萬達集團的發展勢不可擋。
所以說,王健林將萬達比喻成“一個蟻群”毫不誇張,並且這個以王健林為首的蟻群吞食財富的能力也達到了驚人的程度。
a與萬達,一個是即將瘦死的駱駝,一個是攻擊性極強的蟻群,在經過了長達兩年的談判之後,終於達成了併購計劃,上演了一起令世人矚目的“蟻吞象”戲碼。
從經濟發展的客觀角度來看,不少經濟學家都和王健林一樣認為,“螞蟻吞大象”這種現象在商界並不罕見,只不過萬達收購a發生在兩個不同的國家:一個是全球最富有的美國,一個是高速發展中的中國,是中國的“螞蟻”吞食了美國的“大象”,這才引發了世人的高度關注。
對此,王健林也表示,如果是美國企業併購了中國企業,人們就不會如此驚訝了。
而在他看來,不論是哪個國家的企業被別國企業收購,都是一種正常的商業行為,不管是收購方或是被收購方的企業,都是基於一種透過整體收購或者部分併購的形式,使企業在未來能夠更好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