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六十四章跣足相迎

時間過了一月,越王他們發現情況不妙了,自己家的佃戶怎麼越來越少,經常有人一夜之間,全家都不見了。

馬上派人查,原來在百姓中,都在傳,揚綢府的織坊招工,一月一兩,還包吃包住。

有許多人信了,就偷偷的搬家去揚綢府了,而且在去揚綢府的路上,專門有車接,車上還掛著橫幅,免費接人去打工。

還有官府在路邊免費給他們發放路引,解決了他們的後顧之憂。

這讓越王他們非常惱怒,紛紛罵孫修不講武德。

於是,他們也加強了防範,行商一律不準進出村寨,並減輕了佃租,這才讓佃農安靜下來。

孫修這邊,因為揚綢府那邊新建的織坊,已經飽和,接人的工作也就暫時停頓了下來。

這才讓越王這邊鬆了一口氣。

孫修也要求揚綢府加速建設新織坊,並讓人去南越那邊大力收購棉、麻、絲等原料。

等新的織坊建好,就是招人,一定要把越王他們的佃農全都招過去,讓他一個人都不剩。

那時,沒有人種地,我看你們要地幹什麼?總不能,你們自己去種吧!

越王這邊暫時停歇,就要處理雲夢大澤了。雲夢大澤也是被人開墾,少了一半?

當年一批漁民對一些權貴開墾土地,讓他們捕魚的範圍越來越小,都快要餓死了。

於是,憤而造反,打出了替天行道大旗。再加上一些因寧河決口,產生的災民加入,人數越來越多,現在,足有二千人了。

這些也是可憐人,孫修也不想他們鬧的過大,還是先把他們解決為好。

不然,寧皇一怒,伏屍百萬有些誇張。但殺你們幾千人還是可以的。

孫修帶了一千兵馬來到雲夢大澤邊,紮下大營。招來當地官員,瞭解一下情況。

瞭解之後,才知道,當年是權貴開發大澤,漁村裡的一位秀才,帶領村民和權貴子弟講理。

雙方爆發的衝突,結果,權貴子弟被漁村裡的張家兄弟當場殺死。

這下,事弄大了,這個權貴力量不小,他要是帶領著家丁前來報復,估計全村都得遭殃。

秀才沒辦法,只得帶著村民遁入大澤,當起了盜匪。

弄清楚情況後,孫修喃喃自語道:“這不就是逼上梁山嗎?只不過把林教頭換成了秀才。”

孫修有了主意,寫了一封信,交給當地官員,“你們找個人,去那邊去,把這封信偷偷交給他們的大當家。”

在雲夢大澤的一座島上,一杆替天行道大旗懸掛在一座房屋前,房上寫著聚義堂三字。

正中坐著一名文士,左右各有一位大漢,正在商議。

“郭大哥,我們不能招安,那狗官搞不好是來騙我們出去。”

“那可不一定,前來的可是樂安侯,他詩詞雙絕,怎麼可能騙我們呢?”

“郭大哥,文人都是靠不住的,你信?我們兄弟可不信?再說他們又不是第一次圍剿我們,怕他個鳥。

在這裡我們大碗喝酒,大塊吃肉。豈不快活,何必去招安受他的鳥氣?”

“可是,樂安侯可是帶了一千兵馬,這可是正規軍,我們可打不過他們的?”

“郭大哥,在陸地上,我承認,不是官軍的對手。可現在我們是在大澤中,到處可藏人,他找的到我們嗎?時間一長,也就乖乖的撤兵了。”

……

一頓爭吵後,三人不歡而散。

那文士望著屋子前面的替天行道大旗,又拿出孫修寫的那封信,又看了一遍,下定了決心。

大營中,孫修正悠閒的看書,也好像正在等人。忽然,關雷走進大帳輕聲道:“侯爺,鄭參將稟報,那邊來人了。”

孫修眉毛一揚道:“噢?他叫什麼名字?”

“鄭參將說,他叫郭綱。”

孫修大喜,“他在何處?”

“正在帳外侯著。”

“還不快讓他進來。”

關雷正轉身要去。孫修又道:“慢,我親自去。”

正走到大帳中,又想了想,脫下鞋襪,弄亂了髮髻、衣服,來個跣足相迎。管理了一下臉上的表情,帶著驚喜的表情衝了出去。

一出大帳,就焦急的喊道:“郭義士何在?”

鄭長營押著一個五花大綁的人立在帳外。

那人看見大帳中一個衣衫不整,滿頭亂髮,還光著兩隻腳的年輕人衝了出來,嘴裡還喊著郭義士,就知道此人一定是樂安侯孫修了。

孫修也看了那人,年約四十多,面有長鬚,身穿文士服,點了點頭,是他了。

那文士跪下道:“在下郭綱,見過樂安侯。”

“原來是郭義士。”孫修忙上前,扶起他,替他鬆綁。

還對鄭長營訓斥道:“鄭參將,你怎麼能這樣對待郭義士嗎?還不快向他道歉。”

鄭長營一陣腹誹,明明是你要我們將他五花大綁的,說捆好後,你再鬆綁,能體現出你禮賢下士的風範。

但官大一級壓死人,鄭長營向郭綱行了一禮,“郭義士,對不住了。”

這讓郭綱有些手足無措,忙回禮道:“大人,不用如此。”

孫修斥道:“你還不快退下。”

孫修拉著他,來到帳中,讓他坐下道:“下屬無禮,冒犯了郭義士,我再代他賠罪。”

說完,又是向他一下長揖。

這讓郭綱受寵若驚,也是站起身來,一下長揖,向他回禮。

心想,看來這此次來對了,樂安侯真有古人之風,你看他鞋都沒穿就來迎接我了,書中說的跣足相迎,禮賢下士,不就是如此嗎?看來這次招安是真的了。

孫修將他按下,“郭義士,這次我前來,你也知道是為何了。

你們最近的動靜比較大,可是驚動了皇上,皇上讓我來,是叫我殺一儆百的。”

郭綱大吃一驚,我們難道都驚動了皇上嗎?這是死罪啊!

又跪下道:“樂安侯,我們本不想造反,只是為了找一條活路。還請樂安侯饒我們一命啊!”

孫修扶起他,嘆道:“郭義士,我豈不知,你們也是苦命人, 當年也是那權貴子弟先動的手,你們才憤而自衛。

為了防範他們報復,被逼無奈,你才帶著村民遁入大澤。”

郭綱嘆了口氣,“侯爺說的不錯,我們當初要是不走,人早就死了。我不敢當郭義士之名。”

孫修搖搖頭道:“當初你是秀才,有功名,出了事。那權貴本也不敢對你怎麼樣?搞不好,你金榜題名,我們已經同殿為臣了。

可這樣,我就看不起你了。因為你能不受報復,不代表普通村民不受報復。

所以,你肯定也是不想什麼功名了,但求能保住村民的性命,才帶領村民遁入大澤,無奈才成了河匪的。

因為你不顧自身前程的這個行為,讓我動容,我才稱你為郭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