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6章 當至親化作惡魔:花季少女的至暗八年6

第六章時間詭計

2008年10月20日,龍山縣殯儀館解剖室的冷風機發出低鳴。法醫王琳戴著乳膠手套,鑷子夾起胎盤樣本湊近燈光,瞳孔在防護面罩後微微收縮:"妊娠週數不對。"她轉頭看向陳默,解剖刀在不鏽鋼檯面上投下冷冽的影子,"按李紅利說的,她9月中旬回家三天,但胎盤成熟度顯示胎兒已12周大,誤差最多一週。"

陳默的手指叩擊著解剖臺邊緣,玻璃罐裡的福爾馬林溶液泛起漣漪。他想起昨天審訊李紅利時,那女人塗著劣質口紅的嘴唇不斷開合:"我一年就回家幾次,嵐嵐住校哪有機會......"她指甲上的紅色甲油剝落過半,露出參差不齊的甲床,像她編造的謊言般脆弱。

"做骨齡檢測。"陳默突然開口,"順便查她的微量元素,長期營養不良會影響生長發育。"王琳挑眉,從冷藏櫃取出郭嵐嵐的血液樣本——血管裡流淌的,是比同齡人更沉重的黑暗。

三小時後,刑警隊會議室。投影儀亮著,骨骼x光片在幕布上投出青白色陰影。技術組小張轉動滑鼠:"骨齡顯示14.2歲,比實際年齡小1.8歲,符合長期慢性應激反應特徵。"他調出日曆,紅色圈圈標出2008年7月1日-8月31日,"暑假期間,郭嵐嵐被鎖在閣樓,這是受孕視窗期。"

"但李紅利堅稱7月她在家只待了兩天。"檢方代表林薇推了推眼鏡,筆記本上寫滿批註,"如果胎兒是郭大海的,必須證明那段時間他有作案條件。"

陳默摸出郭大海的打工記錄:"他在縣城磚廠幹活,每月15號發薪日會回家。7月15日他回過村,鄰居看見他凌晨從閣樓下來,手裡提著空水桶。"畫面突然閃回走訪時的場景——隔壁王嬸壓低聲音:"嵐嵐奶奶說她犯了髒病,不能見人,每天都是大海給她送飯......"

午夜的審訊室裡,李紅利盯著桌上的骨齡報告,喉結神經質般跳動。陳默突然播放郭嵐嵐的錄音:"他們把我鎖在閣樓,每天只給一個饅頭......爸爸身上有磚廠的石灰味......"女人的臉瞬間煞白,塗了髮膠的劉海下,汗珠順著鬢角滑落。

"知道胎盤是怎麼形成的嗎?"陳默突然轉換話題,拿起解剖示意圖,"受精卵著床後,絨毛會像樹根一樣扎進子宮壁。你女兒的胎盤位置特殊,"他的指尖戳中示意圖右下角,"長在子宮後壁,這種情況多見於長期仰臥體位——比如被鎖在閣樓的小床上,動彈不得。"

李紅利突然暴起,椅子在地面劃出刺耳聲響:"你們憑什麼聽那小賤人胡說!"陳默冷眼盯著她失控的模樣,想起郭嵐嵐畫的"有腥味的紅被子"——那床被子上,檢出17名男性的dna,卻沒有一絲反抗的纖維。

凌晨兩點,法醫實驗室的離心機還在轉動。王琳將郭大海的陰毛樣本放入檢測儀,螢幕上的dna圖譜逐漸清晰。陳默盯著比對結果,指甲深深掐進掌心——99.99%的相似度,像一柄重錘,砸爛了所有僥倖。

"他們用'女兒誣陷父母'當擋箭牌,"林薇在預審庭上翻閱卷宗,"但科學證據不會說謊。"她調出郭嵐嵐的暑假作業:7月20日的日記裡,用鉛筆寫著"今天爸爸來了,我裝睡",字跡被反覆塗抹,卻在紫外線照射下顯形。

法庭外的走廊,陳默遇見抱著卷宗的郭大海辯護律師。那人西裝筆挺,皮鞋擦得鋥亮,卻在擦肩而過時低聲說:"陳隊長,妊娠時間線有爭議,您確定要賭上警徽?"陳默停步,轉身盯著對方的眼睛:"我賭的不是警徽,是一個女孩的人生。"

決戰在10月25日的預審聽證會上。李紅利穿著藏青色外套,坐在被告席上,指尖不停摩挲衣角。王琳作為專家證人出庭,解剖刀般的證詞劃破謊言:"根據羊膜穿刺結果,胎兒基因型與郭大海完全匹配。結合胎盤成熟度、骨齡檢測和受害者陳述,受孕時間可精確到2008年7月15日前後。"

"反對!"辯護律師起身,"僅憑生理指標無法排除他人作案可能......"

"是嗎?"陳默當庭播放磚廠門口的監控錄影,畫面裡郭大海穿著帶石灰漬的工作服,騎著摩托車駛入村子,後座綁著一袋大米——那是7月15日清晨五點。"他當天在村裡待了14小時,"陳默調出通話記錄,"期間給李紅利打過三通電話,內容都是'搞定了'。"

李紅利的身體突然癱軟在椅子上,妝花得一塌糊塗。陳默注意到她無名指上的銀戒指——那是郭大海去年用贓款買的,內側刻著"永結同心",此刻在燈光下泛著冰冷的光。

散庭後,王琳將最新報告遞給陳默:"嵐嵐體內檢出地西泮成分,是長效安眠藥。"她摘下眼鏡,揉了揉眉心,"也就是說,每次侵害前,他們都會給她下藥。"

陳默站在法庭外的梧桐樹下,秋風捲起泛黃的樹葉。他想起郭嵐嵐在醫院說的話:"他們說我睡著了就不會疼"。那些被藥物模糊的記憶裡,藏著比清醒更殘忍的真相——她不是"自願",而是連反抗的力氣都被剝奪。

手機震動,技術組發來新發現:郭大海的qq聊天記錄裡,2008年7月14日曾問網友"怎麼讓小女孩不鬧",對方回覆"喂點安眠藥,小孩睡熟了最聽話"。陳默將截圖儲存進證據鏈,突然聽見身後傳來低低的抽泣——是馬春花,她攥著女兒的書包帶,眼淚滴在地面的落葉上。

"陳隊長,"她聲音顫抖,"嵐嵐說,每次爸爸來之前,奶奶都會在飯裡摻白色粉末......"

暮色漸濃,陳默走向停車場,警服口袋裡的u盤沉甸甸的。那裡面不僅有科學證據,更有一個女孩被偷走的下場。他知道,這場與時間的博弈,終將以正義的刻度丈量——不是用謊言堆砌的天數,而是用dna裡的真相,用骨骼裡的傷痕,用每個被科學照亮的黑暗時刻。

梧桐葉落在警車上,像一枚枚金色的勳章。陳默發動引擎,後視鏡裡,法院的國徽在晚霞中閃耀。他想起王琳說過的話:"法醫能修正的是生理時間,而你們要修正的,是被扭曲的人心。"

是的,時間會說謊,但證據不會。當所有的詭計在科學麵前無所遁形,那些試圖用時間掩蓋的罪惡,終將在法律的強光下,顯露出最猙獰的模樣。而那個被鎖在閣樓裡的夏天,終將隨著真相的揭露,成為照亮深淵的火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