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國府借種的事情,當然不會告訴賈蓉這個當事人了。
因此賈蓉這個倒黴蛋第三次戴了綠帽子,頭上已經由一片小草原變成了蒼茫的無盡草原了。
第一次給他戴綠帽子是老爹,第二次給他戴綠帽子是皇上賈瑞,第三次給他戴綠帽子是堂兄弟賈薔。
可是這種事情只要不是傻子,很快就能夠察覺出來,因此賈蓉也知道了前因後果。
不過在父親強力壓制下,賈蓉還是捏著鼻子認了。
對於父親和皇帝,賈蓉沒有膽子去惹,但是對於賈薔他卻恨透了。
這位一起玩的好的兄弟,現在成了他的仇人。
畢竟誰的老婆被別人睡了,心裡也不能痛快的了。
要不是父親在上邊壓著,賈蓉早就給賈薔幾刀了。
賈薔也不是省油的燈,在借種成功之後,他就抖了起來。
每日裡在寧國府要錢吃酒,把寧國府的銀庫當成他自己的了。
到了最後賈珍也受不了了。
賈珍,這個已經不能人事的人,現在每天除了吃點好的,就是守著銀子過日子。
你賈薔要是稍微拿點我也就忍了,可是你沒完沒了,一次就是一百來兩,這誰受得了。
現在賈珍也不念賈薔原先和他的特殊關係了,直接找了個理由就把賈薔給趕走了,並且揚言說以後賈薔要是再敢進寧國府打斷他的腿。
沒有了寧國府的支援,賈薔的生活一落千丈,這傢伙可受不了氣,乾脆就開始在京城宣揚賈珍的孫子是他的種。
這一下賈珍可氣的不輕,當天晚上就病倒了。
本來這些年賈珍由於傷了下體,就已經身體不好,這一氣直接就不行了。
賈蓉面對這種情況,既高興又難過。
高興的是自己終於要當家作主了,難過的是父親走了,他覺得失去了靠山。
而尤氏,在賈珍快要離世的時候,也開始走關係了。
她把信分別遞到了宮中尤二姐和尤三姐那裡。
尤三姐對於她的信直接就扔到一邊了,根本就不準備搭理。
不過尤二姐卻是個心軟的,在接到姐姐的信之後,非常擔心她的將來。
因此趁著賈瑞來看寶貝疙瘩賈蕊,她就給尤氏求了情。
賈瑞也念著自己對不起人家寧國府,所以對於寧國府的人還是很寬容的。
因此直接就下旨,讓尤氏繼續執掌寧國府。
這一下直接就打斷了賈蓉的念想,雖然在賈珍去世之後,他順利的繼承了寧國公的爵位,但是卻仍然掌控不了寧國公府。
最後還得在尤氏的手底下生活。
其實這也是沒辦法的,誰讓賈蓉沒有一個正牌夫人呢!
這倒並不是賈蓉的地位找不下一個女人,實在是他的名聲已經壞了,兩個正牌夫人都是沒幾年就死了,哪個大家族的姑娘敢嫁給他?
至於說找一個小門小戶的,賈蓉又拉不下那個臉,覺得丟人,所以這些年就一直這麼沒有正牌夫人。
到現在賈蓉感覺到這一個弱點了,他要是有個正牌夫人的話,也能從尤氏手裡分點權,寧國府也不會沒有自己的地位。
因此賈蓉這些天也開始張羅起自己的婚事來了。
當然了,那些大家族的姑娘們,他還是不敢奢望,只能是找那些小門小戶的。
不過他這一動起來,就讓府中的一個人受不了了。
這正是給賈蓉生下唯一“兒子”的柳氏。
雖然外邊都傳這個兒子不是賈蓉生的,但是寧國府上下還是“認為”他是賈蓉的種。
所以這位柳氏自認為是當正牌夫人的天然人選。
可是賈蓉的動作讓柳氏希望成空了。
接下來她就開始在寧國府鬧起來了,三天兩頭的吵鬧,讓寧國府上下不得安寧。
尤氏和賈蓉也想處置了她,不過想一想賈蓉的“兒子”還沒成年,而賈蓉又沒有其他的子嗣,所以為了將來只能是忍下來了。
不過這也縱容了柳氏,讓她越來越囂張,甚至有一次在午飯的時候“不小心”把湯撒到了尤氏的身上。
這一下有事可忍不了了,自己好歹也是寧國府當家太太,哪裡受得了一個小輩這樣無理。
當場尤氏就不管不顧把柳氏打了個皮開肉綻。
要說柳氏雖然囂張,但是她的身子骨確實是弱,這麼一下竟然發燒不止,最後藥食無效去世了。
而她留下的那個兒子卻徹底恨上了尤氏,每天裡對尤氏陰森森的看著,讓人感覺到一陣後背發涼。
對於這個小孩,尤氏也沒法下手,只能是把他打發到偏院,由著自生自滅了。
當然了,這一切也有賈蓉的縱容,否則的話,即使沒有權利,但也是堂堂正正的寧國公,自己的繼母處置自己的妾室和兒子,他能一點兒反應沒有?
寧國公府的這件事情成了笑話,整個京城都是傳的沸沸揚揚,讓賈氏皇族狠狠的在京城丟了一回臉。
賈瑞對於寧國公府的事情雖然生氣,但是卻沒有懲罰,畢竟人家的老婆還在自己宮裡呢,不能翻臉不認人。
再說了,賈瑞也沒工夫管這些小事,他現在眼睛盯到了太子賈萱的身上。
賈萱雖然年紀長大了,有名師教導,但是脾氣秉性沒改,還是像小時候那樣暴躁。
這讓賈瑞更加的不喜歡了。
比如說前一段時間賈瑞讓幾個兒子上朝堂聽政,這其中竟然沒有太子賈萱。
而朝堂上的大臣們對於賈瑞的這個動作好像也明白了什麼,有一些原先向賈萱靠攏的大臣,立刻和賈萱劃清的界限。
除此之外,在兒子們的婚姻上,賈瑞也是厚此薄彼。
其他的幾個兒子都是和世家大族聯姻,只有賈萱的太子妃是一個民間富商的女兒。
賈萱對此是很不滿意,因此冷落太子妃,甚至有傳言說,都一年功夫了,太子妃還是個處女。
賈瑞對此事冷冷的一笑並不關心。
而薛寶釵卻不一樣了,她知道兒子的地位不穩,所以更加的不能幹出格的事情,只能忍,忍到賈瑞駕崩,兒子才能夠出口氣。
因此薛寶釵把賈萱招到自己的坤寧宮,狠狠地訓斥了一遍,讓他和太子妃立刻圓房,並且生下孫子。
賈萱表面上答應的好好的,回去之後就另外是一個面孔了,根本就不理太子妃。
對於這一切朝堂上的大臣們都議論紛紛,都不知道這對父子要幹什麼,難道真的要像前朝那樣發生父子相殘嗎?
只有一個人好像看出了賈瑞的心思,此人正是賈雨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