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思成整理衣冠,走在前臺,嘴裡說著“各位學子們,下午好。”
“韓先生,下午好。”學子們立即站了起來,中氣十足的嗓音嚇了季芙一跳。
“上個月,我跟你們講過孟母三遷的故事,今日,我要給大家講的課是,好好讀書能給我們帶來什麼?這也是我們今日要學習和討論的問題,希望各個學子們認真聽先生講課。”
“好的,先生。”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書籍是前人智慧的結晶,書籍是智者真知灼見的積累。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讀書就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求知,只有讀書之人才是最智慧的人,只有讀書才能站位更高,看得更遠,行得更正。
“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一個有志向和夢想的人,都是喜歡讀書的人,只有讀書才能給人智慧,給人信念,給人激情,讓人生在實現夢想中有信心和勇氣的力量。
“說了這麼多讀書的好處,可以說是透過讀書學習知識就是囤積力量,那麼最重要的一點是什麼了,那就是透過讀書來獲取知識就可以用來解決問題的,你們不禁要問了,知識真的有這般的神奇嗎,接下來,我來為大家講一故事,看看知識是如何來解決問題的。
東漢末年,東吳孫權用船運來一頭大象,送給魏國公曹操。
曹操看到大象身形龐大,便突發奇想,命大臣想辦法稱稱大象的重量。大臣們都發愁了:這世間哪裡會有這般大的稱了?
曹操的六歲兒子曹衝卻說:“我有辦法!他讓大臣把大象留在船上,然後在船的邊緣上畫一條線,記下船身入水的深度,緊接著,曹衝讓大臣們把大象牽上了岸,再往船上裝石塊,一直裝到船側的標誌線貼著水面為止。最後,他把船上的石塊搬下來過稱,很快得出大象的重量。
曹衝是不是用知識解決一個問題,但知識解決問題只是知識的一個方面,知識還有很多的用途。現在我想問問在座的學子們,你們是透過什麼來了解我們所在的京都”
“透過眼睛。”一位學子說道。
“透過眼睛也是對的,但眼睛所看到是一個很抽象京都,但我認為透過學習知識,可以更好幫助我們去理解和了解京都,接下來,我就來給你們再舉個例子,我們如何來了解我們所生活的京都,首先我們要透過地圖,京都地圖不僅畫出了京都的邊界和距離,而且有各地區城池及其疆界、山林、川澤、丘陵、墳衍、原隰等,還標註了各地名稱、物產,透過地圖我們不僅可以瞭解京都有多大,還可以瞭解京都多少個地區,有哪些山脈,有什麼物資等等,同時我們瞭解到朝廷將京都劃分成8個都督府,下設40個州、55個縣、62個軍府,統屬京都,透過這些資料,我們又瞭解京都的部署和實力。這些資料都讓我們更好去認識我們所生活的京都,你們是不是透過這些知道,更加深刻了解京都了。”
“是的,先生。”
“學子們,透過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知識,我們能夠更好地認識京都、從而來改變京都,讓我們的京都變的更好,從而京都的子民也會過的更好,這也就先生讓是你們學習知識的使命。各位學子,你們都明白了嗎?”
“明白。”在座的學子大聲回覆道。
昔季芙也是第一次透過知識來了解自己所生活這個京都,她感嘆,韓思成的知識是如此淵博,這再一次重新整理他對韓思成的看法。
之後,韓思成又生動講了幾個例子,昔季芙聽的是一愣一愣的。
下課後,韓思成又開始考驗起這批學子們的武學功底。
韓思成的武學造詣是沒得說的,昔季芙是見識過的,這群學子如何會是他的對手。
“學子們,今日若你們中有人三招之內能碰到我的衣角,我韓思成便可以滿足他一個願望。”
在場的學子們情緒立即高漲起來,一場別開生面的比試就此開始。
經過一番比試,沒有人能在三招之內,碰到韓思成的衣角,眼看場下只剩最後一位學子了。
昔季芙覺得勝負早已分曉。
只見最後一個孩子往後退了十幾步,一個助跑跑了起來,眼看就要到韓思成旁邊了,他一個飛躍,雙腳便來到了韓思成的胸腔上方,說時遲那時快,那孩子先用手來了一虛招,韓思成輕易躲過,緊接著,他的腳對準韓思成的胸口迅速踢來,韓思成早已料到他會來這一招,第一招虛招也是為第二招實招的做鋪墊,但可惜的是,韓思成早已看穿這一切,他只是一個轉身,漂亮躲過那孩子的第二擊,孩子的第二招雖說猛狠準,但是他今日碰到了高手,你用多大的力氣攻擊,就有多大的力量反射,眼看韓思成躲過他就要狠狠撞到一旁的雜物上,韓思成一個回手,緊緊把他抓了回來,就此結束。
可是韓思成他也萬萬沒有想到,孩子腳剛剛落地,便輕而易舉的抓住韓思成的衣角,原來這才是那孩子的第三招,韓思成還是大意了,最後,這孩子是唯一一個勝利的孩子。
“你叫什麼名字”韓思成問道。
“回先生,學生叫塗鴉。”
“塗鴉,你告訴我你想讓我完成一個什麼樣的願望。”
那塗鴉看了看韓起成,又看了看昔季芙然後說道“我想要那姐姐手上的冰糖葫蘆。”
昔季芙沒想到他的願望會是這個,這般簡單的事,竟然花費他的一個願望。
韓思成看了看昔季芙,昔季芙立刻拿著冰糖葫蘆走了過來,她想告訴這位弟弟,其實這串冰糖葫蘆她已經吃過了一個,可是那孩子接過冰糖葫蘆高興的跳了起來,昔季芙到了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
沒有了多久,韓思成就與他們告別了。
“你也是這般長大的嗎?”在回府的路上,昔季芙問道。
“我也是這私塾長大的”韓思成回答說道。
只不過,那時的他卻沒有今日這般學子那麼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