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章 仙人關

張浚不光彩地離開了川陝,王似擔任川陝宣撫使,盧法原、吳玠任副使,盧法原不久病逝,川陝守衛任務實際便落在了武將吳玠、吳璘兄弟身上。說是川陝,其實陝西除了秦嶺以南的漢中平原,其他各路基本納入了金軍版圖。

到公元1133年十一月,吳璘守衛的和尚原,也幾乎成了孤壘,加上糧草匱乏,吳玠覺得金軍一定會再對和尚原用兵,和尚原和漢中平原隔著秦嶺,離蜀地路途遙遠,和尚原便失去了守衛價值,因此命吳璘收縮到仙人關(甘肅徽縣東南)旁邊的“殺金坪”(陝西略陽西北一百里,徽縣和略陽相鄰)。從“殺金坪”這個地名來看,應該是臨時取的,“殺金”,自然是要斬殺金軍,但他們能如願以償麼?

不久“川陝宣撫處置司”將陝西、四川、湖北等管轄範圍劃分為四大戰區:秦州(甘肅天水)、鳳州(陝西鳳縣)、洋州(陝西洋縣)一線,吳玠總領,駐軍仙人關;金州(陝西安康)、房州(湖北房縣)到巴州(四川巴中)、達州(四川達縣)一線,王彥總領,駐軍通州;文州(四川文縣、龍州到威州(四川汶川)、茂州(四川茂汶)一線,劉錡總領,駐軍巴西;洮州(甘肅臨潭)、岷州(甘肅岷縣)到階州(甘肅武都)、成州(甘肅成縣)一線,關師古總領,駐軍階州。

吳璘撤兵後,兀朮率軍終於佔領了和尚原。公元1134年二月,兀朮與撒離喝、偽齊四川招撫使劉夔,在鳳翔府(陝西鳳翔)、寶雞等地,集結步騎十餘萬人,從和尚原南下,直撲入蜀關口仙人關。

二月二十一日,金軍從仙人關以北鐵山鑿崖開道,循嶺東下進至仙人關前,安營紮寨四十餘座與宋軍對壘。吳璘聞訊,率部自“殺金坪”倍道增援,轉戰七晝夜,艱難地突破金軍重圍,入仙人關與吳玠會師。吳璘的武力值不可小覷!

二十七日,金軍開始試探性進攻,吳玠以萬餘人據險抗擊,經反覆激戰,將金軍擊退。

二十九日,金軍立炮車數十座進行猛烈攻擊,吳玠命將士以弓矢、炮石併力扞禦,使之屢攻不克。第二日,兀朮命金軍架雲梯三百餘座猛攻宋軍營寨,宋軍守將楊政以炮石、撞竿擊摧毀金軍雲梯,以長槍刺殺金軍。戰鬥異常激烈,有部將建議另外選擇地方守禦,吳璘拔刀畫地道:“要死就死在這裡,後退者斬!”統帥有這樣的戰鬥決心,士氣自然高漲。

兀朮久攻不下,遂將全軍分為兩陣,自率精兵陣於東邊,命驍將韓常在西列陣,企圖夾攻宋軍。吳玠命吳璘等率軍於金軍兩陣之間往返衝突,經長時間作戰和大量殺傷金軍之後,吳璘軍卒疲憊,退守早已修築好的第二道防線。

金軍接踵而至,人披兩鎧,鐵鉤相連,前仆後繼,魚貫而上。宋軍依託險隘堅壘,以勁弓強弩輪番發射,箭飛如雨,金軍死者山積,但仍然登著屍體往上攻,始終難以得手。

撒離喝騎馬在後督戰,環顧四周,自言自語地道:“有辦法了!”

三月初一,撒離喝集兵攻宋軍營壘西北樓,吳玠命部將姚仲登樓酣戰,樓倒塌了一部分,姚仲命人用絹帛為繩索,捆住樓梁,使他不倒。金軍接著用火攻,姚仲用酒罈裝水湮滅。

三月一日夜晚,吳玠乘金軍疲憊,又派田晟等持長刀、大斧出兵反擊。當晚火把照天,鼓聲震地。統領官王喜、王武等將率精銳,分紫旗、白旗兩隊衝入金營。金軍軍營大亂,宋軍奮勇衝殺,金軍驍將韓常左目中箭受傷,這個韓常很有意思,在富平之戰時,也曾被射中眼睛,難道左目兩次中彩?否則,這雙招子瞎了啊!金軍驚潰,死傷數以萬計連夜逃遁。

初二日,吳玠派統制官張彥、王俊等精兵河池(甘肅徽縣)等地設伏,扼其歸路,俘斬千餘人。又乘其潰退,揮師追襲,迫金軍北上退回鳳翔府。至此,“仙人關之戰”結束,吳玠、吳璘兄弟大勝!

“仙人關之戰”又稱“殺金坪之戰”,是“南宋中興十三處戰功之一”,該戰迫使金軍進攻四川的企圖破產,繼而,吳玠又收復了被金軍佔據的鳳州城及和尚原、大散關等地。仙人關大捷,給金軍以極大打擊。當時,兀朮等人從和尚原南下,都攜帶了軍屬,以為勝券在握,誰料,敗得一踏糊塗。

此後,金軍隔渭水和宋軍對峙,偽齊劉豫心腹劉夔,安心在陝北,留軍屯田,作為長久之計,再也不敢對陝西南部和四川發動大規模的進攻。

金國、宋朝以後在陝西的疆界,一直維持在這個現狀,再也沒有向南推進過,吳玠、吳璘兄弟功不可沒。

佐料:楊政(公元1098年—公元1157年),字直夫,原州臨涇(甘肅鎮原)人。公元1104年,楊政父親戰死,楊政當時才七歲,哀嚎如成人,他母親很奇異,道:“孝於親者必忠於君,我這個兒子難道會大有出息嗎?”

成年後,楊政從軍為弓箭手,先抵抗西夏,略有名氣。金軍入侵,跟隨吳玠抗擊金軍,曾經九戰九捷,逐漸成為吳玠愛將。但是,楊政相貌醜陋,被人稱為“楊尅球!”。

川陝幾次大捷,如“和尚原之戰”、“饒風關之戰”、“仙人關之戰”、“秦州之戰”,以及後來的“剡家灣之戰”,楊政都是重要戰將,屢立功勳。陸續被朝廷封為知熙州、武康軍承宣使,武當軍節度使,檢校少保,最後拜為太尉。死後,贈開府儀同三司,諡號“襄毅”。

楊政前為吳玠部將,吳玠死後又跟隨吳璘,後來自己獨當一面,建立帥府,可是他一直恭敬地以門下弟子身份對待吳璘,世人都交口稱讚他不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