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4章 金入侵

再說遼國天祚帝耶律延禧拒絕了趙佶的誘降,打算轉而投西夏。公元1125年正月,天祚帝先奔天德(內蒙呼和浩特),可金人粘在屁股後面,過沙漠時金兵忽然殺來,天祚帝張惶失措,徒步逃出營帳,有侍從追上他,送他馬匹,天祚帝才解脫徒步的困苦。

此後天祚帝失神落魄,再不敢西進,只得轉而向南,二月,在應州新城(山西懷仁)東六十里,被金朝大將婁室擒獲。八月,天祚帝被押至金國都城,金國皇帝吳乞買廢天祚帝為海濱王,遼國滅亡。

遼大將耶律大石率領其餘逃脫的部眾向西長途跋涉,轉戰上萬里路程,到達中亞地區,扎穩腳跟後,在那建立了西遼。

金國滅了遼國俘獲天祚帝后,便有南侵北宋的企圖。九月,金國派李孝和、王永福來大宋通報俘獲天祚帝,實際更是打探大宋的虛實。當然也有炫耀武力的因素!

公元1125年十月,吳乞買下定決心,分兩路出兵攻宋。一路由粘沒喝率領,穀神和耶律餘睹為大將,從雲中(山西大同)奔太原;一路由斡離不率領,完顏闍母、劉彥宗為大將,從平州攻燕京。

金國之所以悍然撕毀合約侵宋,主要有這麼原因:

一是大宋先接納張覺,毀約在先,又不給曾經許諾的糧食;

二是金國大將斡離不佔領平州後,經常有人從平州逃入大宋境內,金國派人索要,宋朝又藏匿不給;

三是童貫接手譚稹宣撫使後,在燕山厲兵秣馬,金國有危機感,斡離不對金國皇帝吳乞買道:“如果我們不先動手,恐怕後患無窮!”吳乞買很認同這個觀點,但認為北宋是龐然大物,尚不敢輕舉妄動;

四是以前契丹和大宋互派使者,遼國使者進大宋境內來,迎接的官員按慣例都不走平原,而是故意繞道山區進汴京,接待遼國使者的飲宴也不豪華奢侈。這樣做的原因,就是怕契丹先起“羨慕心”,然後起“歹心”。

而宋金雙方和談時,王黼做宰相,王黼為了追求效率,命金國使者從燕京直道赴開封,路程只有七天,而且用錦繡、金玉、瑰寶接待金國使者,炫耀財富,女真族對大宋的錦繡河山、饕餮盛宴、如花少女羨慕不已、心動不已、垂涎不已;

五是金國大將耶律餘睹、劉彥宗都勸吳乞買,說北宋可以攻取,而且兵不需要很多,只要糧食充足就行。

再說童貫第二次擔任河北、河東、燕山府路宣撫使,接受了趙佶交代的兩個任務:誘降天祚帝、與金國交割蔚州、應州。天祚帝沒有上當,不肯歸降。童貫便趕到太原,打算向金國接手蔚州、應州。

十二月,粘沒喝率軍從雲中南下,童貫還滿腦子漿糊,以為粘沒喝是來送地的,派馬擴、辛興宗等去迎接粘沒喝,商量交割蔚州、應州的手續問題。

馬擴、辛興宗等人到金軍前,粘沒喝嚴陣以待,命馬擴等人以拜見金國皇帝的禮節覲見。馬擴等在別人屋簷下,只得按粘沒喝要求行禮,行禮畢,馬擴提出交割事宜。

粘沒喝卻道:“你們還想著蔚州、應州等地?山前、山後哪一塊地方不是我們金國的?還有什麼值得商量的?你們倒是應該另外割讓幾個城池給我們,才能削除你們的罪責,你們快回去,我自會派人到宣撫司索要!”

馬擴等驚愕萬分,抱頭鼠竄回到太原,對童貫稟明瞭經過。童貫也懵懂了,喃喃自語道:“怎麼變成忒樣?”接著又道:“金國剛剛在偏遠山地建立國家,他們有多少兵馬,敢出此大話?”

馬擴提醒道:“他們對本朝以前的事很仇恨,圖謀報復,要早做防禦準備!”可童貫不聽。

幾天後,粘沒喝派王介儒、撒離拇到太原,譴責大宋違約、納叛等事,語氣盛氣凌人。童貫問道:“你們出兵這麼大的事,怎麼不早告訴我?”

撒離拇道:“大軍已經出動,有必要告知你們麼?你們快將河東、河北割讓給大金,雙方以黃河為界,大概可以保全宋朝宗廟!”

童貫被撒離拇的話嚇得茫然失措。先前質問金國“有多少兵馬”的威風飛到九霄雲外了。王介儒、撒離拇走後,童貫便想以進京稟告趙佶的名義逃跑。

知太原府張孝純勸阻道:“金人違盟進軍,大王應率領各路將士盡心抵抗,大王走了,人心動搖,這是放棄河東給敵人啊!河東丟失,河北怎麼儲存?太原城堅地險,金人未必能攻取!”

童貫卻惱羞成怒地罵道:“我童貫是受命宣撫,不是守衛疆土的職責,你想留我指揮,還要你們將帥做什麼用?”說完從太原逃出。

張孝純嘆息道:“童太師平生積累了一些威望,不料今日縮頭縮腦,抱頭鼠竄,有何面目再見天子啊?”

隨後,粘沒喝引兵逼降朔州,攻克代州(山西代縣)。粘沒喝乘勢引兵攻太原,張孝純率軍堅守。

佐料:童貫握兵權二十年,權傾一時,發號施令有時甚至超過了皇帝的詔書。曾有人彈劾他的罪責,趙佶命方劭去調察,沒想到方劭的一舉一動都盡在童貫的掌握之中。結果童貫先到趙佶面前告冤狀,陷害方劭,趙佶便將方劭賣了,方劭反而獲罪被處死。

童貫體貌魁梧,鷹視狼顧,穿戴講究,腮下生有鬍鬚十多根,皮骨堅硬如鐵,不像是一位宦官,倒像一位武林高手。

但他有度量,不看重財物。尤其捨得花錢結納後宮妃嬪,趙佶幾乎每天都能聽到後宮中人稱讚他的話。

童貫得勢之時,家中門庭若市,州牧、輔臣多出自他的門下,廝役、僕人官居要職的達數百人。他極盡邪惡,招致禍亂,天下遭殃,世人認為,即使把他剁成肉醬也不能抵償他的罪責。

北宋徽宗時期有歌謠:“打了桶(童貫),潑了菜(蔡京),便是人間好世界!”這是民眾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