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8章 廢新法

公元1086年閏二月,司馬光如願以償,被任命為宰相,可他還是老一套,上疏推辭不幹,太皇太后和趙煦沒有理會。

司馬光接著第二次懇辭,如果說第一次推辭是必要的禮節和程式,那第二次就顯得矯揉造作了。太皇太后與趙煦直接下詔不准許。並且答覆直接司馬光:“愛卿所提要恢復的'差役法',已經差遣相關官員詳細擬定了。”司馬光才再沒有推辭。

此前,保馬等法廢除後,司馬光在家養病,得知最操心的免役法、青苗法和將官法尚未廢除,無限感傷地說:“吾死不瞑目啊!”後來司馬光又上了幾次箚子,力主全部廢除免役、青苗、將官等法。

朝廷詔令韓維、呂大防、孫永、範純仁詳細商議修改免役法。

閏二月中旬,知樞密院事章惇針對司馬光的箚子上言:“近日奉旨和三省一同進呈《司馬光乞罷免役、行差役事箚子》,臣日夜反覆研究,覺得其中的漏洞很大。司馬光先說'上戶'認為'差役'方便,出'免役錢'受害。等到十七日的箚子,又說'免役錢'致'下戶'困苦,'上戶'方便,半個月的時間,兩份箚子自相矛盾!

太皇太后讓執政大臣討論,章惇爭辯道:“免役法,熙寧初年,操作太急促,所以有些弊端,至今近二十年,已成習慣,再回過頭來改為差役,弊病將會更大!”應該說章惇的意見是很符合實際現狀的。

可司馬光卻說:“恢復差役之初,州縣可能有些麻煩,但希望朝廷堅如磐石,不要以他人言語破壞有利百姓的良法。”

司馬光慢條斯理,一副不以為然、好死不死的樣子,徹底激怒了章惇。

章惇性格暴烈,一觸即跳,在垂簾之前立即和司馬光爭吵起來,司馬光依然風起雲淡,最後章惇理智喪失,幾乎是指著司馬光鼻子叫嚷道:“有本事你和我單挑,你總要吃我一劍!”

章惇這話大有威脅恫嚇的味道,全然忘記了還有皇帝和太皇太后高高在上,這倒十分符合章惇膽大妄為的作風。而這恰恰是司馬光要的結果。

章惇一發狂,徹底惹毛了太皇太后,二十二日,章惇被罷黜,知汝州。原來的同知樞密院事安燾(同樞密副使)進位知樞密院事,範純仁替補安燾同知樞密院事的位置。

可是,王巖叟、蘇轍、劉摯、孫升、朱光廷又說安燾德不配位,不同意安燾的任職。太皇太后特意召王巖叟、朱光廷安慰道:“朝廷有缺失,你們一一說來,實出於公心,以後也安心進言。你們駁斥安燾很得當,但先帝的託孤大臣,也不應該全部都趕下臺吧?”

新法派主將幾乎全部被趕走,司馬光請求全部罷除免役錢,恢復差役法。但是還不太順利,因為保守派內部意見又出現分歧。

比如,司馬光想快刀斬亂麻,要求各州縣五日內恢復差役法。

劉摯卻道:“五日太倉促,最少應該延期一個月。”

蘇轍也道:“各州縣免役錢還有存餘,可將存餘的錢用於今年的僱役,明年再恢復差役。”

而蘇軾道:“差役、免役,各有優劣,免役的弊端,聚斂在朝廷,下面鬧錢荒。差役的弊端,民力用在官府,不能專心農業。兩者的弊端不相上下。”司馬光不以為然。

範純仁道:“新法儘管有所不便,但也不能改革太急切,廢除民怨太激烈的就行了。況且宰相的職責是為朝廷選擇賢才,安排眾官的職位。就演算法度有不利於百姓的,也無關緊要,但是沒有選對人才,就算有好的制度,也會給百姓帶來不便。”司馬光仍然是不以為意。

範純仁見司馬光聽不進,忍不住再規勸道“:改掉新法中過份者就行了。至於差役一事,應當仔細研究再慢慢推行。否則,更加成為老百姓的禍害。希望你虛心接納各種不同意見,不必把持大權、獨斷專行;否則,諂諛之人就會乘機迎合你。免役法目前來看恐怕難以更改,不如先在一路實行,看結果到底怎樣。”司馬光還是不聽。

範純仁一貫和司馬光志同道合,沒想到此次他這樣固執,第三次出言道“:你這樣固執己見的話,就使得人不敢進言了。我如果為了討好你而得到你的喜歡,怎麼不在年輕時迎合王安石以取富貴呢?”

司馬光鐵了心要廢新法,任何人的話都聽不進了,範純仁嘆息道:“這又是一王安石啊!”

三月,免役法被全部罷除,恢復差役法。並在五日之內完成。知開封府蔡京,推行異常積極,不到五天,境內兩縣一千名差役人員全部到位,蔡京立即派人向司馬光報喜,司馬光獲悉後,大喜道:“假如人人都像蔡待制,還怕法度不能推行嗎?”

誰會想到,以後在徽宗朝,再重返推行新法,蔡京就是最主要的骨幹呢?王安石變法用呂惠卿,司馬光廢法用蔡京,呂惠卿、蔡京卻用實際行動啪啪打他們老師的臉,歷史是多麼幽默的老人啊!

拿下了最堅固的堡壘—免役法,其他新法就不在話下了。六月廢保馬法,八月,朝廷下詔,廢除了青苗法。至此王安石、呂惠卿費盡心機、苦心經營幾年建立的新法,被司馬光一年時間廢除殆盡。司馬光的政治主張全部實施,終於志在意滿了。

佐料:差役是封建時代派民戶輪流供官府驅使的徭役,通俗點說,就是封建統治者強迫百姓從事的無償勞動。一般是按在籍戶口輪流派遣差役。由於官吏壓榨,有些地方致使平民破產,百姓深以為苦。

王安石將差役改為免役,百姓按貧富分等級交錢免除差役,百姓沒有差役的麻煩。只不過在操作當中,有些官吏盤剝百姓,不按規定收免役錢,額外增加標準,也造成了害民,這也是事實。“經”是好經,被歪嘴和尚一念,就成了害民的“壞經”,自古到今都是如此!

中書舍人範百祿也對司馬光道:“熙寧免役法剛施行,我知鹹平縣,開封府罷除衙前差役數百人,人民歡欣鼓舞。其後官吏謀求羨餘,刻剝百姓,免疫法倒危害了百姓。如今只需要減少免錢數額就行。”

司馬光只看到免役法的危害,沒有關心它的益處,因此堅持用差役代免役。

另一中書舍人蘇軾,見司馬光一意孤行,將大眾意見在宰相政事堂議事時再次提出,司馬光聽得臉色鐵青。

蘇軾卻視而不見道:“想當年,宰相韓魏公(指韓琦)提議刺陝西義勇兵,公當時為諫官,極力爭辯不可,韓公不高興,你也不管不顧。怎麼你今天做了宰相,卻不准我蘇軾把話說完?”

司馬光聽完,臉再也繃不住了,“噗嗤”笑出聲來。這就是君子的可愛之處。

司馬光為什麼可以稱為“君子”,以後我們還要評說!

為您推薦